人群洞察3:不能提供“精准内容”的洞察,不是好洞察!

消费者洞察
小圈梨
1天前

之前,我写了一本书《精准内容:让你的内容营销品效合一》,其中,第二章就是“洞察:精准内容的根源”。

微信图片_20250423102259.jpg


我的观点是:做消费者洞察的人已从做军师的“谋略驱动时代”,走向了直接给前线输送炮火的“实战赋能时代”了。比如:如果把营销一线负责内容营销的人比作上前线打仗的战士,那么做洞察的人,就要给这些战士的枪直接上炮弹,发射给目标用户。把洞察直接嵌入业务,实现“洞察即武器”的敏捷支持。


那么,什么是“不能提供‘精准内容’的洞察,不是好洞察”?举个例子。

微信图片_20250423102303.png

大数据告诉你:中国的健身市场前景可观,那么,你就一定要洞察出:健身是件苦活累活,怕苦怕累是人的天性。一定要去找到人的其它天性,去对冲怕苦怕累的天性。


这时,你就要洞察到“健身穿搭党”。你会发现:有类健身人士,每次健身前,都要精心打扮一番。一定要化妆!关键是:涂口红!一定要在健身文胸的后背设计怎么露出上,花些小心思。那么,如果你是卖家庭室内跑步机的,你的精准内容就出炉了:围绕“健身穿搭党”,重点讲在家怎么穿出氛围感健身?


再举个例子:

微信图片_20250423102306.png

大数据告诉你:中国的现制咖啡增长速度很快。那么,你就一定要洞察出:增长快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对咖啡瘾成瘾?还是喜欢喝咖啡饮料?还是就喜欢“小酌”一杯SOE咖啡?总之,这三类人喝的不是同一杯咖啡。你给这三类人讲的故事(精准内容),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迷恋咖啡因的人,通常品牌忠诚度较低,你要和他主讲:性价比的故事。


为什么会出现“不能提供精准内容的洞察,不是好洞察呢?”归根结底还是:消费者变了。“现在进入个性化的消费时代”是很多品牌营销人挂在嘴边的话。什么是“个性化”?给不同的人群,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提供不同的精准内容——这就是个性化的消费时代。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