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因为一旦作弊,会毁号!
当然,你要是不在乎自己的账号,那就随便刷。但账号内容的阅读量如果都是刷的,那这号存在的意义,可能也就是应付老板了。除此之外的价值可能就真没什么价值了。
如果你想让你的号真的有人看,那就不要刷量!甚至,不能找不确定底细的服务商帮你做营销。
不仅是抖音、小红书不能这么干,现在的微信号和视频号,也都不能这么干。
而且越是没有自然用户积累的账号,越是不能这么干!
这背后的基本逻辑很简单,你一定要知晓。
我简单一讲,你就能明白。
今天的内容被人看到,靠的是推荐,而推荐最主要的算法,是look-alike。Look-alike不用我多说了,本质上是面向用户的协同过滤。讲人话:就是你喜欢的内容(东西),也会被推荐给跟你相似的人。
刷量,我在《流量与用户造假作弊的传承与革新(下)》中也说了,靠的是掌握大量账号资源的个人或组织,进行的规模化的点击。无论是利用“养号”的手段,还是“互助工会”的手段,这些帮你刷点击量、阅读量、播放量的账号,基本都是真实存在的用户。
不过,问题在于,这些用户,基本上都不可能是你的目标人群。
比如,我的专业是数字营销相关领域的数据和技术的应用,这部分人群受众是非常细分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狭窄的。但,假如我脑子抽抽了,要我找人刷量,帮我刷量的人手上的用户资源,绝对不可能是我的目标人群。毕竟,这些用户资源,不仅仅要用来给我刷量,还会给各行各业的张三李四刷量。所以,内容平台给这些用户贴的标签,可能是五花八门的。
刷量之后,内容平台就会认为这些五花八门的人“喜欢”看我的内容,当我不刷量的时候,它还是会把我的内容推荐给这些五花八门的人。
然后,很显然地,我的内容一定不会有很好的表现,毕竟这些五花八门的人不是我的目标人群呀!
此时,哪怕我的内容是很高质量的,系统给我内容推的用户也是不相关的呀!这时,阅读量、互动量/率,都肯定会很糟糕!
然后,平台会认为,我把你的内容都推给相关的人了,但是你的内容没有人看,说明你的内容的质量不够好!
而且,平台对于你的内容和账号的定位也会很混淆,因为内容和账号本身的标签,跟阅读这些内容的用户不符。这就导致平台系统在辨识你究竟是个什么号上,也会出现困难,会天然认为你的号存在不正常的情况。
这样的号,哪怕未来再不刷量作弊,想做起来也特别费劲。真是刷量一时爽,之后火zang场!
所以,很多想要认真运营的号,它们更多是靠投流,尤其是靠“相似达人定向”的投流,来给自己起号,是很可取的。
这个逻辑,是不是很简单?往深里想,无论是广告投放,还是内容投流,本质上都是在训练(或者更准确说,是在驯服,是驯,不是训)平台系统,让它理解你是做什么的,适合于什么样的受众或粉丝,面对这些目标受众和粉丝的时候,他们(受众和粉丝)的感受如何。如果你能长期保持专注,保持一致,不断在系统平台上强化你的正确形象和恰当的目标人群,那么你的账号就会越做越容易。
这是今天数字营销最主要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