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报看行业:未来十年,谁能定义黄金消费新范式?

营销管理
崔德乾新营销
6天前



2024年,黄金珠宝行业宛如一座熊熊燃烧的熔炉,在金价40次刷新历史高位的炽热火焰中,上演着一场残酷到令人窒息的生存淘汰赛。


老凤祥、中国黄金、潮宏基、豫园珠宝等曾经在行业呼风唤雨的头部企业,它们的财报就像一把寒光闪闪的双刃剑,毫不留情地撕开了传统模式那看似华丽的遮羞布,却也隐隐照亮了破局者们充满希望的前行之路。


这场由金价疯狂波动引发的行业大地震,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重塑中国黄金珠宝市场的底层逻辑,旧秩序摇摇欲坠,新势力正伺机崛起!



一、金价狂飙下,传统巨头集体翻车




1.老凤祥:首次双降下的危机


拥有170年辉煌历史的老凤祥,在2024年其营收同比暴跌20.5%,净利润下滑11.95%,创下了八年来首次双降的纪录。老凤祥的核心痛点清晰可见。高达85%的营收依赖黄金首饰,而这类以克计价的产品毛利率仅有可怜的8%左右。净利润不足3%;


当金价从625元/克一路飙升至935元/克时,消费者就像受惊的鸟儿,对黄金首饰的购买意愿骤降24.69%,纷纷投向金条等投资品的怀抱。而投资类的净利润更低。


在金价震荡、消费通缩的大背景下,业绩和利润下降还不是最致命的。致命的是商业模式给带来的硬伤。老凤祥是靠深度分销和渠道驱动的品牌,这一模式主要靠压货获得增长,与如今消费通缩的大背景相悖。极限压货就会让加盟商不堪重负而放弃。


财报显示,2024年老凤祥的加盟店净减少166家,这赤裸裸地暴露了其“重加盟不重生产研发”轻资产模式在高波动市场中的脆弱不堪。而其给省代和加盟商强制压货,如“钻石新品、手表”等非素产品,就是压倒加盟商的最后一根稻草。




2.中国黄金:冰火交织的尴尬困境


中国黄金的表现就像一场矛盾的闹剧,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诡异景象。2024年收入达347.8亿元(同比+18.84%),净利润同比增长33%,创历史新高,投资金条销售与旧金回收占比提升对冲消费疲软。一方面,金条业务像个贪婪的吸血鬼,受益于金价上涨疯狂吸金;另一方面,零售端的黄金首饰消费却像泄了气的皮球,疲软不堪。


尽管推出“承福金”“Kπ金”“玲珑金”“贺岁金”“婚嫁”“男士”等六大系列产品,妄图力挽狂澜,但这些所谓的创新不过是徒劳无功,根本无法扭转终端动销乏力的悲惨局面。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黄金的回购业务倒像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通过优化回收渠道提升市场占有率,这或许预示着其正在向“黄金综合服务商”转型,但前路依然充满荆棘。



3.潮宏基:稳健背后的潜在危机


潮宏基在一片哀鸿遍野中,算是行业里少有的一抹亮色。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长8%,净利润微增0.95%,在黄金消费量下降的大背景下,竟然还能净增43家门店。


其秘诀在于聚焦“花丝·如意”“臻金·梵华”等高端产品线,通过艺术联名提升溢价能力,就像一个精明的魔术师,变戏法般吸引着消费者。


然而,研发投入占比从1.77%降至0.90%的趋势,就像一颗隐藏的定时炸弹,可能会在未来削弱其长期产品竞争力,让这短暂的辉煌成为昙花一现。



4.豫园珠宝:转型阵痛中的挣扎与机遇


豫园珠宝则深陷“战略转型阵痛期”无法自拔。2024年营收下滑19.3%,净利润暴跌93.81%,主要受旗下“老庙”“亚一”品牌业绩拖累,就像一个背负着沉重枷锁的行者,举步维艰。


但正所谓“危中有机”,老庙“古韵金”系列销售额近80亿元,“东家金造”项目通过艺术家联名打开高端市场,而抖音本地团购的布局更让其稳居行业TOP1。


这种“传统业务收缩 + 创新业务扩张”的策略,正在以一种激进的方式重塑其渠道结构——加盟店减少129家的同时,老庙智选门店已达558家,年底预计突破800家,是破茧成蝶还是万劫不复,犹未可知。



二、行业剧变,底层逻辑大洗牌



1.消费行为:从装饰到投资的大逆转

当金价突破935元/克的那一刻,消费者的决策逻辑就像被按下了重置按钮,发生了根本转变。投资型需求(如金条)像火箭一样增长24.54%,而装饰性黄金首饰消费却如自由落体般暴跌24.69%。


这种分化就像一把无情的刻刀,倒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周大福的镶嵌类产品销量滑至谷底,而老铺黄金通过“一口价”古法黄金(如8克葫芦项链售价12430元)成功切入奢侈品赛道,宛如一匹黑马,在市场中横冲直撞。


崔老师用户关系经营与销售技巧著作


2.渠道权力:传统模式的土崩瓦解


传统加盟商模式就像一座摇摇欲坠的古老城堡,正在逐渐瓦解。老凤祥、周大福等品牌的加盟店数量不断收缩,而豫园珠宝的“老庙智选店”、潮宏基的“一城一店”策略,标志着行业进入“单店质量”竞争的新时代。


更值得关注的是,抖音等线上渠道就像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成为新战场。豫园珠宝通过12000名达人覆盖2300家门店,实现GMV超1.4亿元,这种“线上引流 + 线下体验”的模式正在彻底改写行业游戏规则,让传统渠道模式瑟瑟发抖。




三、破局者的生存秘籍,寒冬中寻新物种




1.产品创新:文化、技术与场景的完美融合

文化赋能方面,豫园珠宝的“东家金造”项目就像一位神奇的艺术家,将故宫文物元素融入黄金设计,客单价突破万元,成为高端市场的一匹黑马,让消费者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技术突破上,中国黄金的“玲珑金”采用3D硬金工艺,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在保持克重的同时提升造型复杂度,满足年轻消费者对个性化的需求,让黄金首饰不再千篇一律。


场景细分领域,潮宏基推出“婚嫁金”“男士饰品”等垂直品类,通过精准营销抢占细分市场,就像一个敏锐的狙击手,精准命中目标客户群体。


崔老师珠宝新营销著作


2.渠道革命:线上线下融合与回收网络布局


线下体验升级上,老庙智选店采用“博物馆式陈列 + 沉浸式试戴”,就像一个梦幻的黄金王国,客单价提升30%,让消费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黄金世界。线上线下融合方面,亚一直播单场销售额破170万元,50%用户为90后,实现“流量转化 + 品牌年轻化”双重目标,就像一座连接线上线下的桥梁,让品牌与年轻消费者紧密相连。


回收网络布局上,中国黄金构建“国字号”回收体系,通过标准化服务提升消费者信任,带动二次销售,就像一个循环的生态系统,让黄金资源在市场中高效流动。



3.组织进化:供应链、数据与人才全面升级


供应链优化方面,周大福关闭深圳加工厂,转向“轻资产 + 柔性生产”,就像一个灵活的舞者,缩短新品上市周期,让产品能够更快地跟上市场变化的节奏。数据驱动上,潮宏基通过会员系统分析消费偏好,实现“千店千面”的精准选品,就像一个聪明的管家,根据不同顾客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人才迭代方面,老铺黄金从奢侈品行业挖角设计总监,重构产品研发体系,就像给企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产品更具时尚和品质感。





四、未来十年,谁能定义黄金消费新范式?




1.品类创新:黄金的华丽转身

黄金正在突破“保值品”的陈旧标签,向“文化消费品”“科技奢侈品”华丽进化。例如,老铺黄金的“非遗花丝”系列,就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完美结合;周大福的“智能黄金”(内置NFC芯片),则像一个科技小精灵,拓展了黄金的应用边界,让黄金不再只是一种简单的装饰品,而是具有了更多的科技内涵和文化价值。


2.生态重构:三维竞争格局的形成

行业正在形成“高端化(老铺黄金)、下沉化(梦金园)、场景化(潮宏基)”的三维竞争格局。传统品牌若不能在这个复杂的格局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就像迷失在茫茫大海中的船只,将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未来的市场将更加细分和多元化,只有找准定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3.技术颠覆:创新成为核心竞争力

AR试戴、区块链溯源、AI设计等技术就像一群神秘的魔法师,正在重塑消费体验。例如,豫园珠宝通过AR技术让消费者“穿越”到古代试戴金饰,这种创新可能成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消费者可以通过虚拟试戴,更加直观地感受产品的效果,而区块链溯源则可以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地购买产品,AI设计则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快速设计出个性化的产品。


变革者生,守旧者亡 。2024年的黄金珠宝行业,就像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见证了传统巨头的集体失速,也目睹了新物种的野蛮生长。这场剧变的本质,是消费升级与技术革命共同作用下的行业重构。


对于企业而言,唯有打破“金价依赖症”,在产品、渠道、组织三个维度实现系统性创新,才能在这场大洗牌中幸存下来,成为行业的王者。而那些固守“老字号”光环、拒绝变革的企业,终将成为时代的陪葬品,被无情地淘汰。正如老铺黄金创始人所言:“黄金没有永恒的王者,只有永恒的创新。”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创新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




1.86亿补税案例警示!珠宝行业省代/零售巨头如何破解"消费税+两税"稽查困局?4月特训解密财富防火墙




各位老板们:

今年国家将会继续金店的税务稽查补交工作。去年稽查重点是消费税。今年是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按照票据稽查补交;珠宝老板们必须要重视起来。很多企业将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混为一体,这是巨大的税务隐患。


税务稽查是看大数据,而不是说你的金店关门了,就没事了!要相信金税四期大数据的火眼金睛。毕竟,很多上市公司都给你开的有票据,你和家族巨大的资产从哪里来的,有没有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有没有交企业所得税?有没有虚列成本规避企业所得税?


去年某品牌省代仅消费税补交就高达1.86亿元。今年很多省代、批发大户、有几十家金店的零售大户涉及到的消费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将会补交多少?不要有侥幸心理!人工智能下的金税四期比你厉害多了!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