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背后的高手是谁

公关PR
姐夫李
3小时前

美国大量“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平台,中美网民史无前例互动,网友开心狂欢。

人民日报也加入评论,称“这些诙谐表达的背后,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开放、交流、互鉴,是人类不变的主题,是各国民众发自内心的渴望。”

问题来了,是谁阻碍了各国民众的交流,又是谁策划了小红书这波泼天的流量?

你可以很容易地把罪名推给美国和西方,功劳归于“中国高层懂互联网的高手”。

我一直不相信惊天策划,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任何爆款传播都会符合基本规律,如关联、异常、冲突、食、色、性等,加上借势推手的及时介入,有影响力的官媒、意见领袖参与。

小红书事件的策划,就是中美网友,他们是有意识无意识的真正高手。

那个发出错误信息的 TikTok网红,说小红书是 TT 的中国国内版,是事件的重要引子。‍

你想得再极端,说这是预埋的中国探子号召美国人民反政府,你自己都不信。

爆款传播的引子,或者叫引导员,扣扳机 Trigger,都必须有一个大的背景,政治、经济、社会、科技,还有人性。

小红书爆火的大背景当然是 TikTok面临被封,在美国这类影响上亿人的极端事件几乎从未发生过。

这也是一个新时代向旧制度的宣战,更多是草根对权威的宣战。‍‍‍‍

想想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质疑周受资帅哥的议员老头,居然问 TikTok能不能连家庭 WiFi, 怀疑TT 会偷家里的数据。

你怎么受得了他们?怎么就不想找个机会显示自己的力量?

当然,美国的权利阶层在遏制中国这种“大是大非”面前还是团结的,这才导致 TikTok禁令从总统到国会到最高法院一路畅行无阻。

挑战权威的公众心态一直存在,美国上世纪著名的李普曼、杜威学术之争,核心就是舆论由少数意见领袖主导,还是普遍意义上的公众主导。

在当前中国的互联网语境,就是影响舆论的是 KOL (关键意见领袖) 还是 KOC(关键意见消费者)。

权威的终结是互联网的必然结果。逆权威是互联网草根文化的个性。

我们看到美国反特朗普的主流媒体如何败阵,我们看到草根对“不跟我们商量”的 TikTok禁令的狂欢式反击。

互联网还有一个现象是“反噬”,任何让你成功的因素,都会反咬你一口,正如明星塌房,大 V 陷落,大企业被网暴。

不一定是你真的做错了什么,就是因为你太招摇,你是首富,你挣钱太容易。

有转播学者称这是现实世界和舆论世界“强弱互换”的公理。

小红书突然接到泼天流量,已经有人在为他担心,内容怎么监管,出现反华声音怎么办,竞争对手举报你不遵守实名认证规则怎么办。

这个时候的人民日报评论,确实起到了定调作用,以后小红书在这方面出现的问题,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引导舆论这件事,可为又不可为,容易又艰难。

对外宣传,讲好中国故事,开了多少会,设立了多少机构,发过多少内容,怎么就不如小红书这一把玩的漂亮?

现在一定又在开会讨论“如何把小红书这波中美民间交流持续下去”?

专家会说,这几天两国网友晒医疗费用,晒加班,打几份工,多好。

我们可以再引发一些话题,让他们聊聊中国高铁有多长,移动支付多方便,新能源汽车多智能。

又跑偏了。

其实你往前翻翻,2024 年 4 月,央视网就跟小红书联合发起了“小红书看中国”项目,携手中国品牌聊重视养生、智能家居、宝贝护肤、宝藏古村…………

微信图片_20250119164907.jpg

听起来是个品牌合作的商业活动,也符合国家大战略。

可以对比一下,我们策划发起的活动,和基本自发的传播,对海外受众的影响如何,哪个更有效果?

更大的问题是,互联网时代,如何激发网民自发主动传播。

去年的李子柒复出,是一个挺不错的自媒体内容输出,官方媒体推进的国内外有影响力事件。

另一种类似方式,让海外自媒体作中国外宣渠道,既稳妥又带风险。

曾经有中国出海企业,花钱让海外自媒体到中国旅行,讲他们工厂的工作环境,结果网红们过于正面地夸奖企业被海外网友质疑是付费宣传。

传播的策划者都希望可控,但不可控是最难却最美妙的感觉。

策划大师会让不可控要素在可控的范围内跑起来。

这两年爆火的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尔滨冰雪,背后都有高手在推动。

简单思维,依靠单一力量完成大事件很难。

政府发一纸文件,官媒写一版评论,网红造一批话题,网友跟一波讨论,平台推一组热搜,这些要素组合得越多,越紧密,结果就越完美。

大事件不一定都是策划的,但是任何传播者是有目标的。

无论是政府、媒体还是博主,偶发的大事件值得用极致的颗粒度去研究,变成有效的启迪。

大处思考,多要素互动,不断磨练的手感,以及,承受风险。

因为最后一点,我不看好官方主导的传播策划。

民间主导,官方搭把手就好。

1月 13 号大量定位美国的用户拥入小红书,1 月 16 号“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发文《“TikTok难民”拥入小红书,怎么看?》,你觉得这个配合节奏如何?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