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汽车品牌通常认为好产品才是硬道理:
做好产品比什么都强,天天去搞营销、搞品牌、搞传播,那就是本末倒置,不务正业。
那么,什么是产品呢?产品只是一个物理层面的汽车吗?这些人永远不会理解:
传播层面的话题和争论也是产品的一部分。
王传福抨击智能驾驶
《商业人物》曾提到王传福公开抨击智能驾驶:
王传福表示,自动驾驶是被资本裹挟的虚头巴脑的东西,都是忽悠,它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
王传福的理由很充分:他本人是实实在在搞战略的,看的比谁都清楚,比亚迪的几万名工程师探索到这条路走不通。
并且,连比亚迪固定生产线上的工作,都无法做到无人,更何况是复杂的路面呢?
话讲完没多久,余承东就上线开怼了。在给问界一款新车站台时,余承东借机开炮称,说这话的大佬要么是对行业不了解,要么是这方面他没做好,就故意打击一下行业。
“遥遥领先不是随便说的,只有做到了才能吹牛”。
王传福说自动驾驶不行,余承东说王传福不懂行业。
显然在智能驾驶领域,余承东的确是遥遥领先的。
华为的技术领先已经是牢固的已有认知,站在自己的优势位置去传播自己,余承东的战略定位非常清晰。
和余承东比智能技术,王传福不一定赢。那王传福应该怎么回应呢?
等大半年过去后,余承东貌似又点了下王传福,不过到目前为止,王都没有理会。
和几个月前相比,比亚迪的销量更加一骑绝尘。10月份,其月销量首次突破30万辆。财报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营收4222亿,净利润213亿。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104亿,第一次单季度净利润突破百亿。
王传福的腰杆,要比喜欢打口水仗、还在亏本卖车的玩家,粗多了。
最近,连巴菲特的好搭档芒格都发了话,他评价比亚迪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王传福就是个天才。老先生果然是懂现在的行情的。
这样的比亚迪也成了打工人的向往之地。媒体上的标题很夸张,号称有40万人涌入比亚迪,比过去十多年的员工总数都要多。新增员工中清北毕业生的数量,同样比过去二十年都要多。
忙着招人派活的王传福,还有功夫打口水仗吗?
还是《商业人物》的这篇文章,做了一个完美示范:
你跟我谈智能驾驶技术,我知道这方面你厉害,但我不在你的优势领域里打架。但是我销量高啊,这点你不行吧,要不咱俩比比销量?
而且我还拉上芒格巴菲特给我站台,人家可是穿越了经济周期的投资家,你有吗?
主要是我还忙着招工扩大生产,没时间跟你打口水仗。
《商业人物》的这篇文章标题是:王传福、已读、不回。
比亚迪用不回应的方式回应了问界的约架,并且绝不在智能驾驶技术这个领域跟问界打架。
最后还显示一个不想跟你一般见识的姿态:已读不回。
身为被约架的一方,比亚迪下场吵架是不明智的,因为问界已经划定了擂台在智能驾驶技术领域。
但是如果比亚迪不回应也是不对的,任由 “比亚迪不懂智能驾驶” 的舆论发酵,一定会伤害自己的势能。比亚迪的公关手段非常高明。
但是余承东和王传福真的是竞争对手么?
在饮料品类,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经常打架,汽车品类的奔驰和宝马也较劲了上百年,二者相互致敬又相互调侃的广告深入人心。
频繁约架的效果是顾客也由此记住了这些品牌。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效果是,顾客对其它品牌的印象变淡了。
在新能源汽车品类,如果行业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余承东和王传福身上,那他俩就是最佳合作伙伴。
总之:
我们认为要实现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正确的品牌战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这需要企业从外部顾客的视角出发制定品牌的战略,而不是停留在组织内部靠降低成本、打价格战来赢得顾客。
能够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的品牌,不仅要会做事,更要会吵架。对待物理产品和认知产品,我们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