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管理都“管”啥?

品牌
劳拉有话说
2023-12-29

这个话题来自上周MKT内部的思辨。正方想要价格直给,折扣力度最大化的宣传。反方认为产品定位中高端,需要坚守品牌调性。


这个问题何尝不是品牌经理经常遇到的“灵魂拷问”?


降价是一种标准化、操作简单的套路,只要品牌敢降价,销售就能冲一冲,可能是很多人的想法。但事实上,价格是品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的品牌降价容易,涨价难,从此自断后路。而有的品牌降价,用户觉得是“捡了天大的便宜”。


情景一:我已经有了私域用户池,复购也不错,我降价用户还能不买单?殊不知,价格有很强的锚点,只要一个私域用户知道了,意味着所有用户就都知道了。到时候不只私域复购变差,对品牌的好感也会变差。从消费者心理上,“这个品牌降价这么狠,是不是产品有问题啊?。”我前两天刚买的,怎么今天就降价了,早知道今天买,退货。"


情景二:竞品都在降价,我不降又能怎样呢?这个问题就要从产品战略、销售战略和品牌战略找解决方法,而不是降价。用我上一篇文章的标题“卷卷更健康?”非也,主动参加内卷,只会越来越被动,一直陷在更低的竞争里。更别提争取高端人群,或品牌升级。还有一系列的客服问题够喝一壶了。


所以这里衍生出一个思考,品牌管理要管啥?


我在前一篇文章里有一点阶段思考,但没有形成战略体系。我们刨除已成熟的品牌,因为要用另一套思路解题。对于大多数成长期的品牌来讲,很多事情都在动态变化中,所以品牌管理一定要管好“下线”。


1、产品:产品核心卖点(KSP)的一致性。很多人容易把参数和规格等同于产品卖点。其实,KSP要源于参数和规格,但要聚焦人群,讲出他们关心的点,而不是陷入卖点罗列。同时线上、线下不同的渠道,可以自己延展,但核心卖点不能自己搞一套,这是品牌管理的核心。


2、价格:我个人是不建议品牌掌握定价权的,但根据品牌高中低的定位,一定要卡住价格底线。绝对不能自己内部打架,自乱阵脚。因为我们不能期待消费者什么都懂,看上去都是同一品类产品,但又价格不一样,到时候一定会引起一系列连锁问题。有人会说,那我用不同的SKU不就解决了?表面看没毛病,但多SKU涉及的产品、销售、营销、供应链,人力成本等,我不觉得是一个成长期企业可以完美经营的,稍有差池,就被“内耗”死了。


3、渠道:这里需要警惕的是产品和供应链被渠道需求牵着走。所以一定要基于用户需求来“定义”产品。但回到品牌管理,还是应该尊重渠道规律有所分层。比如,在品牌管理的标准执行上,线上渠道管“下线”;线下渠道管“中位线”;全渠道结合高中低的品牌定位,从结果出发,抓住主要管理矛盾管理“上线”。


4、营销:我一直推崇内容为王。但这个内容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因为往往我们发现一直在说重视内容,实际只做了“账号”,内容毫无灵魂而言。通过内容要诠释产品的价值,通过合适的渠道,形式,让用户感知,这才是做内容的本质。


总结一下,价格是短期兴奋剂,很容易上瘾,但只能带来短暂的欢愉,对品牌的影响和伤害确是长远的。用户因为低价而来,也会因为别人更低价而走。如何聚焦产品的卖点,打透一类人群,在红海市场进行细分切入,考验的是企业的综合实力。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