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件大家应该都关注到了吧:TikTok预计在本周日在美国被封禁,大量TikTok的用户涌入另一个中国APP小红书。从目前的下载数据看,小红书在美国应该每天有百万级别的新增用户,在美国的日活跃用户也应该达到了500万量级。
看看这几天的发酵情况:
1、提前看“春晚”:两国人民各种热烈的交流,无论是“学英语”,还是“生活对账”,还是“传播文化”,春节前的这波流量让各方都兴奋起来。
2、舆论助推:不少短视频开始入场鼓吹“民族自信”,“原来美国人民还不如中国人民”,“普通美国人原来要打两份工”,“来了就是自己人”等等。
3、流量承接的挑战:我们看到小红书连夜招聘英文内容审核,接下来就要看能否接住这泼天的富贵流量了。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很多商机不是按你的意志为转移的(小红书之前出海的尝试并不成功),但这不能作为不去投入和修炼内功的理由。
但是,我必须要给这场所谓的“狂欢”浇盆冷水了。
这几年我一直在做品牌出海相关的项目和咨询, 如果深入了解下海外KOL营销的市场就会发现,无论在内容还是平台玩法和规则上,中国的社交媒体平台已经甩出国外不止几条街了。这也是Tiktok为什么会如此受年轻人喜爱的原因之一。
所以三年前,我和团队曾经布了两条线:
1、一条是设计了一个上接KOL,下接商家的独立站,两个月后的数据就已经非常好看了。
2、一条是营销号矩阵,一周后就已经有内容过10万+,起号和传播速度都非常快。
当然,这个模式可以理解为早早期的MCN。 如果后来按原定计划把教培冲击下“失业的”国内英语老师,和国外欧美外教们培养成网红,那就是妥妥的MCN模式了。但我相信不少中国公司那个时候已经在做这件事情了。
铺垫这么多想说的是什么呢?目前在小红书上的这些所谓“难民”,其实离普通老百姓还远着,大比例已经是原来在Tiktok上的网红,或成长中的素人达人们了。
做过内容的人都知道,要想获得关注,有流量,一定要“讲对话”。千万不要低估了这帮“难民"们,他们既然在海外能够收割流量和经济利益,其实非常清楚中国人民愿意听什么,也很清楚什么话题有流量。
一个扎心的事实是,我入行品牌公关的2007年就已经开始在分析事实、情绪、预判趋势,而且可以做到图表可视化了。简单来说就是“你以为的不经意,和同频共振,都是背后精心的布局”。
有没有发现,所有关于”I Love China“相关的内容都可以被平台释放大量的流量。
回到“难民”事件本身,一方面这些红薯们因为Tiktok1月20日有可能被封禁,自身的经济利益受损;另一方面他们发现这种方式可以在西方媒体平台之外收获更大的流量。
试想一下,当一个网红号召自己的粉丝入驻中国的媒体平台的时候,他们会被认为是高认知,高意识的意见领袖(反过来也走得通)。妥妥的两头通吃。
我不知道之后会不会在中国的社交媒体平台上看到,英语培训啊,老外直播啊,甚至IP地址在中国的批量化老外的账号在带货...... 事实上,如果做过欧美市场就会发现,中美两国人民本质上都是重商文化,思维其实比较像,只是发展阶段不同而已。
所以,我们是帮助”难民“们反向收割中国的流量?还是保持理智的判断,尽可能跳出信息的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