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直播电商的直接转化,直接下单不同,大部分货架电商平台(淘宝拼多多亚马逊天猫京东),或者大部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任何产品的购买行为:
都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才能形成转化。
消费者看到这个产品并不是当下就会购买,而是先看看,先对比对比,先看看评价,先研究研究,先去搜索搜索,最后才会放到购物车里,
然后等某一个时间段,比如节日,比如大促,比如发工资,比如出去玩,比如生日,比如周末,把它下单给买下来。
大到买一个房子,中到买一部手机,小到买一件衣服,莫不是如此。
消费者看到一个产品,立马瞬间下单的情况不是没有,只是占比比较少。
所以无论是电商运营,还是线下销售运营,很多时候,【成交】并不是初期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因为消费者的成交行为需要时间。
大家更多会考核的是消费者的意向数据。
所以电商运营考核的是加购(消费者将产品加入购物车)
线下销售考核的很多是意向,是带看(卖房子),是留资(卖课卖健身卡),是下定(卖车)。
只要有足够多的加购用户,有足够多的意向消费者,则转化必然会出现。
其实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每个人也是一件商品,等待着命运的挑挑拣拣,将机会垂青给我们。
很多人会以为机会是突然出现,会以为是机会是幸运的砸到自己身上,会以为机会是在某一个地方等待你去发现,会以为机会来自于自己的默默等待。
但在创业的这几年,我有越来越强烈的感受:
机会是命运对我们的消费,是命运对我们的选择,是命运对我们人生的直接转化。
但这种转化并不是突然而来,而是需要让命运先把你放进它的“购物车”里。
如果连命运都没有对你产生意向,何来最后的直接转化呢?
所以如果我们想获得更多的机会,想获得由此带来的成就,就必须让命运对我们有足够多的“加购”。
那引起命运加购的逻辑和电商运营完全一样。
比如我们需要大量的曝光自己,展示自己,让更多人所看到。
无论是做自媒体宣传自己,还是在公司有着更高的位置,在业内认识很多朋友,结交更多的人脉,还是日常去做很多兼职,参与很多活动,做外部很多项目,本质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商品,不段向更多的人展示自己,让命运发现自己,了解自己。
因为你连展示自己都不愿意展示,你隐藏在很小的圈子中,命运怎么会注意到你呢?
你总感叹命运不给你机会,却不知命运根本连你是谁都不知道。
其次展示的自己应该是更加精准,聚焦,让任何人一看到你,就知道你具体是做什么的,是一件什么样的“商品”。
你需要深耕某一领域,你要在某一领域逐渐加深自己的标签和特质,将它展示给命运。
因为命运也在向算法一样,它也在去匹配适合你的机会。
你如果前年做A方向,去年做B方向,今年又做C方向,明年又做D方向,久而久之,命运就无法判断出你到底是哪一类人,无法将相匹配的机会给到你,越做到后面,你就会发现每一行都不好做,每一行都很难,每一行都没有机会,其实并不是每一行都不好做,而是你没有长期的耕耘下去,命运无法让精准的机会匹配到你。
再接着,你要做出一些成功的事情,成功的案例,优秀的业绩,成功的项目,展现出你的专业和能力。
就像你作为一个商品一样,有买家秀,有好评价,有“销量”,消费者才敢去下单购买。
命运会识别出你在这一行能做成一些事情,则必然会将一些机会扔给你去转化,如果你能把握住这些小机会,把它做成,则命运会再次“复购”你,不断给到你更多的机会,从而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不能默默等待命运的垂青,我们也要给自己找些事情做,多积累一些经验,多给自己“刷刷单”,做做评价,练练手,给自己的曝光打造的更专业,更深度,让命运没事就点击我们看一看,不断深耕一个领域,强化自己在这个领域的标签,让命运更快的识别到我们,然后反复的曝光,深耕,训练,打标,积累成功小案例,循环往复,相信命运一定会把你加到它的购物车中,终有一天,会给到你想要的转化。
而到那一天,你突然感受到,机会终于垂青于我。
那到底能不能把这个机会成功交付,对你又是新的考验。
有句话说的好,命运馈赠的一切,早已暗中标好价格;
而我则更想说的是:
你若想获得成就和机会,那就要让命运去加购你。
所以,你有被命运所加购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