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的4S要素中,世界观负责完成IP的系统和生态建设。
最近连接在电影院看了《哪吒2魔童闹海》和《封神2战火西岐》,深深感到想做好一部超现实的魔幻大片,世界观的完整逻辑性真的是非常重要。
这两部电影都是依托于《封神》小说的神仙世界,文化母体完全一样,来设定超现实魔幻世界观的,所以相比起来,就特别能看得出问题。
我其实怀疑,封神2并不是按照神话体系来构造世界的,而只是按照历史奇幻来撰写故事。
历史奇幻类型的故事特点是,故事本质上还是一个现实人类的故事,所有的神仙法术,都只是作为边角料存在的,而不是主导:
上图是我根据时空设定不同而做的世界观内容分类,其中横轴的左侧是历史,中间是现在,右侧是未来;而竖轴的顶端是超现实的,底端是现实的。
在时间横轴和空间竖轴上,处于上半区的有玄幻型世界观(架空)、奇幻型世界观(历史的超现实)、魔幻型世界观(现在的超现实)、科幻型世界观(未来的超现实)。处于下半区的有历史写实型世界观,和当代写实的世界观。
显然,哪吒1-2都是铁板钉钉的神话传说世界观。
但回顾一下封神1、2的故事,实际上都是人类之间的斗争的故事,没有一个神仙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姜子牙在电影中显得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原因。
很显然,按照上图的世界观分类表,封神2其实只是一个“历史奇幻”世界观,没有达到更上一层的“神话”世界观,其整个故事安排,还是凡人故事为主,神仙都只是辅助,所以连“封神榜”起何作用也不甚了了。
而哪吒魔童系列,确实是真正意义上的“神话”世界观,是神、魔、仙、妖的相爱相杀,是真正的神话故事。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不构建一个真正神话的世界观,那封神的文化时空是立不住,站不稳的。
超现实世界观看似可以天马行空,更需要深厚的文化共识。
比如依托于西欧和北欧神话传说的《指环王/魔戒》,就完全就是古凯尔特人的巫师体系。
一旦文化共识不足,不仅会导致作品塌方,也会导致未来发展力不足。
只有由自己真正创新的世界,自己才能拥有这个世界的无形资产。
没有新的世界观,就没有创造性的文化能量,将来的产业化延伸就极其困难和有限,很难广泛赋能,也就不足以成为跨产业价值的IP。
在这一点上,哪吒1-2做到了。
而封神1做了一半,封神2又不可思议地将世界观拆掉了。
这是真正值得担忧的地方。
下面这张表格,是我对哪吒2和封神2的世界观完成度比较,可以用这一张表看清楚,哪吒2和封神2的世界观差距在哪里……
哪吒2 vs 封神2 世界观设定对比表:
首先,哪吒2虽然在剧情上颠覆了神魔正邪的分界,揭露了神仙正道的虚伪。但是在世界观和法力系统上,是完全自洽与合理的。
相反,封神2更像是随意拼接的,屡屡在不经意间破坏世界观的自洽性,没有构建好一个真正的封神世界观。
比如在封神2中被人垢病的,为了复活殷郊,吸干了元始天尊和十二金仙的法力,元始天尊从黑发黑须变成了白发苍槁,这真的是足以让整个封神的神仙法力体系彻底紊乱。
虽然影片中的解释,是因为殷郊怨气太重,但一个凡人的怨气,竟可以让代表宇宙间最高法力的神仙们消耗如此之重,从神话的世界观来说是会崩塌的。
而且后来,这位汲取了最高法力的殷郊也只打败了魔家四将,对闻太师的十绝镜子阵无能为力,又被通天教主轻易收拾,更是进一步搞乱了神仙的法力体系。
相比之下,哪吒2的能力晋级就非常自洽:哪吒是魔丸,要经历天劫而死,导致肉身飘散,在电影2开始时重塑肉身,又很仓促,这让他在后续施展能力时不断出错。
之后哪吒在成仙时,又被无量仙翁下了穿心咒,以至于在对垒时一触即败,被封入天元鼎,却恰好因为鼎中是三昧真火,和魔丸的火性同源,使哪吒在第二次消散中复活,被三昧真火补足,才有了可以掀开天元鼎的能力。
在哪吒2中,每一个神仙、妖怪的能力强度和极限,都十分清楚,分配合理,严格按照了封神的体系来设定,如何突破和改变,也很符合逻辑。
最明显的示范是在片尾大战时,无论是哪吒战东海龙王,还是太乙金仙战鹿童鹤童,还是无量仙翁在开始时的压倒一切,都非常合理,该是谁出战,都一清二楚。
相比之下,封神2的片尾大战,显示的都是紊乱,明明法力更强的杨戬和哪吒,全程在打酱油,完全不参与主力进攻,空有强大能力,不出去作战,只顾着解救百姓还不成功,杨戬的五行遁术也只是用来转移几个百姓,全在忙着做无用功,哪吒混天绫的效果还不及简单的木屋,还有殷郊的法相变身,前面看起来无敌,到后来全然无用。
最终去寻找闻太师法坛时,所有能力强大的神仙都不去,非要凡人兼西侯主帅姬发去,靠的是雷震子无所不能的搬运能力。实在是难以明白,雷震子何以有这样强大的法力,而且从头到尾,殷商这边都没有去对付过他。
最后的拯救更是不合理,不仅闻太师身边无人守卫,而且火麒麟能力突然变弱,不仅连邓婵玉打不过,也不去消灭已经迫近太师的姬发。这些不符合神话和法力逻辑的细节,不断屡屡发生,让人非常跳戏。
感觉上就是:封神2很明显没有认真设定过不同神仙、半人半神、凡人的能力差异,从魔家四将、闻太师,到哪吒、杨戬、雷震子,再到殷郊、姬发、邓婵玉,相互之间的法力值、战斗值都混乱不清。
一句话,就是编导想让谁赢就让赢,想让谁输就让谁输,全凭感觉,不太讲体系。
可是,真正超现实世界的IP,比现实主义IP的发展可能更大。
原因很简单,现实性太强的IP,造梦力不足,难以做出让人们超越现实的体验,而人们去主题公园、玩大型游戏、购买大量和IP相关的衍生品,是要让自己享受“生活在别处”的快感的。
而且,由于现实主义的IP只能用现成的世界,所以即使做得很好,也无法独占现实世界的所有权。
比如,有人拍了一部和中秋节送月饼有关的现实主义电影,也许这部电影拍得非常好、非常感人,人物角色也不错,但这部作品,仍然不可能因此就独占中秋节送月饼这个文化能量。
电影的所有者,不可能靠这部现实主义电影去打造一个中秋文化的主题公园,因为没有世界创新,太容易被其他人照搬复制了,顾客也不会为此买单。
只有当开发者,用幻想力重新演绎了中秋文化,以想象力创造新的中秋节童话或神话,比如让嫦娥或吴刚、玉兔有了新的形象+新的故事时,开发者才有可能独占创造的新世界的文化能量。
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变成大型游戏会如何?
如果大型游戏按《封神》按照封神2的故事来做设定,那这个游戏马上就会发生法术能力值塌方的事,整个世界观立不住脚,根本玩不下去的。
但如果按照哪吒2来做,就完全不会发生能力值紊乱和塌方的情况,完全可以做成一个逆天改命又完全自洽的游戏。
这正是封神2被垢病连连,而哪吒2则没有人从世界观能力设定去质疑的原因。
哪吒2将打破中国影史票房纪录,甚至会超过70亿元,这是他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