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司的老产品卖不动或卖不好时,老板眼里的解题答案,是不是默认开发新产品?以期求打破秃势困局?
实际上,产品是经营的手段,不是目的,不改经营的思维,做再多的新产品出来,也是于事无补的。第一时间就优先开发新产品的思路,已经过时。
去年小玉所在的公司复盘发现,老产品卖得不行,成本太高,利润很薄,基本做一单亏一单。
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个思路,大家都会想到,就是降本。
但是公司做的是老年护理服务,一个单匹配一个人手,人力固定成本就在那里,你不可能低于市场平均人工成本招到人,降本的办法行不通。
既然降本不行,那就只好往提价方向走。通过重新设计产品和配套的服务,卖更高的价格,这是通用的办法。
在当时看来,开发新产品是唯一选择,要定高价位,那就开发高端产品。
老板自己的圈子就是精准潜客群,他就开展了小范围市场调查,验证一下这个思路对不对,询问身边有需求的朋友,他们反馈是,高端护理服务很好,老人得到专业的护理,自己放心,愿意花多些钱。
为了让自己验证高端养老服务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他特地带团去日本走了一趟,结论就是,有搞头。
然后,新项目上马,风风火火做市场调研,开发新产品。
推出来后发现,销售根本卖不动。投入大量的资金、时间、人力,打了水漂。
老板失败了。
而这种情况,不是个例。
就连大名鼎鼎的雷军,在当初也曾犯过这个错误。
在他加入金山的三年后,微软带着Windows和office汹汹来袭,进入中国市场,金山必须尽快上新新的办公软件才能和微软抗衡。
雷军当时全身心投入研发一套软件,非常看好它,认为在当时是超越时代的产物,因为这套包括有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电子词典、名片管理等一系列功能,应该会受到市场喜欢。
他花了3年时间研发,最终市场销售量,连预期销量的十分之一都没达到。金山软件公司陷入最困难的时刻,账上的钱只剩下十几万。
纵观市面或自己身边的公司,我们会发现,有很多产品,就是这种路径研发出来的。
推出来前信心满满,觉得下一个爆品即将诞生,能救公司于水火之中;推出来后发现,是自己一头热了,市场根本不买账,大量的研发投入,团队的心力损耗,简直雪上加霜,经营愈加困难。
世界著名调研机构尼尔森公司的报告也显示,在每年上市的成千上万款新产品中,80%的表现远远低于预期。
思路决定出路,过去,开发一个产品是很困难的,所以才有先开发一个产品的思路。但是现在开发出一个产品,已经不是竞争力了,在新产品开发上,你能做的,其他竞争对手甚至做得更好。
客户其实真的并不关心你的产品是不是新产品,他们更关心的是你有没有解决他们购买的阻力。这才是竞争优势所在。
一个客户,要购买一个产品,有四种阻力需要去解决。
第一种是推力,就是客户期望值所产生的动机。
比如,像我原来的公司,做养老服务的,我老板的调研,都是根据自己的设定去思考开发高端产品的。调研的时候只了解了老人子女的动机,但并没有了解老人的动机。
很明显嘛,中国的老人养老,绝大部分人的意愿都是居家养老或社区养老,从推力来说,就只适合很少一部分高端的有钱人。
而在最初金山软件,其实也是如此,用户可以用你的文字处理文档和其他配套的软件,但是微软真正的杀手锏是Excel表格,Excel表格可是最关系到通用问题的,也是最不能出错的。试想一下,两家公司的财务和老板,项目方,拿到报价表,你不用微软的表格,要么打不开,要么出错,要么乱码,会怎样?
所以,有很多时候,一个产品的宿命,就定格在动机的推力范围。也是很让人唏嘘的问题,不是你不努力,不是你的方法不正确,而是你的思维里只看到自己,不愿意承认改变不了现实。
第二种要解决的力是拉力。就是你的产品的解决方案的吸引力带来的拉力。
像小玉这种养老服务的公司机构,怎样创造出像居家养老体验,给够足够的人文关怀,才能提供足够的吸引力,这些都很依赖于优质的环境和服务。
最突出的矛盾是中国人未富先老,而真正有钱人又请得起居家保姆和护工,不用改变自己生活习惯和所在的环境。
没有人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是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和熟悉感的。更不愿意去改变已有的认知。
一个新产品,当然就得改变这些,这对于顾客来说,就是一场焦虑和挣扎。
所以,怎样解决用户不需要大改变,以最小改变为原则,才能找出产品不好卖的真问题。
后来的金山软件,主动完美兼容微软office,在后面再互联网化,让用户用起来保留原来的习惯和体验,还有更新的体验,这家老牌的软件公司终于做到IPO敲钟。
而像小玉原公司的养老服务,怎样做到像居家或社区养老的体验,可能才是最大的核心问题。很多人的体验的问题,都是从选对工作人员开始。
第三,摩擦力。解决方案再好,参与决策方都有不同意见,影响消费观念的不同,都会形成摩擦力。这个摩擦力的关键是,听谁的意见为主。
解决摩擦力的问题,作为产品服务提供方,很难从感性上去照顾到每一个人,所以核心是抓住当他们恢复理智时,能看得出你的产品服务好在哪,更适合什么情况下的自己。
所以,要帮助买单的人和使用的人,做对比,多展示,多算一算,怎样才是更划算的选择。
在理性的情况下,是一分钱一分货,这是本质。虽然有很好的创造力的公司,可以做到超额价值,但都是要赚钱的,供求关系,价格也会回归合理区间。
像小玉公司的养老服务,产品卖不动了,一定是摩擦力因为新的原因增加了摩擦力。可能并不是产品本身有问题。
经济上行时期所做出来的产品,肯定不太适合经济下行时期的客户需求。
如果一个产品服务设计于经济繁荣的时期,成本结构也基于那个时期,那么,新的产品设计,就一定要考虑哪些消费心理发生了变化。
像小玉公司的高端服务产品,面临的是消费下行,消费信心不足,对未来的信心不及2019年以前那会。
所以,这些才是应该认真分析的,而不是简单问一下朋友圈,跑一趟日本调研,这远远不够。
一个产品卖不卖得好,在研发阶段就已经决定了,而在研发阶段,一线的销售,市场部门,标准的顾客样本,都要详细听取意见才能看出变化在哪,产品怎样改变。
像金山WPS软件,也是因为互联网的SAAS软件收费,互联网软件服务收费形成了习惯,顺势而为之后,才得以依靠用户基数,创造营收。这是积累的变化带来的机会。
而养老服务,在产品的设计上,虽然再过几年中国有4亿老人,已是趋势,但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在顺势而为的设计上,还任重而道远。
第四,惯性力。要解决不舒适感。
在没有购买使用你的产品之前,哪怕你的产品是20年前生产的,对用户和顾客来说,它都是新的。产品的新旧,跟产生的时间没关系,跟用没用过有关系。
使用新产品,新服务,要解决很多使用上的不习惯,不协调等适应引起的摩擦力。
培养用户的习惯,是很重要的竞争力,是护城河。比如像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习惯。像手机操作系统鸿蒙OS在过渡到纯血鸿蒙之前,全都保留安卓的操作习惯,甚至被误以为只是换了个皮肤。
所以,用心研究那些很难被改变的习惯,适应它,培养一个氛围,改变那些可以被改变的习惯,是很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思维。
旧的产品不一定不好,很多时候只是因为没尊重新用户的习惯。在这点上,对人的服务,更是如此了。
写到最后,总结一下:
产品只是经营的手段,而不是目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才是最终目的。要想解决自己对生存,发展,增长的需求,前提是要站在顾客用户的角度,解决推力,拉力,摩擦力和惯性力的问题。
为什么80%的新产品都不成功?往往就是没有用户视角,或客户视角不够,只考虑自己要什么,对顾客的推力、拉力、摩擦力和惯性力,下的功夫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