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身边的忙碌陷阱

营销管理
王智远
2023-07-05

有个朋友打电话,说:

一直在加班出差,已经一个月没有愉快的过周末了。上次发烧,自己去医院打点滴到凌晨两点,第二天早上还是第一个到办公室的人。他感叹到,忙,非常忙。

平时我们很少见面,每次微信聊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基本上有事要帮忙才找到我,平时发信息,4-5个小时后才回。

如果不了解情况的人,会以为他是个高管,感觉公司离开他整个系统都会崩溃。实际上,他只是带着4个伙伴的总监,年薪不到40万。

每次和他聊完天,我都感到很愧疚。心里想,以前我做领导时,也没有这么忙啊,难道是工作不够充实吗(嘘,别让老板看见)?

事实上,像我朋友这样的人并不少见。

口口声声都在强调拼搏,每天斗志昂扬,工作比生活中任何事情都重要,连休息半天都要多读两本书,时不时还会跟你讲一些价值观内容,比如说:“孙正义一年要读4000本书才当上首富,你还不去拼”。

我敢肯定,即使某些老板的状态,也不一定比他们强;但是,忙碌一定能大力出奇迹,产生出色的业绩吗?未必。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陷入了一种忙碌的循环中,而忽略了真正的产出。不信,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

第一方面,忙可能是公司组织结构、文化问题。

去到一家公司,除非领导能够通过战略、文化明确地解决忙碌文化,否则盲目可能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有时候,即便领导告诉我们应该关注哪些重点,采取哪些行动,大家仍然会觉得忙得不可开交,当你问他们在忙什么时,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

当组织鼓励忙碌时,员工很少抵制盲目,即使大家能够意识到长期低效努力的弊端,但是,仍然会讨厌无所事事的状态。

不信,你想想看:

如果老板从你身边走过,问你“忙吗?你怎么回答”?

如果说不忙,可能给人一种工作不饱和的状态。老板可能会想,这个部门是不是人太多?需要优化一下?你说“忙”,似乎代表着,手里有一些活在干,至少表明“我是勤奋的”。

有一个心理学实验,由心理学家蒂莫西·威尔逊和他的同事进行的。他们发现,实验室里,有67%的男性和25%的女性宁愿按下一个按钮,让自己受到电击,而不是静静地坐着思考自己的事情。

有趣的是,在实验参与者进入实验室之前,他们表示他们宁愿花钱来避免受到电击。但一旦他们被独自留在房间里,不做任何事情,就会感到无法忍受,需要找一些填补空虚的方式。

这个实验说明什么?

工作时间内,人们通常不喜欢无所事事的状态,即使知道长期低效努力的坏处,也会寻找各种方式来填充时间和空虚感。

第二方面,人们在群体当中,普遍出现的“厌恶闲散”(idleness aversion)效应不同,为了保持一致性,大家可能会改变一些行为。

举个例子:

假设小王、小张都是销售部门的人。有一段时间没有太多客户需要跟进,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展现出不同表现。

小王对于闲置时间厌恶程度低,喜欢放松休息,享受一段时间轻松工作,他认为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调整状态,因此,会阅读一些书籍,参加在线培训,以增加专业储备。

小张对于无所事事的时间,有着较高厌恶程度。他觉得,自己这段时间内,浪费掉公司资源,心里会感到不安;为了克服这种感觉,可能会主动和领导商量,了解其他项目有没有任务可以参与。

这两种不同态度和行为,直接导致领导会误以为“小王最近不积极,小张态度很好”,最后迫于从众效应,小王也会产生和小张一样的举措。

所以,工作时间内,只要能想出哪怕是最不明确的正当化理由,人们也会选择一些事情,让自己忙碌起来,(比如,打开一个PPT,修改一段文字再改回去)。

同理,有点类似磨洋工。

你知道1个小时可以搞定的工作,如果明天要求结果,就不会今天上午把他搞定。不是你不想这样做,而是担心,工作做完,大家看你「闲着时的状态」比工作时更难受。

第三方面,很多时候,客户会把忙与价值划上等号。

有些乙方公司,经常为甲方进行战略、品牌升级。某些情况下,明明知道升级公司LOGO,只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完成,但是,乙方却说需要3-4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为什么?

因为作为甲方,如果被告知半个小时的工作,却要支付几百万的费用,你会认为,这件事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换句话说,你期望乙方以极高的专业素养完成这个任务;如果他们花费时间太短,给出的理由不充分、或者费用过高,会让你怀疑,他们对项目的重视程度、专业理解力不够。

哈佛商学院运营学教授瑞安·比尔(Ryan Buell)曾做过一项实验,咖啡厅里,当食客亲眼看到三明治,在他们面前制作时,他们对服务满意度,比直接将做好的三明治端到面前时更高。

我的意思是,他们更容易对展现出辛勤努力、和忙碌场景的事物,产生积极的反应,觉得那些瞬间完成的事,有点草率。

第四方面,忙碌的工作,和缺乏闲暇时间与感知到的社会地位之间存在关联。

什么意思呢?

默认情况下,忙碌被认为是一种有价值的行为,能够提高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同时,社会流动对忙碌工作起到调节作用,当一个人忙碌工作时,我们会觉得他具备高能力、进取的人格特质,被视为社会中稀缺,有用人才。

比如:

你在一家科技创业公司担任重要职位,由于公务繁忙、参加各种高峰论坛,这种高流动环境中,同事、上级都会对你的工作态度表示赞赏,视你为重要人物,大家会觉得你的忙碌有很大贡献。

相反,小张一直处在一个较低流动的性的职位上,类似运营岗,每天忙着活动策划、选品、找爆品。

虽然也很忙碌,但由于工作重复性,缺乏挑战,这种低流动性环境中,感知度就会变低,会让人觉得付出努力较少。

因此,在一个能够实现社会上升的环境中,忙碌工作,会被误认为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反之,一个流动性较低的环境中,忙碌工作,会让人认为,你只是在忙碌而已,而不是在做一些有价值的事。

诚然,造成时间贫困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微妙。人是环境的产物,某些情况下,忙碌的确是一种象征、一种标志,如果你不想合群,就要忍受异样的眼光。

忙碌应该被歌颂吗?我觉得不应该。为什么?

因为无法理解「忙」的本意,除了在道德上令人钦佩外,在其他方面只能打上问号。

在社会层面上看,忙碌被视为资源的争夺。

过去,人们通常通过展示忙碌的工作来彰显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那时物质资源稀缺,一些人通过掠夺和浪费社会资源来显示自己的地位。

这种现象被记录在19世纪末社会学家托斯丹·邦德·凡勃伦(Thorstein B. Veblen)的著作《有闲阶级论》中;尽管这些人的称号中带有“闲”字,但他们被认为是最忙碌的,甚至在某些文化中,享有高社会地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炫耀的定义发生了变化,不再简单地关注拥有豪车、豪宅等物质财富,而是开始重视稀缺的人才资源。

因此,在一个机会有限的环境中,即使你忙于工作,但由于流动性较低,忙碌本身并不能与更高的社会地位联系起来。

换句话说,现实中的忙碌工作,并不一定能够带来更高的社会地位,你的忙碌可能只是忙碌而已,并不能通过忙碌本身登上社会的金字塔尖峰。

从公司角度来看,更容易理解了。

工作中的忙碌有两种,一种是围绕目标高效率的达成,另一种是无休止的内卷。

前者指高效地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状态。这种忙碌通常有规划、人员分工明确、有时间表、注重效率和质量,它能帮助人们取得工作上的好成绩,并有助于个人职业发展。

比如:

作为一名B2B销售人员,你被分配到一个重要客户项目中;任务要求你在短时间内完成产品介绍课件、进行上门培训,并部署完成系统,以确保顺利使用产品。

你发现自己无法独自完成这么多任务,于是,你向领导汇报了情况,并迅速召集团队开会,分配任务并设定时间表。

通过团队紧密合作,共同努力,最终你按时完成了项目,并且客户对工作非常满意,给予了高度认可。这是高效的体现。

内卷的忙是一种无休止的状态,基本与工作环境、压力有关。这种情况下,大家都在追求更高的地位、甚至满足他人的希望,不断地追求更多工作量去加班,出于一种无休止竞争心态。

比如:

我有一个朋友,在一家大公司担任P7岗位,他说,每个月,有半个月时间工作是修改PPT中的一页内容。

这一页要求非常细致,需要将每句话、每段文字都精确表达,还要提供三种备选插图。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告诉我,为了满足领导的需求,领导会将这份PPT用于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虽然大家工作不是很忙碌,但为了填充时间,只能沉迷于细节中。

这些细节并没有太大的价值,汇报完就不用了,有时还没到回报时刻,就石沉大海。

实际上,追求忙碌而不注重目标的行为,往往无法带来伟大的成就;相比之下,追求更深入、更个人化的目标,如了解和理解重要现象、解决复杂问题、或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才是更有意义的。

当然,你可以考虑具体的目标,比如销售目标,但同时也要考虑自己最重要、更大的抱负,并将注意力集中在,能帮助实现这些目标的任务上,摒弃其他琐事的干扰。

因此,忙碌的本质是什么?可以「忙」,不可以「碌碌无为」。

真正有意义的忙,是围绕目标高效完成工作,或通过提升自身的稀缺性价值,来解决更大的社会问题(或公司问题),从而获得财富和成就。

你或许会问,我不是销售人员,我的工资是由老板定的,每个月无论忙碌程度如何,收入都是确定的,该怎么办?

忙背后代表着「高效率」。

如果你能在20%的时间内完成80%的工作,并将剩余80%时间用于个人成长,那你就能成为一个变量;相反,如果你花费80%的时间来完成20%的工作,无疑是在浪费时间。

因此,认知上,首先需要意识到培养核心技能的重要性,尽可能提高独立完成任务的效率,「不卷别人,只卷自己」。

其次面对无休止的内卷竞争时,不要与他人一同奋斗争时间,而是将其视为一段「休息」的时刻,通过这种转变,你能够最大化利用时间。

具体该怎么做呢?我在践行三个方法。

1)在忙碌中找高效

想要真正忙碌,不是特意的去追求忙碌,就像,想要高效,不能刻意寻找“高效”一样。什么意思?简单一点:

首先需要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全身心投入眼前的任务上;在适当时刻退一步,观察下自己,在全身心投入工作过程中的行为,哪些是毫无价值的。

举个例子:

领导让你做一份PPT,你不带思考的直接打开PPT就开始做,一下午肯定做不完;真正忙中高效的方法是,先问一下同事,以前有没有类似的方案。

如果没有,网络中搜一下、社群中问一问,看看别人的结构是什么?里面需要哪些内容,把框架弄明白后,再去行动,这样你的「忙」,就会远离「碌」。

所谓的忙碌,其实因为我们常常处在紧绷的状态、和同事有色的眼光下,才显得忙碌,如果我们能将忙碌和高效结合起来看,问题就变成了:

如何从忙碌中,找到真正感觉到忙碌的原因,并通过全身心投入、合理的安排,和适时推出的方式,让「忙」和「碌」和谐相处。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会发现,工作中已经不存在忙碌一说了;毕竟,忙的时候很高效,碌成为了偶尔休息一下的状态,我常常这样。

2)提高稀缺性价值

稀缺价值很重要,谁都希望拥有,如何提升自己的稀缺价值呢?有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即,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很长时间,你就有机会超越大多数人。

为什么?

因为很多人无法抵挡诱惑,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毫无意义的竞争上;专心致志是一种回避竞争、甚至超越竞争的策略。

就像:金融交易市场上,长期持有策略就是一种回避、甚至超越竞争的策略,大多数人无法看到长期持有的好处,只能与频繁交易的投资者一起玩零和游戏;所以,如果你能专注并坚持做一件事,你将有机会脱颖而出,超越他人。

另外,下行风险很低的事,值得利用80%时间投资。

我记得,当年有人问蔡崇信,你为何放弃百万年薪,去追随马云这样一个草根?蔡崇信说:“一件事,如果下行风险很低,而上行收益很高,这件事就值得做”。

通俗一点,当年,蔡崇信选择加入阿里,一旦成功,收益很大,即使失败,他也不缺后路,不会有太大损失。

你可以围绕自身岗位、专业、所做业务想想看,哪些是你下行风险很低,上行风险很高的事。

我认为,“说和写”两个最基础的技能,任何人都可以尝试一下,它们其中一类代表自媒体,启动资金较低,如果没有达到预期,只会损失投入的时间和努力,且还能为工作赋能。

并且,上行收益体现在,给你带来影响力、广告收入、提高知名度上,锻炼逻辑能力等。所以,不忙时思考下,做什么?能不耽误工作,又下行风险很低。

3)平息内心的批评者

当你成功从忙碌转向“忙”的状态,并找到那些风险较低的事情,个人状态也会发生改变。工作未达到饱和状态时,你可能会开始思考如何提升自己,不过,我们也需要学会与自己对话。

例如:

你明明知道从家里到公司需要一个半小时,在面临没事,还卷时间时,是否有必要和其他人一起到晚上十点才下班,委屈自己?

或者,因为一件事情自己做得不对,而过分关注领导的眼光,与他产生冲突等。

这些情况下,需要审视自己的行为,并审视内心。我有个原则叫“把分内该做的事情,做好、做精,与己无关的事,需帮忙则帮,不需要则不去关心”。试试看,三个方法循环下来,你对忙碌可能会有新看法。

生活不易,也正是因为不易,才要好好思考「忙」,兴许这样,才能慢慢逃脱「碌」的循环,找出一些额外有价值的事。

总的来说:

忙碌,不是目的。

假设,你没有找到自己要忙的事情,也不要过于自责忙碌,躺平也行。

毕竟,人不是机器,不能循环式工作,放过同事,就是放过自己,也是给老板创造高效环境的机会。不是吗?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