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品牌

品牌
于子桓
4天前


有一个哲学家说,今天的这个时代告别了伟大。


人们不再把自己投入到一个伟大的事业中去,而是回到世俗的柴米油盐中。


人类不需要被解放,宇宙也不需要被征服。


所以,你可以认为马斯克是伟大的,也可以认为马斯克世俗的是为了多赚钱。


其实,中国人常说天人合一,因为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天而言,今天的人所具备的素质确实渺小得太多了,应该不配人天合一。


不过,今天我们想讨论的伟大是品牌的伟大,或者是品类的伟大。所以先把那些人或者是社会的伟大和世俗放到一边,来看看可乐这样一个品类,怎么样能够更伟大。


一位哲学家说过,如果人类历史上曾经相信过的真理,在今天全部消失了的话,再厉害的理性也不会有任何意义,包括人工智能。


所以在今天讨论品类或者品牌的伟大的时候,其实还是会用到一些人类历史上曾经以为是真理的东西,比如人应该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人应该平等、自由等等。


说回可乐,我们知道在夏普教授写的《非传统营销》里面,他列举过一个数字,英国人每个月只喝一罐可乐的人达到90%。所以他建议企业家要注意自己的生意在更多的时候可能是由低频的消费者提供的,而不是我们常识当中的高频人群。于是有了一个“渗透率为王”的口号,有了“品牌忠诚度已死”的口号。


当然,他告诉我们这两句话的时候,并不是跟我们说高频使用品类的人没有价值,请千万记住这一点,后面我们会提到高频人群。


至少,高频人群会有口碑效应,就是品牌的一部分。

夏普教授认为,品牌是成为一个影响其他未使用过品牌的人的口碑范例。


我们知道可乐是很爽的,尤其是冰镇的可乐,对大汗淋漓的运动之后的那一刻。


同时,可乐也是快乐的。但是在今天,可乐也是不健康的,尽管这种不健康可能很难经得起理性和实验的推敲。毕竟,如果你一个月只喝一罐可乐,它能给你带来什么不健康?


所以对于今天的可乐品类而言,它需要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它需要跨越自己的品类,为消费者在那一刻场景当中需要完成的任务,提供更好的产品或者服务,比如某种天然的苏打水。


当然,这个品类也有一个很好的品牌,但是没关系。


在不健康的压力面前,或者叫不健康的常识面前,我每个月可能可以喝20瓶以上的苏打水,它可能是我喝可乐的20倍。它虽然不如可乐那么爽,但它符合我的惯性,也就是它不会启动尝试中的那个不健康的停止按钮,所以它让我有更高的消费频次,也能让我更快乐。


所以可乐的品牌有没有可能跨越频次?跨越品类?来到这样一个苏打水的领域,用新的产品去完成消费者场景当中的任务,爽和快乐的任务。


人是一个精神性的动物,人喜欢把自己放到一个更大的东西中去。

在资本和技术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有很多伟大的事业。

而在世俗的今天,我们会让自己的财富更大,会让自己的名气更大,让自己的权力更大。反正,就是各种各样的更大的数字,我们也被数字化了。


哪怕是微信的步数,我也希望我的步数更多,排名更靠前。


哪怕是微信的支付,我也希望我能够超越多少的其他用户。


哪怕是最近的炒股票,我也希望我能够跑赢多少散户。


所以,世俗就是数字化的“大”。而品牌的“大”其实就是让更多的人分享他自己的爽和快乐。


中国有几句传统的话叫做“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所谓大,就是离开。没错,就是新的苏打水。而离开以后将会变得更远,指的是苏打水卖得更贵,同时,也远离了那些不健康的联想。


但是,远曰反,他虽然远离了,却在爽和快乐上又返回了品牌的核心。所以这就是品牌和品类的伟大,是让更多的消费者和用户聚集在一起,共同分享爽和快乐。


是的,人们有追求更好生活的自由,这是一个真理。在这样真理的指引下,理性的计算、数字化的分析才有意义。


同样,在今天各种各样功能强大的数字化平台上,更高频次的品类、更高价值的品类,才有机会和消费者建立直接的链接。


假如你是可乐品类,可能只有万分之一的用户愿意跟你建立一个直接的联系,这样他也许可以获得某种超值的价值。


但是,如果是更高频次的苏打水或者其他为了完成类似任务的更高频次的多品类,将会具备更强的直接链接的可能性。


就像咖啡,不管是星巴克还是瑞幸,就有更多的用户会成为他的粉丝,成为他的会员,保持更紧密的链接,这比例也许会上升到1%。


然而,在这种可能链接的情况下,某种服务就有可能被创造出来,为品牌赋能。


比如星巴克的商务空间就是一种服务,比如瑞幸的内容私域各种折扣券就是另外一种服务。


而且,随着直接链接的增加,服务可能会被升级,可能会被新一轮的数字化升级,最终为用户提供更高价值的服务,从而让品牌和D2C的服务组合的发挥作用,在数字化的今天,开出另一片新的伟大。


创造出一个更美好的、有真理的世界。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