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征关税:出海企业的“黑天鹅”?

品牌出海
劳拉有话说
2025-04-08

这几天,好几个朋友跟我说自家的海外业务被波及很大,尤其是以美国市场为主,又没有布局其他国家的出海业务,甚至有可能又要启动裁员潮了。


事件发生在美东时间4月2日下午16:00,特朗普公布“互惠对等关税”具体加征方案,决定对所有进口商品征10%基准关税 ,部分国家或地区另算,标准是“1/2对等”。其中,基准10%关税于美东时间4月5日凌晨0:01生效(北京时间4月5日中午12:01),对等关税于美东时间4月9日凌晨0:01生效(北京时间4月9日中午12:01)。具体到细分区域,关注本次互惠对等加征区域占美国进口比例前30的经济体(合计占比为68.3%)。其中,加征关税率最高的是柬埔寨49%、越南46%、伊拉克39%、孟加拉国37%、泰国36%,中国大陆位于第6位,加征34%,如果加上前两个月的两个10%,则是54%。


美国加征关税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


但另一边,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中国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尤其是机器人和智能消费品却“大放异彩”。和多年前“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相比,现在的“中国制造”越来越代表了科技指数,和Value for money。


那么,我们怎么看加征关税这件事呢? 以下为个人分析,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1、利益和博弈:早在懂王第一次上台时就整过一回,这次再整活,一方面希望借此赢得国内选民支持,特别是制造业和农业领域的选民,因为这些行业从业者认为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对美国本土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另一方面,作为成功商人的懂王,大概率将关税作为外交施压工具,通过关税手段迫使对方在某些问题上妥协。仔细研读加征关税政策就会发现,里面是有一定灰度的。所以等under table的谈判达成阶段性平衡点,大概率就是政策迭代的时候。


但这期间大家一定要坚持住啊,比如对于去年做过预售的企业,估计日子有点难过。


2、供应链: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懂王之前提过供应链回流的号召。说实话,我觉得完全回流美国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但通过加征关税打乱全球产业链布局,让企业重新评估供应链安全性,向盟友转移,这个还是可行的。


3、品牌出海:虽然品牌出海这几年圈子里有共识,也讲了这么多年,但路径依赖了这么久,以及品牌化打法需要老板们和团队更具备全局的战略思维和团队执行力,尤其是当你面对不是单一国家/市场,且要线上线下同时操盘时,相当于一开始就启动了Hard 模式。


为什么企业老板都喜欢学华为?在这篇里,我提到企业研发,生产,销售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全球范围内择优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事实上也是目前应对加征关税的措施之一。同时从需求方来看,高阶用户往往对价格上涨不会特别敏感。

而在具体市场拓展上,多元化布局已经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下图是在面对全球市场是如何思考品牌策略的一个demo(原文见上市三月销量飙升,半年后被模仿|背后藏了什么秘密?)


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接下来的剧情发展。但对于出海企业来说,跟准国策是明智的选择——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企业从单纯卖货到品牌化升级的步伐,降低对单一渠道或市场的依赖,寻求新的贸易机会和市场空间。


当下的磨砺虽然如荆棘缠身,却也是破茧前的蛰伏,一旦穿越,便是光明坦途。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