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好一场多部门决策会议?这5点是核心

职业指南
营销航班
5天前

说到多部门开会,你脑海里第一个跳出的画面是什么?

我想起的是电视剧里,那些穿着光鲜亮丽的各部门负责人,在会上你来我往,刀光剑影,灵感碰撞,最终得出一套方案,一推行,就大杀四方。

但实际上,当我坐在老板及各部门负责人身后,参加了关于业务战略策略决策的系列多部门会议后,我有了更多层次的感受。

去年我们公司计划开拓一门新业务,组建了5个项目组,召开了1个月的新业务战略决策会。

刚开始时,各小组负责人热情高涨,按照老板的思路,积极市调搜集自己区域的潜在客群、店面租金物业、客流量、其他品牌模式等,做出自己的特色门店经营方案,各显神通,百花齐放。

一通搞下来,大家最后发现,经费、场地、政策等有很多限制,而且市场空间和消费力有限,那些特色模式想玩起来成本不低。

会议开到最后,“要么是位高权重的人垄断了会议,要么是与会的各方争吵不休,不欢而散,没有结果。与会者不会发言,不会动议,不会辩论;要么就沉默,要么就如同打架,不能心平气和地倾听和说服,不会用规则来维护自己和尊重别人的权益。”

其实是老板下了结论,就是需要去做这个业务,虽然未经市场验证,但是各项目负责人需要做的,就是去把他的想法落地。

最终大家还是执行老板的意志,而市场的反馈也很残酷,业务增长陷入困境,可能性没跑出来,人走的走,团队拆的拆。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

开好一个多部门会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坐到一定位置的人,不一定具备开多部门会议的能力;

书到用时方恨少,会到开时方知难,“会开会”也是一种技能......

而对比小米汽车的战略决策会,雷军开了21天,却创造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奇迹。

雷军在他的2024年度演讲中,分享了一个小米汽车一个关键节点的会议,2021年小米汽车风风火火启动了多项核心技术的研发,在2022年春节第一次项目评审会,产品方案几乎要推翻重干。

这个时候,雷军把小米汽车核心团队的十几个人,拉在一起,开了21天的会议,达成了一个关键共识:小米作为一个新来者,能够顺利上牌桌,就是最大的成功。

这个共识,让小米汽车找到了自己发力的方向,开始了业务起飞的征程。

同样多部门会议,坐到负责人位置的人,能力和思维也不会太差,但是从新业务探索的结果来看,却截然相反,一个成功一个失败。

这让我不禁好奇,会议决策成果差异那么大,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影响着会议决策?

回到事情的源头,我们开会的目的,就是希望利用群体智慧效应来使决策判断的准确性更高。

群体智慧效应,如果你召集一大群人,问他们一个问题,他们的答案的平均值更有可能接近真实答案。

但是发挥群体智慧效应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人们需要自己独立做出判断,然后再对判断做出汇总,这个结论才是比较接近真实答案的。

如果人们不是自己做出判断,而是在互相交流、学习、讨论中,得出答案,那么群体决策的成果并不会更明智。

因为有噪声的存在。

经济学诺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噪声:人类判断的缺陷》一书中说到:哪里有判断,哪里就有噪声。人们之所以常常做出一些糟糕或错误的判断,很多时候是因为忽略了噪声的对决策的影响。噪声是导致人类判断力降低的主要因素。

噪声指的是判断中那些无规律的变异,无法预见。由各种各样的因素触发的,包括情绪、温度、疲劳、天气、顺序效应等。

它会给我们的决策判断带来很大影响,往往是不好的影响,就像法官可能因为不同阶段情绪变化,导致做出的判罚结果存在差异;不同面试官因为个人经历背景不同,对同一个应聘人员评估的结论大相径庭。

在群体决策中,因为噪声的存在,容易出现两种问题:

一是,随机差异会被群体放大;

二是,可能出现“群体极化”现象。

随机差异会被群体放大,因为群体决策容易出现信息级联,也就是个人在群体决策过程中,容易收到前面发言的人的信息影响,进而放弃自己的判断或偏好,追随对方的结论。

下一个人可能也会有社会认同和社会压力的影响,跟随前面的人,“俺也一样”,以此类推,最终可能导致整体结论走偏,决策准确度降低。

而群体极化指的是,人们在互相交流时,往往会提出比他自己之前的想法更极端的观点,比如陪审团,对一个案子,本来可能裁定罚款1万,互相交流后,结论可能变成罚款100万。

信息级联和群体极化在群体决策中产生的巨大噪声,往往会导致大家在面对同一问题时,决策判断的结论取决于少数人,那些率先发言或有巨大影响力的人,比如公司老板一言堂。

这也是为什么不同会议产生的价值差异巨大的原因所在。

有句话说:开会是用时间换结论的商业模式。

公司和个人投入宝贵的大量的时间精力,如果产出不理想,甚至决策出现重大失误,那么公司和个人的利益都会受损。

一样的时间,开会创造的价值,如果还不如不开会创造的价值高,那么开会的意义何在。现在很多公司和个人,都深受低价值会议的困扰,“不得不开,开了白开”。

所以学会如何开好一个会,特别是多部门会议,对于公司和个人发展都很重要。

如何提升公司或个人开多部门会议的能力,看了下面两个对比鲜明的例子,你也许会找到答案。

那就是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跟1791年法国立宪会议。

1783年到1787年,美国独立后处于一个无政府主义的混乱状态,想要把大家拧成一团,共谋国家大计,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为矛盾极大,几乎无法妥协,收税问题上,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工商业的州和农耕业的周的矛盾,东部周和西部州的矛盾,各种资源的差异,难以调和。

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硬生生花了4个月,达成美国历史上的三大妥协,兼顾了各方的利益,会议的成果——美国宪法,像一套设计极其精巧的连环体系,让美国从无政府主义的混乱状态,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大国强国。它对人类文明进程影响也极大,后面很多国家的宪法制定会议以及宪法内容,即参考美国制宪会议及美国宪法。

它靠的就是开会的艺术,其中有很多举措就是通过降低群体决策中的噪声,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群体智慧的效果,产出高价值的会议成果:

1、55个州的代表是通过精心挑选的,属于当时的社会顶层精英人士,代表了不同的州和利益集团。

2、开会期间,门窗锁死,不能让外人知道,正在讨论的东西不能被报道出去,不能让舆论压力干扰讨论。

3、会议有一个主席的设计,放到现在叫会议的主持人。

主持人要选择有威严或控场能力的,能够镇住这个场面。他们选择的就是当时具有最高权威的人——华盛顿。

华盛顿当会议主席,正式发言只有三次,就是主持会议的开始和结束的关键环节。

在全体会议时,主席坐在他的位置,一言不发,在分组讨论时,他就下来,回到他所在的州里去。

大家约定了一个规则,如果对某项动议或议题需要进行辩论,辩论双方不许直接对话,而是站起来对着主席,轮流发言,中间不允许打断对方发言。

4、会议有一个委员会制。

商议决策任何事项之前,先委托一个委员会,委员会由精通相关领域的精英组成,他们讨论得差不多,形成动议(可理解为方案)后,再拿到全体会议上表决。

5、会议允许说话不算数。

制宪会议的重要性很大,每个人代表的是身后本州人民的利益,所以不能轻易判断。

而人可能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我们之前说的信息级联和群体极化效应,他昨天投了赞成票,完成可能回去,脑袋清醒了,或者有新的认知,觉得需要再议,那就重新表决。

也正是因为这个规则,会议可以过滤掉那些不够严谨,不够成熟的东西,形成一部能够穿越时光长河,历经两百多年,原来的文本一字未动的宪法。

而对比大洋彼岸,差不多时期的法国,在美国制宪会议后不久,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也开了一次立宪会议,但是会议决策并没有协调好各方矛盾和利益,确立的君主立宪制妥协性很大,《1791年宪法》后,法国各派斗争,你方唱罢我登场,乱成一锅粥。

法国立宪会议,在降低噪声方面,做得很不合格,导致最终判断决策的成果有限:

1、参加人员众多,三级会议参会人数差不多600人。

2、会议现场开放,所有民众都拥到国家会堂,会场像菜市场一样嘈杂,而且民众可能随时进入,发动暴乱,逮捕国王或议员,大家没办法安心讨论和决策,很容易受影响。

3、会议并不是像美国制宪会议那样,围绕一个起草好的宪法大纲展开,直到会议开幕,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也没有拿出一套有建设性的方案以供讨论,而且举棋不定。

4、计票方式没有妥协好各方意愿和利益,对某些条款或动议有分歧的人,在会上争来吵去,谁也说服不了谁,迟迟不决,浪费很多时间。

通过以上两个典型会议开会的规范进行对比,结合《噪声》一书中分享的在群体决策中降低噪声的工具——中介评估法,我总结了开一个高效的多部门决策会议的几个要点:


1、关于会议筹备的一些注意细项


一是选定合适的会议主持人,且设定主持人发言规则。

像公司的内部决策会,亚马逊的原则是——谁发起、谁主持、谁输出会议记录、谁最终负责到底。

发起人就是主持人,而主持人的角色,要保持中立,要能镇住场。主持人不能参与正方或反方的讨论,如果实在想参与,需要先把主持人的角色让渡。

二是会议控制参会人数,精心挑选参会人员,不开大会。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坚信“非直接负责人不参会”和“不去参加没必要的会议”的原则。精简会议规模,让每个参会者都能对议题有直接的贡献。

谷歌开会的准则之一是,参会者最好不超过8人,10人是上线。

三是会场封闭,无关人员不要进入,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


2、用“中介评估法”组织会议流程推进,提升群体决策的判断力


举个例子来理解中介评估法的实操应用。

假设你是一家养老服务公司的老板或项目负责人,经过对行业需求的观察,觉得高端护理服务有一定市场,建立专项小组负责新业务开拓,召集小组负责人及各部门开会商议,怎么更好更快地推动新业务落地,让大家给出解决方案。

第一步,决策分散。

公司召集精英,组成一个团队,需要明确一份评估清单,就是开拓一项新业务,最重要的评估维度有哪些。经过讨论,团队确定了这5个维度,如新业务的市场需求、企业的财务状况、当下的外部市场环境等等,而且这份清单的5个维度不能重叠,这些维度就是这次判断过程的“中介”。

第二步,中介评估。

对前面确定的每一项中介给出评价。这个过程,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是要采用外部视角,即让评估尽可能的有可比性,比如评价公司财务状况,要跟同类公司的业务进行对比,看看它排在什么位置。处于同类公司的前50%的位置,会比“好”或“不好”这种评价的判断力要强。

二是尽量把每一项中介的评估,分开,独立做,比如安排5位不同的评估师,每个人负责评估其中一项,期间不允许交流,以避免互相影响,带来噪声,降低评估准确性。

三是评估结束后,整合一份评估报告,评估报告的每一章仅聚焦于一项中介评估,这一章要包含这项评估的所有事实性的信息,且最后要针对这个中介给出一个评分,从0-10,不好到好,给几分。

第三步,决策会议。

这个时候才是真正开会讨论决策的时候。

决策会建议采用“评估——讨论——评估”的决策流程。

会议第一环节,给参会人员留足时间,仔细阅读评估报告,然后在手机投票程序上对每一项评估给出自己的评分,这个评分可以跟报告的评分相同或不同。

大家针对每一项中介的评分分布数据会在屏幕上立即显示,但不会显示评分者是谁。这样大家不会受彼此的影响,保证群体智慧得到发挥。

会议第二环节,主持人引导大家花更多时间,在那些有分歧的项目上,同时确保产生分歧的每个成员都有时间发言,而且需要对着主持人发言,双方不能直接对话,发言结束前其他人不能打断。主持人鼓励他们用事实和论据表达自己的观点。

讨论环节最后,全体参会人员给每一个中介项目重新打分。

会议第三环节,这个时候,根据前面的评估和讨论,我们已经有一个新的评分表。这个时候要做的,不是拿这个表的结论当成会议成果直接用,而是让大家根据这张表,调动自己的直觉进行判断,然后举手表决。

最终,公司新项目评估会通过对新业务进行了评估——讨论——再评估,然后举手表决,得出最终决定,支持进行新业务的开拓。

经过这个会议流程,这项重要决策才能尽量做到噪声最小,来产出会议成果。


3、个人也要积极提升自己的判断力


不只是老板经常拍脑袋干一件事,我们也常常拍脑袋做某些判断和决定。

像开会,你明明知道领导在扯淡,但是因为受到领导和同事的无形影响,沉默或跟随,成为了默认路径。

像买东西,你知道这个东西好,是因为别人说它好,但是你不知道它为什么好,还是选择下单了。

我们常常依赖自己的直觉行事,因为每一次努力做出判断并最终完成判断后,会有一种情感满足,对自己的判断充满信心,“我真棒”。

这其实是客观无知导致的,客观无知就是我们“知道是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知道自己的判断是什么,但很少去深究自己的判断是怎么来的。

因为这需要费脑力,大脑惰性阻碍我们深思。这会导致我们忽略自己做判断决策时的噪声的存在。

一个高质量的会议,离不开其中每一分子。要提升个人判断力,就要学会降低噪声对个人决策的影响。

最核心的招数就一个——培养积极开放性思维,做一个开放的人。不固执己见,根据新的信息不断修正自己的思维和观念,即使是相互矛盾的信息,也能容纳。

就像菲茨杰拉德说的:“一个人同时保有两种矛盾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一等智慧的表现。”

一个保持开放的人,判断力很可能会远超一些“聪明人”。


最后总结一下:


在日常工作中,开会占据了我们很多时间,很多时候,“遇事不决,开会决一下”,但是这并不代表开会得出的共识,就是有建设性的结论,特别是重要的多部门决策会议,它们投入了公司最重要的那批人的宝贵时间、精力。

但是情况往往是,时间花了,结论出了,结局崩了。不做决策还好,一做决策,真金白银投入市场,市场一个巴掌反馈回来,才知道当初开会得出的结论不靠谱,最终导致公司发展受到影响,个人发展也很难好到哪去。

要想打破开会困境,提升开会决策的判断力和准确性,让会议成果更有建设性,我们需要了解群体智慧发挥作用的条件,降低“噪声”对群体决策的影响,学习和掌握“开会的技术”。

通过对历史上典型的多部门会议“美国费城制宪会议”“法国立宪会议”的对比,以及像苹果、谷歌、亚马逊、特斯拉等一些大企业开会规则的分析,我从中提炼了几点共性的东西,也就是开好一个多部门会议的要点:

设定合适的主持人,控制人数开小会,会场环境封闭;用“中介评估法”组织会议流程推进,最大限度保证意见的独立性,提升群体决策的判断力;个人要培养积极开放性思维,根据新的信息不断修正自己的思维和观念,不固执己见。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