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9条生意实战经验,吃透任意一条,都有扭亏为盈的效果

职业指南
营销航班
2024-09-04

我的一半粉丝,都是做生意的,还有另一半都是想做生意的。从9月份开始的下半年,通常都是秋收的季节,百业兴旺,能不能赚到钱,往往就靠下半年。

生意嘛,就是一场高风险的社会实践,是一场与运气,实力和资源于一体的冒险。

既然是冒险,就已经有很多顶尖高手,真正赚到过大钱的人分享过经验。在我听过了大量的生意经之后,我认为以下9条,既简单,又极不简单的经验,值得你我时时琢磨。我在每一条下,都有解读。

琢磨透了,就比对手更靠近成功。琢磨不透,那就可能从此Game Over!


1. 流量在哪里,生意就在哪里


这条是放在第一条,但也是最不容易做好的。人人都知道,但真正落实到自己身上的,并不太多。

为什么?

因为两点,一是很多人对哪里有什么样的流量,认识很浅。二是对自己产品消费群体了解不深。

我认识很多一心做生意的初创,不乏大厂的高管出来创业的,我问,你的用户在哪里?

往往他们都是指向某个商圈,某个大的平台,比如小红书,抖音,视频号这样的。这是很粗放的。

但是当我问,人要的用户,同时又是谁的用户时,绝大多数人就哑口了。只有认知到了这一步,才算是理解这句话入门了。


2. 毛利率和客单价决定了商业模式,开始就决定了格局。


很多人经常搞反一件事,就是醉心于商业模式研究。但事实上,做生意,利润率和客单价,就决定了做生意的模式。

跟你同级别的毛利和客单价的商品,基本上都有成熟的生意模式,在没有成长到足够教育市场的时候,越创新越冒险。

真正聪明的人,在商业模式这件事上,直接抄。别人已经跑通的路,为什么不走?非得自己拿起镰刀铁锹开山搭桥?

做老板投资的最高原则,就是投确定性。把自己致于不确定的摇摆里,员工也没安全感,都不知道下个月能不能发出工资;供应商也不放心你,怕你一夜消失不见,支持你的力度就有限,都得防着你;股东和投资人也不放心你了。

这样的话,这生意就没法做了。

所以,绝大多数时候,开始就决定了局面,从一开始定价时,就已经把商业模式给找到了。定价定生死,也就是这么来的。


3. 高复购率是因为离不开产品,离不开你是因为在你这,人性的火苗被点燃。


做生意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虽然产品品类是可持续消费的,高复杂的产品,但问题就是在不在你这高复购,则是很讲究的。

“人性的火苗”在这里指的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情感和欲望。当一个产品能够满足这些深层次的需求时,它就与消费者建立了强烈的情感联系,使得消费者感到“离不开”这个产品。

产品从来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比如现在的新能源汽车,远没到终极状态,但是今年已经占据汽车总销量的50%的江山,买新能源汽车的人,大多数人都有支持国产的目的,里面包含产业升级,爱国等情怀。

高复购率的产品,必须把人性,艺术和情怀,融入品牌里,成为类似宗教级的品牌,供用户安放信仰,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高复购,从来就不是运营的套路,品牌营销的套路,那些都是术,真正的道,都藏在人文的洞察里。

牛逼的操盘手,能做到把消费当朝圣般的存在。去到那里或者到某个时点,不去消费一下都会成为一种遗憾。

4.每个人群眼里的差异化都是不同的,产品做到某项服务让用户心跳,就有差异化,即使所有东西都同质,但至少价格可以制造出差异化。


差异化的目的,是让产品更容易被记住和被选择。

千万不要忽视了,这里有一个前提:人群差异。

很多时候,人群差异造就了产品的差异。所以,在谈差异化之前,先把人群给划准确,这才是核心。做屌丝群体的生意的逻辑,跟做精英群体的生意逻辑完全不同。

对于得屌丝者得天下的品牌,堆配件,比参数,跑个分,为人人都买得起而努力过,就能感动得不得了,很有差异化了。

但对于精英群体,得有创新,得代表行业最先进最前沿,得有故事,设计颜值要足够好,安全。做到这些,才能打动人。

是人群成就差异化,是人群定义做到什么才有心跳。

5. 好生意,都是整体盈利,伴随局部亏损的特征。


做任何生意,都有不可能三角。

比如,制造为有成本、质量、效率的不可能三角。这三者很难同时实现,做到低成本、高质量、生产还快。

比如,互联网行业,有安全性、便利性、隐私性的不可能三角。要隐私就要牺牲便利性,互联网商业就无法繁荣,欧盟的国家就是这个典型。要安全就一定要牺牲便利性和一定的隐私性,咱们上网全都实名制,就是这种典型。

再比如研发产品,也在创新、成本控制、市场接受度的不可能三角。过于创新,市场接受度肯定差,会被视为另类,没安全感。过去保守的成本控制,就带来不了大创新。

再再比如,还有规模、利润率、增长速度,是企业扩张的不可能三角;用户体验、功能丰富度、系统稳定性是软件系统的不可能三角,产品多样性、生产效率、库存成本是经营的不可能三角;全球化、本地化、文化适应性是企业在走出国门的不可能三角。

如此等等等.....

因为不可能三角永远存在,照顾自己优先级的,牺牲掉不能兼容的部分亏损维持,是做好生意必须的思维。

就像做零售,多、快、好、省四个字,不可能样样做到顶级,有这种执念的创业者,生意一定做不好。


6. 成功做大的商业模式,逻辑从来都是简单粗暴的。


有这么一句话,越做越累,一定哪里不对。

好的商业模式,应该是简单粗暴的,策略也应该是巨简单的。

复杂的逻辑难以被理解,难以执行,就是团队协作的绊脚石。

所以,做大规模,做赚钱,一定要遵循简单粗暴为原则。那些悄悄地赚大钱的生意,往往就是一捅破那层窗户纸,就发现极其简单的生意,而外人看起来复杂,就是因为既得利益者不希望你看懂,被你看到赚钱这么容易,还得了?对吧,换你,你也会这么做。

就像可口可乐这个品牌用"7X"的概念,增加神秘感,一会说配方被放到亚特兰大信托公司保险箱里保密,一直以来,各种传说和猜测不断。

实际上,这些都是在给观众下眼药,观众也喜闻乐见,这样才有优越感。

很多赚钱的生意,也是如此。


7. 想做使用高频的生意,就贴近衣食住行。想做购买高频的生意,就去强关联的场景。


松下幸之助提出了“自来水哲学”,即让产品像自来水一样普及且价格低廉,就是做使用高频的生意。你看松下电器,是不是都是这种?

而茑屋书店的增田宗召,做的就是购买高频的生意,根据生活场景为生产方式提案,人一旦适应了一种生活方式,就相当于必须购买配套的产品。

换一句话讲,做生意,高频,是首要考虑切入的,而从使用高频切入,还是购买高频切入,那么,就看你的策略制定,哪个更适合。

多说一句,为什么要要选高频使用或高频购买的生意呢?

因为,高频才能持续创造满足需求的机会,高频才能有效隔断用户跑到竞争对手那里,高频才是打造品牌的基本条件。没高频,就没品牌。你看看那些很低频使用或很低频购买的产品,有哪个真的把品牌做起来了?


8. 保持一直在牌桌,就是讲诚信的表现,为了不下牌桌,就不能干没利润的生意,没利润就会倒闭,倒闭等于失信。


我们常常讲,以终为始,这,就是以终为始。始终在牌桌上。

在这句话里,蕴含着做生意的道和术合一,也是一个逻辑闭环。

从一开始,就选择一件不下牌桌的事干,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这是涉及诚信的事。比如有些网红创业者,下了牌桌,还跟投资人撕逼,被爆不还钱,闹得满城风雨,人人皆知,那就很难再有下次了。

9. 没有哪个品牌是完全依靠商家自己做传播做成品牌,资源力量都有限的,只有依靠用户的推动才能跑赢对手,生意也就因此才能做起来。


在营销上来讲,只有自传播才能降低获客成本,只有人人都自发讨论的时候,品牌口碑才能立起来。

在做产品时,打造出自带流量的爆款,才能推动生意向前。

雷军在《小米创业思考》里讲到,打造爆品时,我们首先考量的第一要素是,产品是否具备“明天属性”。

什么是“明天属性”?就是给用户提供代表先进趋势的、令他们向往的全新体验,而且这种体验是用户一旦用过就不想放手的。因为人人都向往,所以这些爆品拥有强大的自传播力。

做出爆品,就做成生意。

以上9条做生意搞钱的经验,值得迁移应用到自己身上,道理可能都明白,但背后落实到自己身上怎么做,需要琢磨透了,才有功效。希望能给到你一些启发。最终搞到钱。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