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在闲鱼“绿色双11”里,寻找消费意义

内容营销
品牌议题
2023-11-05


闲置经济,与消费理念升级

双11是什么颜色?

想必“大促红”会出现在大家的脑海中。

作为全年最终的电商大促(可以没有之一),双11让消费者攒足购物欲得到释放,也承担起品牌商家全年业绩达成与否的重担。从各种红色海报、banner和主题页,到拼“价格优势”的激烈博弈,再到预售、抢先购和“尾款人”的紧张节奏,可谓是红红火火。

但在万红丛中,就有这么一点“绿”,它就是闲置流通平台,也是年轻人“盲盒式交互阵地”的闲鱼。

去年双11期间,闲鱼就策划“超级流通机”系列活动,打造“绿色双11”的低碳心智。据闲鱼数据显示,在2022年“双11”期间,有超过4000万件闲置物品被挂上闲鱼参与流通,“超级流通机”IP打开了C端差异化心智。今年双11,闲鱼延续核心主题“绿色双11”,加码绿色营销,进一步从“倡导理念”到“引领行动”,主打一个“绿”色。




跨界聚“势”,扩容圈层

闲鱼为什么要做一件带“绿”的事情?

你不妨先想想这个问题。

也只有先理解这个问题,才能更好地get我下面的讲述逻辑。

我的理解是,闲鱼在闲置“交易”之外,上探更多意义层面的东西,它可以是“社区”,是“价值观”,也可以是“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这些组成了闲鱼平台的优势认知。因为在长期的竞争格局中,心智决定了市场,品牌的心智地位决定市场地位,心智份额正相关于市场份额。随着存量竞争格局愈发明显,“平台/品牌优势认知”重要性愈发凸显。

今年,“闲鱼绿色双11”延续“让绿色流通,让惊喜发生”的主题,并邀请绿色品牌成为“绿色合伙人”,通过“闲置交易/帮卖/拼单/交换”等新型消费方式,与用户共创绿色生活方式。



从B端联名共创,到C端深度参与,在“把绿色营销玩出‘花’来”这件事情上,闲鱼一直很“可”。

·绿色品牌跨界聚“势”,引领绿色生活方式

对于跨界的本质,不同的营销人有不同的见解。

我认为跨界的本质,是融化各自影响力的边界,是一种较高效率的价值交换行为,继而在传播(话题效应和营销跨界)、产品(产品或运营跨界)或商业层面(投资或合作等商业布局)维度联合起来,实现“1+1>2”的效果。

为扩大绿色生活的内涵,2023闲鱼绿色双11邀请了欧莱雅中国、星巴克、上海制皂蜂花、滴滴拼车、小鹏汽车等具有绿色心智的品牌,加入绿色合伙人,继而在“传播+产品/运营”层面进行深度跨界,倡导消费者从生活的方方面面践行绿色低碳行为,推出绿色联名,举办线下事件,送出绿色惊喜福利,引领绿色消费方式。


在出行方式上,闲鱼联动小鹏汽车、滴滴拼车,分别以“为爱发电”和“1块绿色出行”为主题,鼓励大众选择低碳出行方式;对于减污降碳潜力大的包装材料,闲鱼携手国际品牌欧莱雅中国、国货之光上海制皂(蜂花母公司),发起“改造空瓶换新瓶”和“零碳买卖,复古回潮”主题活动,为零碳买卖打call。

此外,星巴克、小猪民宿、哈啰单车和佛坪大熊猫谷等涵盖“食、住、行、娱”的绿色合伙人,联合释放权益,不断聚焦用户注意力,在“环境友好”、“低碳/零碳”和“可持续包装”等层面,共同讲述“绿色消费”的品牌故事。

而除了绿色心智之外,这些品牌都属于高频刚需,与日常消费更为息息相关,通过更为深度的联名共创,更容易推动“绿色消费”行为的普及。

·“游戏+社区”深度互动,奖励机制拓圈层

作为闲鱼绿色双11的核心互动IP,“超级流通机”的玩法也迎来重要升级点,即通过“践行低碳任务(买卖闲置,手机回收,拼单……)→积累绿色能量(是一种行为积分)→解锁擦亮机会(可通过能量助力“擦亮乡村”公益事件)”,以及惊喜福利(包含现金红包和其他权益,以及合作伙伴的通用权益)、集体荣誉感塑造,助力绿色环保认知和行为的“知行合一”。


任何体验式场景,都讲究峰终法则(Peak-end Rule)。就像在游戏中,“峰”可能代表着阶段性成就,以及它带来的爽点,“终”是使命感塑造,比如游戏通关拯救公主,或者世界。

闲鱼绿色双11“超级流通机”IP活动,更像是一场积分游戏,不同阶段的“绿色能量”解锁不同的权益,最终助力擦亮计划-点亮乡村路灯,即“云南、贵州、青海三地村庄点亮太阳能节能路灯,照亮村庄”,用户也在过程中实践绿色消费的理念。相对来说,泛泛的公益主题很难有号召力,而这种具象化的公益事件,更能推动绿色行为。


这既是对用户体验“爽点”的塑造,也延伸出低碳和关怀乡村的社会意义。

而在“减碳游戏化”之外,双11闲鱼也力推新交易方式——“拼单抱团”, 让用户在线组搭子分赠品、冲满减以及“一人发起多人参与”,主打“拼到就是赚到”。将“拼单”塑造为用户参与购物狂欢的标准动作,形成“全民参与”的氛围,不断为闲鱼绿色双11带来关注度。

通过创造“游戏+社区”的链路,以及积分类游戏玩法,闲鱼引导用户深度参与闲鱼绿色双11活动,福利刺激加盲盒体验,进而将“双11回血”和“有趣、有意义、有赚到”的标签传递出去。

·强化平台差异化心智,形成认知粘附力

在交易心智之外,闲鱼持续打造绿色心智形成差异化优势。

如何将这种差异化心智传递出去?

在闲鱼绿色双11节点,闲鱼通过一种特别的方式——「喜报」,传播闲鱼用户通过闲置交易为地球环境改善做出的贡献。根据喜报内容,2022年4月1日-2023年3月31日,闲鱼用户为地球总共减少3,140,000吨碳排放。

但大多数人对量化的数字,是没啥体感的。对此,闲鱼在「喜报」中,将减碳数据和日常生活中可感的事物联系起来,比如大象的重量、小汽车行驶产生的碳排放量、居民耗电产生的碳排放量......



从“利它”到“利他”

在公益营销倡导机构MKT for GOOD的《中国公益消费调研报告》中显示,对品牌社会角色的践行,正在成为品牌价值观的主流表达途径:

·公益参与成为年轻一代价值彰显的重要场景,89%的受访者表示参与过公益活动;

·人与人之间关于「利他」的关系更能触发情感共鸣;

·在人与环境的「利它」关系上,为环保作出贡献的品牌更能博得好感。

随着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消费者会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也愈发倾向于将消费决策和社会价值联系在一起。闲鱼响应的正是消费意识的觉醒和升级,闲鱼绿色双11的“利它”对应着绿色消费、低碳环保,以及去年与国家电投集团共建风力发电机,“利他”对应着点亮乡村路灯,对“人”的关注和关怀。

闲鱼绿色双11不断“卷入”更多绿色合伙人、用户,进行广泛的参与和共创,通过“社区+游戏”养成绿色消费行为,而非简单的说教和品牌的自我感动;其次,绿色消费与闲置经济的天然契合,闲鱼平台更容易推动绿色消费方式和消费文化,与用户形成低碳默契;最后在社会层面,闲鱼绿色双11在“双碳”目标,以及全民关注“碳足迹”的当下,推动全民养成绿色消费,并关怀诸如“擦亮乡村”等社会公益。

正如菲利普科特勒所说(大意):“从自身出发,考虑我拥有什么,是资源性思维。从自己出发,考虑我会做什么,是技术性思维。从别人出发,以客户为中心,考虑更多人需要什么,是市场性思维。”

在「利他」和「利它」之间,闲鱼找到了平台价值定位。


物质过剩时代的一剂良药

在收尾处,我想讲一个美国市场的案例。

美国有家公司叫“空巢清理公司”, 这家公司承诺,从委托人家里清出来的东西,他们不会随意丢弃,而是尽可能卖到闲置市场上去。因为有了这个承诺,更多的美国人愿意选择空巢清理公司帮他们清理房间。

用户找这家清理公司卖掉闲置物品,是为了赚卖闲置物品的钱吗?

并不是。

闲置物品卖掉后的钱,都会归到公司腰包之中,用户拿不到闲置物品售卖的钱。

那为什么大家愿意找这家公司呢?

用户选择空巢公司,是因为情感需求。

无论是闲置物品交易的案例,还是被不断被引用的三浦展和他写的《第四消费时代》,都在讲述一个消费意义的故事。用户在交易之外,也逐步看中情感价值,即自己的东西拿到闲置市场上去卖,部分是为了满足情感上的需求。用户在闲鱼平台买闲置物品,也是在思考“消费本质”,以及践行“理性消费”。

在《人民日报》发布的数据中来看,2020年,中国有1.8亿人次做过线上的二手交易;中国闲置物品的市场规模突破了人民币1万亿元,到2025年,预计会接近3万亿。市场规模和需求旺盛的背后,既有“断舍离”的情绪,也有在“闲置再循环”中践行低碳消费理念。

闲鱼在新消费理念时代,通过创造可持续的、低碳的消费环境,满足人们情感刚需,成为年轻人经营幸福生活的阵地。

这些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涵,让用户对闲鱼有了抽象的情感,也有具体的平台粘性。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