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很时髦的词儿,但真正的去操作它的时候,则一点性感的感觉都没有。
因为作为一个传统的医药OTC企业,面对现在的数字化大潮,真的没办法一眼看到能转型成功的必然之路。
是的,确实有不少人已经成功转型了,有的数字化程度高,有的数字化程度低。比如早一点的云南白药做了白药牙膏,王老吉做了凉茶。
晚一点呢,现在如日中天的针对敏感肌的薇诺娜,还有在保健品领域里独领风骚的汤臣倍健,他们每个人都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当我们把医院市场、OTC市场和大健康,甚至功能食品市场看成一个整体的时候,常常用一棵树来形容它:
把医院市场当成树根,OTC当成树干,保健品当成了树冠,它总是呈现出一种根深叶茂的状态。
并不是说某一个企业会在这三个领域当中布局完美,长成一棵树。而是说用户或者消费者,在这个三个领域当中进行迁徙,这三个领域之间相互产生影响,导致了用户或者消费者的一致性。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儿模糊不清,但举一个例子就知道了:
比如蒲地蓝口服液在医院里面打开了市场,然后接着在OTC占领了销售的领导地位。
这个时候另外一个品牌叫金迪,它也许在医院市场并没有花太大力气,但是他利用蒲地蓝在医院市场教育消费者产生的常识(指中药消炎药),直接在OTC市场进行品牌运作,通过打广告也可以获得一个不小的份额。这时候对于金迪来说,根生叶茂就是要作一个取舍。它不亲自去做医院市场,但是借助医院市场的影响力来做好OTC市场就是它的选择。
所以用户或者消费者在流转中形成了一个根深叶茂的状态,他们没有某一些东西,在三个市场之间相互影响或者有形或者无形,但对于企业而言可以进行取舍。选择一个或者两个,都是企业自己的自由,只要他能够真正的抓住用户或者消费者根深叶茂的逻辑就可以了。
当然,用一种类比的方式去试图解释营销市场上的各种现象,探索其中的规律是一种方法,但更关键的是真正的哪一部分的规律是可掌握的,而另一部分的规律其实并没有很清晰。或者说这一部分的规律,其实我们并不知道这一点,实际上却特别特别的重要。
这也就是我们标题所说的,知道我们所不知道的,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有了很多先做医院再做OTC的案例,也许我们觉得自己可以掌握,从医院到OTC的品牌推广规律,有了王老吉、云南白药牙膏,也许我们也能认为我们掌握了OTC的品牌如何向大健康的领域进行品牌的拓展。
但是在当前数字化的状态下,OTC的品牌如何通过数字化的渠道进行大健康产品的推广或者大健康品牌的创立,其实我们并不知道。
事实上在数字化的平台上面,消费者已经用相对于在线下终端上面不太一样的决策方式进行选择和购物。或者说在数字化的世界里面,我们必须用一种新的消费者洞察的眼光重新审视消费者。
他们过去可能买最好的口红,比如迪奥的,但是现在他们可能会买7、8只口红。有的时候他们还会在一些直播室里面抢一堆买回来再也不用的东西。而像洗衣粉、沐浴露这些只会在相关的牌子进行大降价的时候,统一囤货。
不同的圈层的人关心着不同的消息。
某些人认为一定会震惊天下的消息,结果其他圈层的人根本就没听说过。
世界上紧密的变得更紧密,疏离的变得更疏离。
消费者也不再以我们传统统计学大脑所认为的那样进行聚集,共同发声,实施决策……
这是我们真的不知道的,但我们常常用过去的经验,以为我们依然知道的一些关于消费者洞察的秘密,比如定位,比如细分。
我们过去知道,请明星就是打造品牌;然而在现在的数字化世界里面,明星代言并不一定意味着打造品牌,这可能只是意味着他的粉丝的一波群体购买。
这个时候,流量明星其实更像一个渠道。所以我们还能说:我知道明星该怎么用吗?
正是这些我们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的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让我们以为自己在新的数字世界里面高歌猛进,其实不过是在沼泽中越陷越深。
所以,其实根本的解决方法,是承认我们自己不知道,然后慢慢的探索着前进,从已经积累的能力出发,一点一点的扩大自己的能力。
不要想现在这样一个做法不能够帮助我到达光辉的彼岸、品牌的巅峰,那些其实都是过去经验带来的幻想,只是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而已。
现实是残酷的,尤其是对于曾经取得过成功的人们,曾经做过大事的人们,曾经想象过大开大合创造辉煌的人们。
因为从今天开始,就只能裹上小脚布走进数字化的泥泞小道,慢慢的探索,慢慢的尝试,慢慢的去揭开自己,不知道这样一个恼人的事实,然后再根据反馈摸索前进。
“承认自己无知”从来都不是一句格言,而是要真正落实到操作的层面,真正的写下和具体的操作相关的无知的那一部分才可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当然,在一个团队当中喊一喊口号,表达一下激情,总是必须的。因为总有眼光不停的在扫视,如果没有激情澎湃会被人误以为你不赞成组织的目标,有其他乱七八糟的想法。
所以做好和团队同频共振的工作激情方面的表现,然后再埋下头来踏踏实实的探索自己所不知道的那一部分,这样在春天里桃花运就会顺风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