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远离宏观叙事

职业指南
王智远
2023-10-19

你大概听过此类的话:

贸易战导致本地经济下滑、气候变化是因为过去几十年的工业发展、大环境不行导致不赚钱。

......

此类叙事方式,身边人聊的甚欢,在媒体、社交圈、日常社群交流中,随处可见。

以前每次听到此类大话题,我也会插上两句,以表示自己在关注;现在闭嘴不坑,安静的看着。

为什么?

环境不好、技术革新,这些固然是真实且重要的问题,但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这些内容,似乎超出自我控制范围,没什么用。

它会影响做事的心态。一帮人聊完,最终结果是,哎“都这样了”,“没办法”或“谁能改变这些呢?

这种消极态度,没有任何实质性解决方案,使大家沉浸在一种受害者心理(victimology)中,忘记了即便有困难和不确定性,仍然有选择权和决策权。

更关键的是,当过于关注外部因素,会忽视内在力量、潜能。有时间,打磨技能、跟客户聊聊天,这些动作听起来很小,积少成多却能产生巨大变化。

所以,这个世界是复杂的。我希望你能暂停,关于大话题的叙事,不要被表面所迷惑,尝试探索背后的框架和真正意图。


01


究竟什么是宏观叙事?先讲过故事:

遥远的星球上,有两个国家,叫太阳王国和月亮王国。

两个国家分别代表白天与晚上,阳光和阴影,太阳王国的人崇拜阳光,相信阳光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只有不断追求光明、热情,世界才会进步。

月亮王国的人,相信月光下的宁静和冷静,是探索内心和智慧的关键,唯有在冷静和反思中,人们才可以找到答案。

随着时间推移,它们因为对光明、黑暗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冲突的发生;最终,双方陷入舆论争论和战斗中,国土被破坏,民众饱受煎熬。

这就是一个关于光明与黑暗、热情与冷静对抗、融合的宏观叙事,它不仅关乎到某一事件和个体,还关乎更大背景下的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把宏观叙事,简单理解成:在一个较大范围、跨度或层次上描述的故事,这种故事超越单一事件、个体经验,反映更广泛的价值观、集体意识。

所以,它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视野。

使我们能够从更高维度去解读、理解复杂的社会现象,不仅有助于更全面的看待问题,也能促进对多元文化和不同观点的尊重。

然而,这就是问题所在。为什么?

其一,认知局限。

大家都有自己固有的背景、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认知范围,也就说,宏观叙事站在个体之上,你看不到综合视角。

好比,一个人站在山脚下,有的看到峻岭连连,有的看到山的阴影,只能看到山的一侧。

其二,情感偏见。

每当要做决定或评价事情时,之前的经历、感受和文化都会不知不觉地影响我们。有时候,这些影响让你无法清晰地看待事情,会带有偏见。

我曾经遇到过这类情况,团队里的两个同事,因为工作意见不合,曾经大吵一架。之后,其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就有意见了,每次工作分配都希望和那个人隔开。

如果你理解了,每个人做事和看问题的方式,都是他之前生活、教育和经验塑造的。那么,就能理解,为什么处理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一样。

其三,利益冲突

宏观叙事中的利益纠葛,比较隐秘深入,尤其涉及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市场份额的跨国巨头公司,你很难看清楚竞争策略是什么。

这些巨头公开报道声明中,一般呈现友好合作姿态,但在幕后,为了利益,会进行各种策略性布局。

对于普通观察者而言,想看透这些深层次利益关系的冲突,难上加难。同理,如果从更高维度看宏观叙事,涉及到国家之间,背后更错综复杂。

每个国家都在保护自己的经济、战略利益,都会采取一些不为人知的动作。那些浮在表面的舆论,很可能是转移焦点、误导友商的烟雾弹。

如同胆小鬼博弈(Chicken Game),双方都在试探,看谁能坚持到底,谁更容易先做出妥协。但是,坚持到最后一定能赢吗?未必。

有时,只是对方的消耗战术。同样,妥协一方就一定输吗?也不尽然。兴许是战略性退让,为了达到更长远的目标、利益。

国际和经济大背景中,这种博弈时常上演。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国际性舞台上,许多事情表面看似简单,实际背后错综复杂。


02


显然,宏观叙事很大。大家又不傻,为什么还要参与?

首先,是一部分人的工作。

例如,分析师、经济学家和学术研究者、以及产业、媒体人,他们的任务是研究、解读全球或特定区域的经济和金融动态。

比如:

这几年,全球芯片供应出现一些问题,许多行业都受到影响,尤其是科技和汽车。说技术革新、投资不足、贸易摩擦等什么的都有。

我身边有些朋友负责汽车赛道,他们一直在关注芯片公司的生产动态,一旦国外最新消息,会快速同步给客户,毕竟,会直接影响股票、投资、和公司决策。

研究员不同,他们想知道芯片行业大趋势,以及变化会怎么影响全球的市场竞争关系。

其次,部分人想提高视野。

这让我想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他曾提到一个现象,被称为“窥视效应”(Voyeurism),如今,对人类仍有着深远的影响。

简单讲,人是好奇心驱动的动物,如果大脑捕捉某个话题、零星信息,你可能想探究更多。

不过,大家每天上下班,生活中充满琐碎,真正愿意深入研究的并不多;然而,也确实有一部分人,他们希望通过了解宏观叙事,来拓展眼界,提升自己。

我有一个在教培行业工作的朋友。

他平时有个习惯,就是经常关注新闻,并深入研读一些文件;后来,当教育圈遭重大变革时,他得益于之前这些研究,敏锐地捕捉到行业变化,所以,提前转了行。

我,就有些不同。

更喜欢“吃瓜、当看客”。前些天,我和某家知名公司的公关负责人闲聊,不知不觉中聊起了疯马秀事件。

一开始,只简单提及国内某位明星,但话题逐渐深入,最后,竟然聊到文化差异。你看,没想到,一个八卦起点,竟然引发对宏观叙事的讨论。

再者,捕捉业务新机会。

疫情之前,其他防护产品,并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事件后,口罩成了每个人生活中的必需品,这种突如其来的巨大需求,驱动很多工厂转型;除了传统生产模式,其他赛道也被推动。

就像:

为了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指纹识别、红外线测温技术,在部分场景下替代了身份验证方式。远程办公技术也迅速崛起,成了个人工作新常态。

所以,结合三者不难看出,各自参与宏观叙事的原因、目标都非常明确,具有针对性。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些人,喜欢把观点发布到网上,纯粹为了流量,如果你漫无目的,就像在海里冲浪一样,容易被巨浪卷走。

而拥有明确的目标和理解,则像手里拿着指南针,即使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也能找到方向。


03


然而,问题来了。我们想从宏观叙事中学东西,到底从哪开始?我个人认为是“规则”(rule)。

为什么呢?

任何一个事件发生,必定不是独立存在。所以,它必然与其他事件相关联,相互影响。

这意味着,想真正理解一个事件,不必看它的立场,而是矛盾充斥后形成的“规则、框架”。这些规则,在为事件提供发展的下文。

什么意思?

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当时,全球金融市场遭遇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创,如果你分析深层次原因,会牵扯很多问题。

比如,次贷危机、雷曼兄弟破产、金融机构经营不善等。这些有用吗?有,让你知道为什么形成。但是,知道后有什么用呢?你无法推导未来。

所以,比它们更重要的在于,危机后,释放哪些信号。

像当年央行的紧急干预、货币紧急组织贷款援助,以及金融监管改革等,唯有明确被拿出来做实的东西,才预示下一步走向。

这好比:

你站在湍急的河流边,要跨河而行,但面前的水流让你犹豫不决。你看到河里有几块露出水面的石头,好像可以踩上去。

有人告诉你,河水这么急,因为上头下了雨,雪也融化了。这种解释,让你知道了,为啥水这么多,但对你怎么过河没啥帮助。

要真的过河,得看准那些石头,找到一个好路线,一步一步走过去。就像在金融危机里找到真正有用的信号一样。

所以,普通人知不知道水流为啥这么急,没那么重要,找到能踩的石头,很重要。只有这样你才能过去。

那么,有指导意义的规则具体在哪?

一,政府、相关机构出台的政策信号。

二,信号发布后,资本市场的反应,如何投资、股票涨跌、哪些行业受到刺激、哪些企业订单增长。

三,市场对于信号的调整,包括舆论方向,公司招聘,运营策略等。

这些规则,也可以概括为三种,即:

明规则 (Explicit Rules),那些明文规定、公开发布的。

潜规则(Tacit or Implicit Rules),未明文规定,但在某些领域中,慢慢形成影响力,被人们所接受的;元规则 (Meta Rules),被慢慢废除的。

理解它们后会发现,舆论场中所飘荡的各种对错观点,实际上,对你的帮助并不大;真正指导下一步棋的,是规则。


04


你也许会说,作为个体,小公司,知道规则后怎么用呢?我觉得可以带来三个改变:

1.归因问题

规则是某个时期的指引工具。用对了,赚钱路就打开了。

我经常听人说经济差、生意难做。但你看,有了短视频这些新东西,很多生意开始火了,还有好多个体自己开店、做生意,有的做付费社群都能达到几千万营收。

是不是规则变了?

还有些人老是说,“某些行业前景堪忧”,这种观点,也许还停留在旧时代想法中,如果老想着以前的事,肯定会错过很多新的机会。

比如:

以前黑天鹅时,政府都希望大家别乱跑,待在家;现在,希望大家能聚在一起,因为这样生意才能更好。

其实,规则(或工具)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不是一直死守的。用不上了,我们可以换,或者改改。而随着时代变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观念也在改。

所以,你之前认为的对的事,现在可能已经不合适了。

从另一个视角看,当一个人反复提起大环境不好,他兴许还依赖过去某个时期的经验、认知中,但那种背景在现今已经不再恰当。

2.个人叙事

拥有往前看的正确归因还不够,还要调整下叙事方式。

什么意思?以往,当遇到问题或挑战,很容易将其归咎于外部环境或其他因素,常常抱怨,“主是因大环境不好、都是背景所致”。

这种思维方式,某种程度上,能为我们提供短暂的心理安慰,但长远看,它却限制了的行动力。

现在,需要转变这种思维。我们应该思考“怎么做到”。

这种思维模式更积极、主动,鼓励寻找解决方案。当你以这种角度看待问题,会发现,原来认为的“不可能”其实是有解决之道。

前几天跟一个朋友沟通,他一见面就抱怨,图文内容市场没机会。这种说法仿佛成了他的口头禅。

我忍不住反驳道:

如果真的没有机会,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投身这个领域?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选择公众号、自媒体作为展现自己、传播信息的载体?

其实,要认真分析观察下,很多人转型成功,并不是依赖大背景,而是一次次鉴于背景变化的规则下,对新机会不断尝试。

3.决策策略

所以,通过调整叙事方式,可以更清晰地认知到实际情况,针对性地直击问题。

我有个朋友做旅游票务,他抱怨说拍很多短视频,票卖得并不好。可是,我另一个做同样事情的朋友,平时还有工作,还做的很好,一天能赚500-600元。这是为什么?归因问题。

具体怎么做的呢?

周六日,带着相机去各种景点拍视频。回家后,把拍的素材多次剪辑、组合发出来。有了人气后,直接开始直播卖票。

日常在短视频里加链接,没看直播的人,也能买票。

两种方式组合,加上各种景点给的折扣,使得票价更具吸引力,也为销售额增添了不少力量。实际上,成功并不总是与复杂的方法有关。

很多时候,是找到那个简单但又恰当的动作,力出一孔。

明白大背景、找到规则、调整想法、你就可以有效地行动了。简单说,先懂后用,确保走在正确的路上。

总结而言

少看宏观,多看具体。

虽然,个人努力受到大环境影响,可是,大环境走向并不能完全代表具体情况,所以我认为,专心练功,才能在变量中找到自己机会。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