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把职场比做江湖,认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离职的时候豪迈地说“就此别过,江湖再见”;遇到困难时,也会感慨“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
江湖中,“老板”也许是最让我们欢喜,让我们愁的那一位了。
在「营销笔记群」60名成员的烦恼描述中,“老板”是个提及率特别高的关键词。
我常常跟群里的“笔记搭子”说,职场中遇到什么样的老板,完全靠运气。大厂也有“渣人”,再小的团队也有“江湖”。
有人运气好,遇到知书达理、关照提携的领导;有人遇到骄横跋扈,蛮不讲理的“暴君”;更常见是遇到不好不坏,温温吞吞,明哲保身的老好人….
我自己在过去的20多年中,遇到了不少好老板,也遇到过差老板,更遇到过坏老板。
坏老板特指心术不正,人品不端的领导。不用犹豫,赶紧离开。
差老板不坏,但常常喜欢甩锅、抢功、情绪化....
好老板善于给你机会、教你成长、让你发挥自己潜能...
下面说说我职场中遇到过的「好老板、差老板」。
1.
第一位要说的就是Linda。
第一次跳槽的是工作后的第二年。当时我在《广州日报》上看到了诺基亚的招聘广告(当时没有招聘网站,作为初级职员,也鲜有猎头公司问津)把简历用挂号信的方式寄过去。本以为会石沉大海,没想到收到了面试通知,最终拿到了offer。
我的运气太好了。要知道,当年的诺基亚和现在的苹果公司一样受关注。没有任何人脉,专业不对口,英语也不咋地的我竟然通过盲投简历拿到了好工作。
选用一个纯理工科的营销小白,Linda不但是伯乐,更是领我入行的导师。
不过,我从她身上不是先学技能,而是先学会了做人。(每天晚上,才是我自学营销知识的时候,《营销管理》也是那段时间啃的)
当时我正好坐在Linda办公室的外面,只要接起电话,她一定会先亲切地打招呼“你好,诺基亚”。
起初我认为这是职场的礼仪,慢慢才明白,人人都是品牌传播者,这就是营销职场人的基本素质。只有热爱者才把专业深入到日常的每件小事。
后来,无论是内部的同事还是客户或伙伴,也不管心情如何,接到任何工作来电,我一定会先问候“你好,诺基亚”,“你好,IBM”...这个习惯一直伴随着我整个职业生涯。
前面也提到,诺基亚那时正当红,品牌营销预算自然也多。
每次和广告公司、活动执行公司、礼品供应商、印刷厂商开会之前,Linda都会提醒我们要自己先准备好问题,开会时要尊重对方的专业性,大家平等交流。
之后10多年的品牌方生涯,我和各类服务商合作过。大家常常有商有量,一起把事情做好,效率很高。
在我的心目中,从来没有甲方乙方之分,专业不同,彼此成就。
现在我作为品牌方的咨询服务伙伴,不卑不亢,专业做人做事。这个心态,是那时候形成的。
很幸运在刚刚步入社会没多久就遇到了好老板。这个阶段,学会做人比会做事更重要。
2.
后来Linda跳槽去了摩托罗拉大中华区担任CMO。我想试试B2B营销,就跳槽去了IBM。
原以为当初只是从舒适区走向了一个新领域。但去到之后才发现,挑战才刚刚开始。
最让我不适应的莫过于我要直线汇报给管业务的总经理GM。
那时候老板常常在出差,我连在办公室门口偷听学习的机会都没有。
发了好几个邮件,他终于帮我找了个总部市场部的Mentor,然后说“你自己去北京找他学习吧”。
那时候IBM的市场部大概有200人,我谁也不认识。
好不容易摸到总部,找到邮件中提到师傅。他二话不说,领着我到会议室的一面大白板前,开始画图。
从市场洞察到市场战略、市场传播以及商机线索管理。
那幅图的四大块一直在我脑子里,直到几年前看到市场上流行的MTL(market to leads)框架,才发现18年前师傅花了2小时给我的详细讲解,现在已价值千金。
我当时在市场战略marketing management这个职能。对我来说,市场传播marcom最熟悉,市场战略完全没概念。于是我问他:“我怎样学战略呢?”
他回答说:“多思考,结合市场的趋势、客户的需求和我们的解决方案来定营销方向”。
见我一副听不懂的样子,建议我多参加各种市场团队的会议。
起初我是观察者,慢慢发现只有对“why"和“then"钻研得很深的人,才能够在资源battle中不容易game over。
也就是要讲明“为什么要这样做”,“客户为什么买”,“其他团队为什么要支持”。以及是“我们这样定,接下来要怎么做,执行的步骤..."
没多久我也加入了“辩论”。经历过无数次同事、领导的challenge之后,惊喜地发现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强了很多。
后来这成了我的强项,也是我从事营销战略的底气。
这时候,我发现好老板不一定是直线上司,也可能是教你技能、方法、知识的高人。
3.
再说回我的直线老板,是不是就不是个好老板呢?刚开始的时候,我确实觉得他老给我出难题,太tough了。
比如作为业务老大,他经常问:“这个季度签的单子里,哪些市场部门有贡献?你有统计过花在华南、西南的市场费用有多少吗?多少带来了产出?”
我常常被问懵。那时,公司只有非常复杂的Siebel系统;销售不缺商机对SQL也爱搭不理;而市场费用分散在各个产品线和行业市场中;区域手上没有钱ROI怎么算...
但他那么强势,我只好硬着头皮和一个个销售总监聊,一个个市场部门问...很长一段时期都没达到他的期望,常常抓狂崩溃。
大概熬了1年,逐步了解业务、了解产品和客户,才走上了正轨。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培养的业务思维到现在受益匪浅。
很多年后我和业务老大又成了同事,我说“当时我可真是太烦你了,但现在我要感激你”。他笑着答“我也做过Marketing,我知道如果不懂业务,就不可能成为合格的marketer"。
哎,当时怎么不早说。不过早说了也没用,我当时也不理解。
4.
后来在职场中还遇到一位老板,她常常提醒我要扩展视野。当初她身在硅谷,但要主管国内的业务,每天工作到半夜。只要来国内,她都要在各个区域走一遍,和每个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见面聊天。
她还喜欢尝试新的营销方法,思路很活跃。
我记得她曾提醒我要做好自己的自媒体,尽量在微博和微信上活跃一点,更是要学社群的运营。想想看,那是2012年,如果当时我听进去了,现在还不成了大V(并不能)。
她也非常热情把我介绍给更多的同事,鼓励我接触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我问她为什么的时候,她说“跨国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包容多样性。不仅仅是肤色、性别的不同,更多是思想上的多维差异,可以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后来我开始大半夜参加总部、亚太的会议,学到了很多不同的观点,眼界一下子打开了。
现在我也很喜欢跨界学习,从不同领域,不同观点的人身上学习,都是受她的影响。
5.
说了这么些好老板,说说关注点只在“管人”身上的一位不合格老板。
我的这位老板,当年空降来到公司后,第一时间先抓考勤。公司从来不用打卡,她觉得不合理,甚至跟HR提议过,被否掉了。
后来她决定在部门先搞一个打卡。要求相关同事提前半小时上班,也就是8:30到她的座位处报到。
另外,每天写当天的工作计划和总结。早上8:30开早会说计划,晚上8:30之前发总结...
我是个自驱力很强的人,认为这是对我的不信任。
但还算积极配合了,谁想到后来越来越严格。比如和销售总监的对话都要通过她...这样运作了大概9个月,某一次市场部被销售甩锅的时候,她却说“我刚来,不知道情况,你要问...”
那时我正好有新的工作机会,就离开了。没想到,她也很快走了。有点后悔,我应该再熬一熬,但估计我还是忍不了。
6.
后来做管理的时候也常常提醒自己,要以实力服人,而不是权力压人。
假如真是运气不好,遇上了不合格老板怎么办呢?
我自己在最困难的那段时间,晚上回到家后常常把工作中的委屈写下来,只给自己看。
当落笔的时候,有些委屈想起来就没什么大不了的。理性地梳理清楚自己的想法后,第二天才能面对继续不合理的打卡。
我也会做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比如练习书法,把每周一次的网球练习调整到每周两次。
当时有的同事会去参加头马俱乐部,学习演讲;也有的开始副业尝试,比如教教英语课...
当心里不再只有工作的时候,老板也不再是烦恼关键词了。
如果你现在正在职场中,那么擦亮眼睛识别那些能教你做人、做事,提供机会扩大视野的人。他们不一定是天使型的,也许看起来还很凶,但是只要人品正,你能学到东西,就值得跟随。
假如现在的你正管理着团队,那么努力让自己成为好老板。以身作则,用专业实力让人信服。
当然,职场江湖,遇到好老板、好下属都不容易。面对不确定的运气和变化的大环境,我们仍然可以不断学习和思考。
只有向内走,才能让内心更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