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总是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数字的计算总能得到正确答案,客观可靠,跟初中小学的数学题一样。比如,日渐增长的用户量,银行账户里躺着的数额,手机电量的百分比,离下个假期的剩余天数。
也是因为如此,很多电子游戏才变得好玩——经验值是确定性的,只增不减;生命值是确定性的,危险就逃;游戏进度是确定性的,迟早能通关。但现实生活,根本不是。
这本数字虚妄的词典,列举七个词。
01 流量
流量,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指定地点的车辆或行人数量。在互联网行业,通常指在一定时间内的访问量。
他们说,在新时代,流量是杠杆,流量是价值。流量,就是钱。
所以做产品必须有流量。不管是所谓裂变,还是所谓补贴,总之就是要让人驻足,观望,乃至加入。跟商场促销、街头叫卖没什么区别。
但很多人忽视流量背后是有成本的。能真正把成本和收益打平的就不多,能真正以成本撬动更大杠杆的产品更是寥寥无几。抖音和拼多多证明的不是有流量就能有印钞机,他们证明的只是在很严苛的限定条件下、各种机缘的加成上,在资本不计成本的赌局后,才找到了最大化的流量变现路径。
更多的故事,是产品有了下载量/交易量,数据看板的曲线华丽精彩,公关稿里的年增长指数一骑绝尘,而背后的财务报表,惨得一塌糊涂。产品体验没有变化,才只能价格上动脑筋。用户不是傻子,你得便宜到够分量才愿意变成你的流量。
流量既然能流进来就能流出去。价格再变回去,流量说走就走。于是就变成了小时候做的数学题,进水口出水口的流量计算。很多商业故事压根不提这个计算题,只是在讲水池有多大。出水口漏得特别巨大,进水口也只好凿大,与其说是水池,不如说就是河道了。
很多消费品牌就是亏本买卖,试图抢占市场,却变成了河道。别说留下来,连河道叫什么名字都记不住。隔壁那边凿宽了,水就流走了。
那怎么办?很多人说,光有流量不行,得把人留住。得有用户。
02 用户量
用户量指系统、程序、网站等的用户数量,通常用于衡量其在市场上的曝光和活跃程度。从应用角度来讲,用户量分为注册用户量、在线用户量、并发用户量三种。
腾讯作为早期代表证明了用户量就意味着赚钱能力后,行业里开始赌有用户量的产品。
曾几何时,注册用户量就能成为跟投资人讲故事的「抓手」。用地推送鸡蛋和第三方公司刷单洗量造出来的累计注册用户量,都是很唬人的数字。所以 DAU 成了新的故事载体。
不过 DAU 跟 DAU 是不同的。就像同样是产品经理,有的在画老板安排的线框图,有的在写项目进度 PPT,有的在去开会抢资源,反正没人真在做产品。手电筒的 DAU 就算做到跟微信一样,也没什么商业价值。用再怎么高级的商学院的理论,也无法解释为什么要在手电筒里认真浏览广告。
依靠健康码成功拉升 DAU 的支付宝,还是会陷入意义的哲学困局。用户来这除了搜一下用一下工具,还能有什么留下来的理由?据说已经跌下 5 min 的日使用时长,在抖音的 2h 和 B 站的 1.5h 前都很难抬头,更不用说难以望其项背的微信。
当初社群流行之时,很多「私域操盘手」的灵魂追问是,你的用户真的是你的用户吗?各个平台掀起了导流到微信群的社会运动。如今,大多这样的微信群被静音和折叠,消息无人阅读,被识破只有几分的红包也没有哄抢,完美日记社群营销神话不再。
这些虚妄的用户数似乎并不能说明什么。「私域操盘手」振臂一呼:你的用户是你的粉丝吗?
03 粉丝量
粉丝是外来语,fans。 在中国俗称追星族, 指迷恋、崇拜某个名人的人。在网络平台上,关注者常被称为粉丝,粉丝量代表着影响力。
粉丝量更有价值的逻辑是,把用户圈起来不是本事,让用户喜欢你才是本事。有了影响力,才能变(dai)现(huo)。
他们说,做薇娅,比做王一博赚钱多了,一博老师三年据说才小几个亿,还不够他们交税的。看直播间里,越来越多的过气明星和企业家在变现。这就是粉丝的威力。
朋友说,他还在读大学的大侄子在 B 站有个视频火了,有十万的播放,目前已经无心找工作,只想全职自媒体;同学说,他刚毕业的妹妹拍了几个跳舞短视频,已经有商家找来了,想要穿得再少点;前同事说,他邻居说了几场开放麦,自觉可以走上喜剧之路,已经辞职在家准备脱口秀大会第六季了。
粉丝量是一种很刺激的虚拟兴奋剂,有了很多粉丝量就似乎在俯瞰众生,阅读粉丝留言和私信彷佛批阅奏折。好像真的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了。实际上,有的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杀死约翰列侬的枪声还在回荡呢,忘啦?见过的很多所谓崩塌的故事,少见天灾,多是人祸,都是粉转黑的剧情。最熟悉的陌生人,伤害值最大。
哪怕没有粉转黑,粉丝量常常也不意味着什么。个性化推荐的时代,大多平台的分发逻辑都不通过关注关系。只追着虚妄的粉丝量,尝着在初入平台时大数据提供的被称为「新人扶持」的恩惠,渐渐成为了平台的赛博佃农,打工人。赚得不一定比上班多,但肯定少了五险一金。
还是得反问一句:你的粉丝,真的是你的粉丝吗?
04 工龄
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
思来想去,似乎还是上班是最稳妥的方式。安全感源于在工作上的经验积累,和公司对价值的回馈。工龄成了一部分人追求的数字。
都说产品经理和运营是吃经验的,有了工龄,就能在市场里找到一份营生。人才市场里,两三年工作经验是最吃香的,既不需要太多钱请来养着,又能扛一些事情不用擦屁股,还不太挑活儿、不太要求管人。
随着行业变迁,带着工龄找工作的人会陆续发现,年限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有没有对口的经验?你没有没关系,他有。
再卷出来的结果是,工龄前置。毕业找工作,会要求有多份实习经历;大三要去找实习,会发现要求是曾经有过实习。
而反过来说,对于工作内容变化不大、长期被人羡慕的养老肥缺岗位,形势急转直下。工龄从热乎的大馒头,变成又烫又扎的榴莲。大量岗位的招聘,既要年轻,又要有经验。很多人蓦然回首才发现,工龄不是经验值,是游戏时长;打了这么久还是青铜,更难排进高端局了。
那排位赛里,找准自己位置靠的是什么?有人说,还是月薪有代表性吧。
05 月薪
月薪,按月发放的薪水。
月薪似乎是能力最直接的体现了。对于工作三年就确实拿到年薪百万的年轻人,有人会酸是运气好,有人会当成奋斗目标。
月薪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大部分人来说,是最安全的数字。第二年总会涨,不管是内部熬来的 10% 还是跳槽跳到的 50%,都是加法。历史唯物经验主义教导我们,用过往的增长率算起来,五年后的月薪,总归能翻两番。
不过跟「流量」类似,月薪是上班赚来的,看似应得,背后却是企业成本,要从营收里扣。最终逃不过一个问题:你上班带来的营收,抵得过你的高昂月薪吗?
触顶比想象来得快。涨薪通道上了锁,晋升路径关了门。按照惯性思维的跳槽,也因为人才市场早就供需失衡而难以为继。还是同样的问题,你年薪百万,来公司后,能给公司多赚一百万吗?
月薪其实是经济学,是供需匹配的结果。行业增速放缓,人才需求就下降;而人人都知道这里能淘金,那淘到金的概率就大不如前。就像你能拿到好的游戏名次,只是选中了个新服务器。服务器爆满后,为了给新人腾带宽,就得清除游戏时长久、又占着位置的老玩家了。
有人看不上月薪,说还得加杠杆,拿期权。
06 期权
期权本身是一种权利,可以通过购入期权而享有以敲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期权合约获利,是给予员工的一种奖励。
江湖上期权的传说很多。比如当年在杭州的球场上,几千几千的阿里期权当赌注的同事篮球赛;比如套了部分期权就够财务自由在日本享受退休生活的前端工程师郭宇。
期权背后都有估值。很长时间,很多创业者就享受在估值的美好愿景中。O2O 元年、千团大战、共享时代、人工智能、虚拟现实...... 加入其中一个局,只需要个位数的股份期权,就可以心满意足拿到几千万的身价。
身价带来的刺激,跟粉丝量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好像也给通宵加班堆叠产品功能和肆意投放赋予了意义。
不过在讲述财富故事的,还是幸存者,他们不会说的是概率问题。没人在意失败者,失败者失败单纯是水平不够。没人觉得自己是失败者,邓宁-克鲁格效应在这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我身边朋友做不完全的统计,靠月薪赚钱的数额,还是远超靠期权赚钱的数额。这是更残酷且「胜率」极高的期权财富故事版本:身价会走一个优美的下降抛物线,跌到坐标轴,分毫不差。
把自己的「事业」押注在不确定性上,似乎是不可靠的。那「聪明」的我们,是不是该押注在更多可能性上。比如把认知变现,去投资?
07 股票
炒股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证券市场的买入与卖出之间的股价差额,获取利润。
做了近十年资产管理的朋友说,两年前他被很多人嘲笑只有 8% 的年化收益率。他们依靠对行业的深度洞察、对产品的亲身体会和对交易的精准操盘,得到了 150% 以上的年化收益率。这个计算题似曾相识,照这个收益率,五年买别墅,十年买海岛。
增长的曲线似乎就在印证着所谓的洞察和认知。还是同样的道理,经验主义告诉我们,过去它们得到印证了,接下来就最好能继续靠它们。
今年他告诉我说,这些朋友的收益算是勉强保住了。就是本金差不多霍霍完了。他们最近关注的,是做 8% 的收益策略。
认知确实是能变现的。但往往是失败后的认知可以保护资产,成功时的认知,就很难讲了。
——
数字是理解世界很有价值的工具,这些词每个都在重塑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好。但同时,数字的使用不得当也会是最危险的工具。正因为我们误以为数字是客观可靠的,才会偏信我们自己所理解的数字,而忘记背后代表的真实世界。
数字本身不存在偏误,偏误的是我们怎么解读各种数字。
这个词典是我自己的体会。对于词汇的注释理解都源于我亲历的体会。它也可能是每个人会犯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