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罚80亿后,滴滴还有机会吗?

案例资讯
单仁行
2022-07-22

01

在滴滴受到监察,APP下架了一年之后,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对滴滴处以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对滴滴董事长兼CEO程维、总裁柳青各处人民币100万元罚款。

40.png

有意思的是,滴滴2021年营收1738亿,跟美团1791亿营收类似,但80.26亿的罚款,远高于美团当初34亿的罚款。

这次罚款,对滴滴乃至其他互联网企业意味着什么?滴滴还有没有机会做大做强?


02


首先,我们来听听单仁资讯集团董事长,央视凤凰特约评论员单仁博士的看法。

去年的六月份,滴滴APP被从所有的平台上下架,对滴滴的运营带来不小的影响,主要是影响新客户数量的增长。

我看到曹操出行在滴滴被罚的两年内,在华为应用上出现了2亿次的安装。原有的滴滴的市场这两年被美团出行、曹操出行在内的多家出行平台所蚕食。

从滴滴的年度财报来看,滴滴2021年全年亏损493亿,也能看出处罚对滴滴业绩的影响。

滴滴出行之所以被处罚,因为“过度收集用户信息”,包括我们的人脸信息,年龄、职业、电话通讯录、常用位置、相册截图这些隐私信息。

41.jpg

今天,我想站在使用者和经营者的角度思考,滴滴为什么要收集那么多信息?对滴滴的经营有什么样的好处?这次处罚过后,滴滴还能回到当初龙头的位置吗?

从一个使用者的体验来说。

为了出行方便,我在滴滴APP上,把家庭住址,工作住址做了个人设置。

这样方便我每次用车时候,快速输入想要去的地方。

第一次用滴滴,还只是指向到达的小区入口,进入小区之后,我还要告诉师傅,继续开到住家的某个位置。

第二次,当我再次地叫滴滴送我回家,在平台的指引下,司机竟然把我准确的送到我上次的那个位置。

于是当我从办公室叫车,只要简单点击“回家”或者“办公室”的按钮,司机就能把我送到合适的位置。

每次上车,我只管做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反复告诉司机要到达的具体准确位置。

我本人喜欢方便,愿意把我的位置信息设置在平台上。

但是,这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

如果不是我本人设置,而是由平台来预测我经常到达究竟是住家或者是办公室,这就是违背了我的意愿,甚至可能泄露我的隐私。

我清楚记得,到达小区或者办公室楼下的具体位置信息,没有经过我本人授权和确认。

从我自己的体验来说,当他们把我送到准确位置的时候,我的感觉还是很好的,但是心里面对滴滴收集我的信息没有经过我的确认,还是有所疑虑的。

也就是说,在没有被我授权的情况下,收集我的隐私信息,心里会产生不安全感,甚至会觉得得不偿失。

还有,为什么平台要收集我的职业信息和年龄信息,以及手机截图这些重要信息呢?

作为一个经营者,我能理解,收集职业信息,是为了配套合适的车辆,尽量配套适合职业特征的车辆。

收集年龄信息,个人偏好也是要更准确的匹配相关的车辆价位,甚至为滴滴后续的业务做用户的数据准备。

今天的互联网平台都不是只做某个单纯的业务,而是希望通过收集更多用户数据,做用户需求的洞察与识别,能够方便提供更多产品与服务,这是由互联网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这不是滴滴一家。

如果这些信息是顾客主动授权,愿意被平台收集的,我想并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

如果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甚至用胁迫的方式获得用户信息,这就涉嫌违反法规制度了。

什么叫胁迫?

也就是如果你不做某些授权,部分功能就无法继续使用,甚至无法继续操作。

对顾客来说,因为滴滴通过10年的竞争,成为一家独大的龙头,顾客没有别的更好的打车系统去选择。

一个公共出行的服务单位,用垄断性地位去胁迫客户授权的行为,这就涉嫌违法了。

所有的互联网服务公司,不仅是滴滴,究竟什么样的信息能收集?收集的信息能用到什么程度?该如何去保存和运用收集的信息?如何保护被授权的客户信息的安全?

这些都是平台运营企业需要去思考的和研究的。

虽然滴滴APP被下架一年有余,但是我相信凭借滴滴过去的优势,守住公共出行的龙头位置,没有任何悬念。

42.jpg

今天是一家滴滴这样的出行公司因为数据问题被处罚,现在如日中天的智能汽车厂家,顾客的信息又该怎么样去保证安全呢?

从2021年9月开始实施的《数据安全法》和11月开始《个人信息保护法》来说,仍然还显得比较粗,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执行细则,避免企业掉入违法的陷阱,也能让经营的企业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可依。


03


最后是资深企业家、单仁行专栏作者士老帽老师的看法。

罚款能息事宁人,能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那么对滴滴,乃至其他互联网企业而言,不过意味着“洗白白”上岸了。

罚款的作用,在当下多是敲山震虎,是亡羊补牢,更是杀鸡儆猴。一切互联网公司,或是企业,除了引以为戒,就只剩下看笑话了。

去年伊始,互联网与资本的世界,可谓吓坏宝宝了。

“链接、联合、协同、合作、情怀、格局、系统、共赢”这八个词,不知道还能“引领”我们这个时代多久?

用互联网手段,唤醒以需求为导向的另一端价值,实现闲置或隐性价值的复苏,推动大众创业,让需求更快满足,且没有中间收费站的商业内涵,成为智慧城市生活的选择,成为实体经济的救星,也成为互联网的另一个出路。

值得警醒的是,拆除所有收费站,所有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商业模式终将消失,元宇宙,正在成为赢在未来的一大路径!

至于滴滴还有没有机会做大做强?元宇宙不正是为滴滴这类企业应运而生的吗?

《庄子·列御寇》中讲:知道了不说叫“顺其自然”,知道了就讲叫“合乎人为”。“知道了不说出来”的智慧,是真功夫。即便在所有时候:沉默不会让人后悔。

悲催的是,看客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打一巴掌给个大枣,已经没有人喜欢了,互联网愚民的意义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当人们用行为印证了先贤智慧:世事无绝对!就是说:什么你的我的?我们要的要对的!什么要求条件?要标准!

而对的标准,在现实社会仿佛没有了。

作为企业家,离不开自律与持续修为,但是缺少了对的标准,企业家该何去何从?

相信这一次,躺赢的柳先生父女,能更深地理解它们的意义。

作为中国企业家的杰出代表,柳先生不应该只把企业家精神放在嘴上教育别人,到了自己的事上,就可以出圈了。

企业家精神包含的一些能力,不外乎还是以前分享过的内容,有需要的朋友,自己在单仁行过去的分享中,找来听一听也是有益的。

企业家战略管理能力,能够让企业拥有价值引领的方向。企业理念就能够有效贯彻。

企业家资源整合能力,企业就有了技术呈现的平台,企业的运作就能够落地。

企业家知人善任能力,能够让企业拥有内容支撑的手段,企业创意与运营就自然而然。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滴滴仍然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它只需要更清楚,解决具体问题是个体的事,是微观经济,一家企业也仅仅是一个单元;但是,无数企业放在一起,就是大家的事儿,是宏观经济,是国家的事。

事,止于此。

有个纪录片说:大兴安岭失火了,我们才想起来,那儿有一片森林。有人出了问题,再去对照,通常来说都晚了。

希望滴滴出了问题,对整个业界而言,还没有晚。

前次去成都武侯祠,记下了那副千古传诵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而作为今天的我们更需要,思行合一。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