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倍速成长背后的秘密

营销管理
龙共火火
2021-12-08

在公司内,我们每周会做一个分享。最近发现大家都普遍比较焦虑,主要原因是行业或者平台变得太快,涌入的人又多,很多同学怕赶不上。

这里简单分享下,如何实现快速成长的核心。虽说自己的成长速度不是飞快,但刚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受领导信任带8个人,在新媒体领域做出过一些小成绩,出的《高阶运营》也加印了7次。

我思来想去,期间尝试过很多方法论,但有一个公式,是我目前一直践行的。这个公式得益于和跟谁学联合创始人罗斌在一次聊天中提起,后面发现真的很好用。暂时没有名字,暂且叫它“十倍速成长模型”。这个模型一共就8个词,非常简单:

信息——认识——行动——迭代

微信图片_20211208203104.png

“信息-认知-行动-迭代”这几个词多有人提,但这个模型有两个隐含义,我也是这两年才明显感受到,一开始并没有发现。

首先这个模型是闭环,但极少数人能把流程完全走通,我们要接受这一点。

另外模型中的四个要素,如果能把某个长板拉的无限长,也会爆发巨大威力。

如何做好这四步,我简单地拆解下:


信息


从商业来说,很多生意取决于信息差。尽管互联网强调信息平权,但大家找信息的能力却不一样。

另外算法时代,大家接触的内容更多来源于推荐,很容易造成信息茧房。而且信息过多后,也会形成过载,不知道应该重点看哪个。就拿学习抖音来说,我上过很多课程,发现有几个地方的课免费但也不错,比如巨量学里面,但是很少有人知道。

想要持续获取优质信息,可以分为以下四步实现:

输入——归纳——查找——输出

1)优质信息输入

哪些地方容易产生优质信息,有以下几个tips

  • 化碎片为集中

碎片化信息的好处就是足够多和快,但是无法集中。想要短时间获取一门知识,最好用的就是用爬虫,或者RSS类的订阅方式,然后进行批量阅读。

比如,我之前想学习数据分析,就把这类学习网站上所有关于“数据分析”这个词的文章都爬出来,根据阅读点赞等数据,一篇一篇地筛选。

微信图片_20211208203107.png

  • 化原子为比特

书本也是一个获取信息很好的渠道,虽然更新不是很及时,但会有很多优质沉淀。书本是原子组成,而互联网空间是比特组成,那怎么把书本中的信息录入到网上呢?我试过很多套方式,目前用的比较顺手的就是白描+flomo,推荐给大家。

使用方法很简单,看书的时候碰到想要的内容就直接拍下来,然后顺手录入。

微信图片_20211208203109.png

  • 线下小聚会

线下非常容易产出高质量信息,当然也要看场合——通常信息的质量和在场的人数会成反比。

刚毕业的时候,我很热衷于参加大会,感觉看到台上很多大佬讲,自己也能吸收很多。后面发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很多超过数百人的分享会,其内容更多的是分享行业动态,嘉宾分享最新玩法干货很少,因为他们演讲本身也有PR需求。

但是参加大会有没有意义呢?当然有,参加大会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认识你同频的人,然后把想认识的人,聚在一起形成小圈子,这才是核心。

  • 付费信息

很多人会排斥付费的圈子,其实这种精准圈子可以首先帮你做到一部分的人群过滤,有时候付费反而是成本更低的方式。

  • 强大的搜索能力

免费的永远是最贵的,但是你拥有强大的搜索能力时,免费的确实是最便宜的。之前有个大佬跟我说,他很少参加付付费的学习群,因为这些群的主理人,一般为了让课程更有吸引力,会在人们付费前就把90%最干货的东西直接放出来。言尽于此。

2)归纳处理

信息收集后,需要初步整理。所以,首先得找一个能够沉淀的地方。我一般用印象笔记,接着用“杜威归类法”来做第一层分类,这是现在图书馆常见的分类方式。你可以把收集来的信息按不同的类目做一个大分类,紧接着拆分二级类目。

微信图片_20211208203113.png

3)信息查找

如果信息只有储蓄,很容易积灰。刚毕业的时候,我有一个特别大的疑惑,为什么很多作者,一直能够引经据典?有些人除了通过大量的人肉记忆外,还会有一套电脑的操作系统,可以随搜随用。如何查找信息,刚才说的比特化就起作用了,核心是记住关键词,然后溯源。

微信图片_20211208203115.png

4)化输出为输入

黑石创始人苏世明刚毕业时梦想成为电话交换机一样的人,因为他认为”商业中最重要的资产就是信息。你知道得越多,拥有的视角就越多,可以建立的连接就越多,进行预测的能力就越强”。

如何让信息源一直不间断,核心是把自己作为信息分发节点。成为节点的一个方式就是多输出。

多输出就是给予他人价值,这样别人也会主动回报你关键信息。

这里的核心点,不要事事计较怕吃亏,要主动干一些脏活累活。我们之前刚学直播的时候,完全小白,我就把培训老师上课的笔记整理成思维导图,让大家加我,我免费发他们邮箱,这样逐渐认识到一些比较好的学员。


认知


认知代表的是你对信息的处理结果,可以理解成把信息和思维模型进行匹配、校准、加工后的产出。

就像不同的认知的人,对相同的信息也会有完全不一样处理结果。电影《教父》中所述,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下图是一个之前看到的“笑话”,表现的是“幸存者偏差”效应。

微信图片_20211208203118.png

之前傅盛也说过,人的成长的本质是认知升级。那认知从哪里来?一般就这两种地方——

1)实践

2)交流及书本

第一类就是作用在自身产生的认知,真正实践出来的认知,体感会更强。刚创业的时候前辈提点了一些坑,但是有些坑还是依然去踩了。之前他说的时候不以为意,后来才发现句句金句。

实践出来的智慧,更像街头智慧,有时候虽然总结不出来,但很管用,比如最简单关于流量的,“流量只有今天的最便宜”这类经典表述。

第二类来源于从交流或书本中汲取。这里要提到的是思维模型。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说的,“思维模型会给你提供一种视角或思维框架,从而决定你观察事物和看待世界的视角。顶级的思维模型能提高你成功的可能性,并帮你避免失败。”他强调要形成多元思维模型,形成lollapalooza效应。

从哪些地方能够学到思维模型,芒格举了几个来源。

第一靠谱:那些来自硬科学(物理学、数学、化学)和工程学的思维模式

第二靠谱:来自生物学/生理学,因为我们毕竟在基因构造方面都是相同的

第三靠谱:如果你想拥有普世的智慧,心理学太过重要了

第四靠谱:人类的智慧——微观经济学、社会学

后来,我发现埃隆马斯克喜欢看物理学的书,张一鸣喜欢看生物学的书,这些正属于第一靠谱和第二靠谱模型。

光有模型是没有用的,核心是要把认知和日常生活工作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大量练习。


行动

行动是认知的落地环节,看似最简单,却是分水岭。反观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高度自律的人其实是非常可怕的。

行动力和几个部分有关系:

1)你内心意愿的强烈度

2)体力

3)行动方法

一个人做一件事,他内心意愿的强烈度非常重要。在这几年的历程中,我曾一直有一个疑惑——为什么每一次新媒体平台的变革,吃到红利的并不是一拨人?比如微博,公众号,包括抖音时代,你会发现行业里很少有人能够持续穿越。

是不是之前那些老板没有这些信息呢?我调研发现事实往往相反,得益于他们的圈子丰富度,他们其实能够更早感受到抖音的机会。

但区别在于,他们已经在公众号上赚了足够多的钱,很多人身价上了9位数。产生了很严重的路径依赖,觉得公众号依然可以持续很久的时间,没有冒险的必要。其次做抖音,很多时候必须亲力亲为,比如深夜起号,从体力上来说很多人跟不上了,恰恰很多95后在这一波抖音浪潮里冒出来。

看到王兴发过一条状态,描述一个新来的同事面对新工具的时候,毫不犹豫地说:“我可以学”。这四个字基本上就是做新兴平台最大的秘诀。

微信图片_20211208203122.png

当然光有意愿和体力也不行,还得有关于行动的靠谱的方法论。否则,就算忙于加班,最后很可能没有结果,只剩疲劳。

靠谱的行动方法,推荐大家看几本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金字塔原理》,《第五项修炼》。

对我自己来说,最有用的是“2/8原则”,就是把精力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另外在行动方面,给一个小的TIPS,君子要善假于物,利用好手边的工具来帮助你加速。

最好用的工具,我依然觉得是BAT。不会的问题,先百度搜索,找不到的,淘宝上买,如果淘宝上还没有的,微信上问。

要珍惜自己的时间,举个例子,之前做项目要用到爬虫分析时,我特别纠结要不要学python。学了几天发现效率太低了,后来在淘宝上花30请人帮我爬了一系列的数据,等待了1h就直接出来了。

4.迭代能力

迭代是一个稀缺的能力,好的迭代会像巴菲特所说能够形成复利,像滚雪球一样,一路往前冲。但迭代有一个隐藏条件,就是一定要在高强度反馈的空间中。

因为反馈的慢,你的成长加速度也会很慢。比如现在做社群运营,迭代速度肯定没有直播运营快,因为直播整体依然处在高速的发展反馈中。

怎样选择高强度反馈的环境,首先是good bussiness,好的赛道至关重要,好的赛道天然迭代就快,比如做出行行业,你去出租车公司迭代快,还是在网约车公司做产品迭代快,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是good people,好的公司好的人,让你能够加速成长。之前有个朋友说过,一定要去打仗的赛道,在前几名的公司打仗,就算打输了都没关系,最起码你个人的能力能够成长一大截。

如何做迭代,不是简单的写日报和周报,最核心的复盘来源你的思考框架,深度,以及颗粒度。普通运营会思考how和what,顶尖还会思考why,多问问几个why,有时候问题比答案更重要。

微信图片_20211208203126.png

在你不停地追问下,慢慢的细节就会不停地完善。其实很多时候方法论都是差不多的,拼的就是细节。举个例子,之前我们做了一个视频,只火了一小半,后来内容运营同学仅仅把视频改了两个细节,单视频播放量就上亿了。

微信图片_20211208203128.png

另外迭代的时候要有实事求是的勇气。为什么是勇气?因为实事求是其实非常难,难的地方首先有可能不知道“事实”,乱分析。

其次,知道事实后更难的是“求是”。我在工作中非常讨厌听到模糊性表述,比如问“卖的怎么样?”,答“卖的挺好的”。没有衡量标准,跟谁比,跟竞品比,还是跟自己比,同比还是环比,具体的比较量是多少。

最后如果能把以上四点进行一个循环,不停的练习,成长速度自然就会加快。另外,一定要相信细水长流的力量。慢慢来,也许也会走的很快。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