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弄脏,深入业务

营销管理
王海
2021-11-01

一年52周,每周都要总结反思。

我之前试过365天每日记录,一段时间后觉的不合理。我们不是每天都有启发,刻意为了总结而每日就失去了意义。

成长在于有感而发。我们以每周的维度记录,即不虚度,也能勾勒出成长的点线面。每周的点滴串起每月的连线,每月的连线交织出成长的方方面面。

我一般会按照产品经理的本职、商业管理的兴趣、个人成长的期望展开三方面的复盘。偶尔夹杂一些不符合三者的其他,很合理。

这是10月的第四周总结。

01 产品经理的本职


产品本职是要提升对产品的理解,加深自己对用户、需求、功能、项目的理解。

01 探索型需求的决策依据

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探索型的业务,那种能做好就持续做、做不好也没问题的需求。

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做法有两种,要么灰度的做,先看看部分用户的反应;要么全量的做,直接拉满看效果。

两种做法的目的一样,都是看用户的态度,前者看率,后者看数。前者的核心是精准筛选用户,后者的核心是担忧用户反馈。

在相对成熟的产品中,做法往往会选择前者,开闸控制流量,采用精准的ABC测试,用小范围的用户完成需求校验。

但在早期或者数据体系不完善的产品中,做法最好选择后者,因为会面临一个问题:如果数据不好,怎么办?

确定是需求本身的问题吗?会不会觉得用户样本选错了?相信验证的已经充分了吗?这些问题没有答案,结果往往是再试一次。

所以,小公司或者小产品对待新事物,最好的做法就是糙大快猛的全上,用效果开到最大的数据做决定,这就是做决策的安全依据。

毕竟,决策影响的是资源和时间,都误不得。

02 目标导向代表着岗位成熟

产品经理的工作都围绕着目标进行,无论是OKR导向还是KPI导向。

这就造成了产品经理的交付,往往都对应着一个需要完成的数据指标。或者说,能不能达到指标就是产品经理工作合格的证明。

小到一个页面的转化率设计,大到一个活动的参与指标,都需要保证有足够的利益触点完成符合数据核算。

聊到这,我们也就明白了——现在的产品策划、迭代更新,其实都是基于目标的倒推设计,很少再有基于初心的理念设计。

这算本末倒置吗?我认为不算,这恰恰说明产品岗位的成熟,开始解决业务的发展问题。能解决业务问题的设计,就是好设计。

初心理念适合在草创初期,大家怀揣着梦想,不计较收入回报的为梦大干一场。但这种做法需要两个前提:有机会、有冲劲。

现在还有机会吗?现在有冲劲的人在哪里呢?这俩问题各有各的答案。

03 带人 = 基础模板+个性化

带人常常有一些误区,比如要把别人培养成跟自己一样。我常这样。

也由此带来了很多反思,我这肯定是不对的,每个人的性格、想法、理念都不一样,没必要偏执的就得如何如何。

我看一个产品经理写的年度总结时,说到了这点——带人不要用一个模板塑造人。很好很对。

但我想了想,这句话说对了后面的一半,前面还是得模板化。即带人 = 基础模板+个性化。

一个产品经理或者职场人,先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岗位本职人员,再加上个性化的方向,才是相对完善的成长方式。

就跟学数学一样,总得先把微积分线性代数学好,再往细分领域里探索。站在带人的维度,就是不能让小朋友放任自流,有些方面要持续敲打。

即,个性化发展解决的是发展上限问题,基础模板解决的是发展下限问题。在成长上,两者确实缺一不可。

02 商业管理的兴趣


产品是公司商业形式的载体,公司的意志通过产品表现出来。产品经理就是执行商业意志的中间人角色。因此,懂商业是产品经理跃迁的必备技能。

01 把手弄脏,深入业务

这周听到一个案例,用户发现每天在微信群里最活跃处理问题的是老板本尊。然后我想到了孟岩对话南添时说了把手弄脏的做法。

我理解把手弄脏的意思是不要脱离业务,要持续的深入和感知,保持自己决策的敏感度。

站在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上,虽然越往上越偏向于拆解目标和PPT汇报,我是觉得还是要做一些执行的事情。

短期来看这样确实很费时间,在日常工作中的优先级有限,但至少在执行中能看到团队的状态和他们对业务发展的期许。

一个好的老板不能远离用户,至少在确信产品稳定发展之前。

02 唯一的商业形态

商业形态,在产品框架搭起来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

举个电商的例子,为什么有淘品牌,没有拼多多和京东出来的品牌呢?

这个问题是基于平台的角度提问,看似发散,但如果放到业务中,就有确定的答案。

京东的核心是自营,是平台担保、无理由退货,这个时候品牌不重要。因为京东承担了品牌的信任背书。

同时因为自营肯定会精选SKU,也就造成了普通玩家不可能通过京东售卖再依靠销量成为品牌。

即使有这样的能力,也是京东的贴牌代工厂自营模式。大型渠道一般都这么玩,好市多、沃尔玛、711都是大量的自有品牌。

拼多多的逻辑是低价,用户根本不在乎什么牌子,品质也不需要好,价格足够低就行,这种只看价格的模式造成了品牌根本无所谓。

品牌的核心是附加价值,有了附加就有了价格冗余,就不是低价商品了,在拼多多也就失去了竞争力。

淘宝的本质是商业地产,只是一个平台,商家卖的还是自己的货,商家还可以采购淘宝的流量来吸引到更多的人。

用户在淘宝跟店铺发生的交易行为,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在增加商家的信任度,久而久之自然就产生了习惯。

用户也愿意支付习惯附加价值,由此带来了品牌效应。所以淘品牌的出现是必然的。

再看看抖音快手,可能跑出来品牌吗?是的,他们也是商场流量的逻辑,用户买的是达人或店铺的商品。

直播呢?直播要分开来看,因为各自的玩法不一样,老罗薇娅走的是京东逻辑,我带就是我背书。也有一些素人直播矩阵来带货,这个时候就是商品价值的逻辑。

所以说,商业形态在产品框架搭起来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但问题是,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想不清楚、看不到这个可能性,然后不断试出来这可能的唯一方向。

03 个人成长的期望

注意力经济的时代,我们没多少时间顾得上自己的成长了。这不对。

01 选择权与被选择权

推送、推荐,种草、下单,我们沿着别人的思路,完成了他们期望的操作。如果不是送货上门的实际商品,我们甚至怀疑遇到了电信诈骗。

短视频的智能推送、图文信息的智能推荐。我们看的书是樊登推荐的,我们看的剧是小片片解说的,我们看的视频是算法喜欢的。

算法说产品经理火热,我们点了点详情,转行0门槛月薪过五万的课程就来了。我们的期望变高了,我们的行为变懒了。

这种被选择,让我们慢慢的失去了主动选择的权力。但问题是——现实世界是主动选择的过程。

我们上哪个大学,我们找谁当女朋友,我们去哪个公司上班,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岗位,这些都需要我们好好思考,给自己一个答案。

没有答案,没有时间思考答案。也许,我们的人生决策也离被选择的时候不远了。真可怕。

愿作为个体的我们,早日觉醒 ~

祝好 ~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