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这是一篇讲「目标」的文章。目标本质是什么、怎么应用、怎么看待,是本文要讨论的。这个「没想明白」的系列,我会努力更新下去。
这里讨论的目标是广义的,不只是工作KPI,还包括个人目标,比如年初立下的flag。往大了说,甚至包括人生理想和事业愿景。所以这是和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事,但大家又很少掰开揉碎了琢磨过。
本文要讨论这几个问题:
目标是什么,有啥用
怎么拆解,需要注意什么
目标的底层逻辑,知其所以然
一、目标是什么,有啥用
目标的本质是对未来愿景的刻画,是人们想象出来的还没发生的事。同时又具备工具属性,把愿景的方向和刻度描述出来,拆解达成路径和管理进度。
具体到工作和生活中,目标会出现在这三类场景:
对自己:新的一年,我要列出自己的奋斗目标。工作上要晋升、要健身减肥啦、认认真真读20本书等等;
对老板:你对我的预期是什么?我的业务目标是什么?有了目标,我才知道怎么做呀;
对同事:希望咱们在这个项目里能很好的合作啊!对了,你的目标是什么?看看能为你做什么;
从这三类场景,能归纳出目标的价值作用:
指引方向。是这边,还是那边;
度量程度。多还是少,远还是近;
共识认知。是什么,怎么定义,包括什么;
管理抓手。这样会奖,这样会罚。
在这4点价值作用中,前两者最重要。因为这才是目标最核心的价值,没了这两点,目标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有人说:我领导只知道把目标做管理抓手,怎么办?
不能说这个领导是错的,只能说管理水平低。我是这么看的,工作从某个角度说,是做给公司的、做给领导的,但更要做自己内心能接受的事,做符合自己三观的事。
所以,即使领导总是只拿目标说事,我们也不能动作变形,不能做伤害公司、产品和用户的事。同时,自己要利用好目标来指导工作,做好路径拆解,尽可能不受烂领导的影响。
综上所述,目标是非常有价值的。
从组织角度说,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管理和运转上会出现的无序混乱状态,是标尺,甚至是话语体系。无法想象没有目标的组织,在每个角色各自为战、自说自话的时候,会变成什么样。
从个人角度说,基本上每个人都有模糊的愿景或目标,但很少有人去认真拆解出来,再做好执行的就更少了。所以,有目标可以让个人有更大可能性的达成目标,可以指导具体实操。
二、怎么拆解,需要注意什么
我是用OKR来管理个人生活的,也确实从中受益。一年前的OKR我是这么写的,以其中一个O为例: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X和Y的好习惯,体重从X降到Y。
根据这个O,我拆出了几个KR:
KR1:每周健身3次,每次X分钟;每周跑步X公里
KR2:早睡早起,X点睡,Y点起
KR3:注意饮食,不吃高糖,少吃主食
从这组O和KR里,首先能体现「健康生活」是我的努力方向,其次养成两个好习惯和体重降到Y就是用来度量目标,最后拆出3个达成路径。
这3个达成路径,就是我认为要做到健康生活,我需要做哪些事,而不是简单的把目标按逻辑拆解。前者是拆路径,后者是拆指标,这完全是两回事。
这里说的「拆指标」是指简单的总-分拆解。比如:考试只考语文和数学两门,目标是总分180分。那么把指标拆解后,语文85分、数学95分。
再回到我写OKR的案例里。当这个OKR拆解完成后,日常只需要认真执行KR就好,比如每周健身3次,X点睡觉Y点起床。暂时先不用想健康生活这个O,因为我们认为做好KR,就能达成O。
当然KR不是固定不变的。先尝试做两周,然后回头看一下,在这执行的两周里,有没有达成预期效果,发现了什么问题,是可以根据进展和自己的认知做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达成O,而不会动作变形甚至放弃达成。
说一下最终效果。在认真执行了几个月后,我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对工作和生活都有促进效果。体重下降了10斤,直到现在也没反弹。
拆解目标需要注意什么:
1、O能描述愿景或重点方向。
从O的描述里,能看到你或业务在乎什么、重点是什么。比如还以上文我个人OKR为例,如果我写了3个O,其中有2个是与健康相关的,意味着在这个阶段提升健康状况是重点。
2、KR能支撑O,也可执行。
不要把本计划做的事强行写进KR,KR不是todo,不是你「本计划做的事」,而是真正对O有支撑的事。另外,也要可执行性强,有数字衡量。比如「早睡早起,X点睡、Y点起」,就是一个可执行性很强的KR,很容易照做。
3、可互相牵制的指标体系。
不能只有数量(新增),没有质量(留存);不能只有A类(语文),没有B类(数学);不能只有眼前(短期收入),没有远期(生态健康)。
4、不能只因结果奖罚。
定目标这事,最容易出现的BUG就是动作变形。动作变形的意思是,为了达成短期目标,做出伤害长期收益的事。比如我要减肥,但不是通过运动和控制饮食结构,而是完全不吃饭,这就对健康有伤害。
如果只是简单的对结果做奖励和惩罚,那就意味着,鼓励大家不看过程,只看结果。这样会促使这个BUG更大可能性的出现,反而是做的越「好」,伤害越大。
三、目标的底层逻辑,知其所以然
为什么要知道底层逻辑,这很重要吗?当然。重要事情的底层逻辑我们都应该想明白,如果理解的不透彻或浮于表面,会影响在应用场景的效果,无法达成本该有的目的。
1、底层逻辑是什么
目标描述的都是还没发生的事,代表着对未来的想象。有想象的能力,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产物,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因素。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先发影响力》也提到,大脑的运作从根本上源自联想。
所以,「目标」的底层逻辑是人类对「想象」的追求。目标是想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平民版化身,以更通俗、实操性更强的形式存在。人们对目标的欲望,实际上就是对想象的渴望。
想象对人类的重要性,简单说有两点:
首先,想象是人类的本能,人类有精神世界被填满的需求。
往大了说,宗教信仰就是支撑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存在的合理性在于满足了人类的需求,让原本空虚的精神世界丰满起。
往小了说,人们想象着自己做到什么程度,就可以获得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十足的动力,也是幸福的。比如士兵盼望着打完这一仗就可以回家与亲人团聚,再比如小学生学完作业就可以出去玩。
除此之外,另一个论据就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别是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在这五层里,后面三层表述的是生活的意义感,属于精神世界的需求。
其次,想象可以推动人类的发展。
有了想象的能力,人类才会向前看,才能预估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我们一定都有这样的感受,当目标达成时会带来精神上的极大满足,有快感有爽感。这样的感受,激励着人类不断去寻找下一次。
经常看到这样的访谈,记者问上市公司CEO:敲钟那天是什么感受?CEO回答:很兴奋!但就持续了10分钟,就回去工作了。
之前总觉得这样的CEO很装,后来意识到他说的是真话。当人们梦想成真的时候,虽然会带来极大快感,但这个快感也马上会过去。只有再去追求下一个目标的过程中,那种快感才会再回来。
这种反复不断去追求快感爽感的过程,正是人类的想象力促成的,推动者人类的发展。
当没有目标的时候,会感觉困惑、迷失、缺少生活的动力和意义。本质上是缺少对未来的想象,所以快感爽感也不存在,让人打不起精神。
延伸出另外一个问题:
既然人类的想象这么美好,追求目标又这么幸福,为什么我总是觉得很痛苦,完全感受不到任何满足感?
人们达成目标的时候是很幸福很爽的,但不代表过程中也是这样。我们在奋斗的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是痛苦的,觉得漫长又难熬,甚至想放弃。
这是因为追求目标的过程,本质上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量的积累过程是漫长的,势必会带来痛苦的感受,这是正常的现象,要学会接受和坚持,才能最终成功。
2、没有目标会怎么样
既然目标的底层逻辑是想象,而想象又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需求,所以没有目标人类的精神世界就崩塌了。
道理是这样的,但道理往往都太不接地气了,举个切身相关的例子,讲讲如果我们做事没有目标,会有什么危害:
有个现象,艺术生比理科生的成材率低,或者说功成名就的概率低。有大量的艺术从业者,都希望能在这个领域出人头地,但实际上金字塔尖上的人寥寥无几。
理科生就不一样了,虽然从业者更多,但真正做出成绩的人也更多。原因是啥呢?看一下理科生的金字塔尖,原来这里的位置本来就比艺术生更多。
也就是100个艺术生只有3个人能成为艺术家,而100个理科生里会有10个人成为科学家。根本的原因在于,在成才率这件事上,理科生有明确的度量方法,而艺术生没有,或者说很模糊、很主观。
这个论据来自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书中提到:年轻人最难以实现的目标是在表演艺术方面功成名就。——这就是可量化目标的力量。
比如,A是艺术生,梦想是艺术家;B是学法律的,梦想是成功律师。那么B的成功概率一定更大,因为所选择的行业有明确量化标准和成才路径:
高考到大学的法律专业→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拿到律师执业证书→接到有影响力的案子,就可以变得越来越成功。律师这个领域我不专业,大概是这样的逻辑,有路径有标准。
艺术生走的是人文路线,没有那么明确的衡量标准。虽然有非常多的人才,但真正被行业和大众认可的很少,运气就变得非常重要。如果有上面说到的量化标准,可能成功的概率会大很多。
咱们工作中的量化指标也是同样道理。我会发现,如果甲是乙的上级,那么肯定是甲更依赖指标,乙会吐槽指标;如果甲乙的上下级关系调换,那么对指标的态度也会调换。因为指标易于管理,但会让被管理者不爽。
大家每个人都是某人的下级,所以都会不爽指标。但看看上文A和B的案例就会知道,有指标对下级来说其实是好事,有量化衡量标准,出头之日的可能性才会更大,不爽只是阶段性感受而已,并没有那么重要。
写在后面:在日常工作中,我会找出那些可以展开和深入探究的常见问题,和大家分享。如果你喜欢这个系列,欢迎分享给朋友圈或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