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的悲观是一种无奈,也是一剂良方。关于职业发展有许多很深沉的话题,最近一位记者采访我时提出了这个话题。
记者的问题是:你遇到过职业发展停滞期吗?在这个停滞期里最常见的情绪是什么,你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遇到停滞期你是换一个企业重新发展,还是在原来的企业继续耗着等待机会?
这几个问题的重量足以将我打懵,但我感觉还可以应付,没准还能爆出火花,于是就接受了采访。
我大致的观点是:停滞期谁都会有的,连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有,这不奇怪。情绪嘛肯定是低落的。关于工作,我觉得不顺心就应该换,但是换的时候要注意避免一个误区: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自负的心理会超过自责,我们会过多地将暂时的停滞期归结为客观条件,什么老板挑剔,企业效益低下,个人才能无法发挥,等等,而忽视了自身成长的缺陷和不足。
事实上,记者根据我过去十多年不断换工作的简历,将我列为主换派,记者还要采访一位过去十年一直在一家企业工作而不断升职的人,使我们两人成为正方和反方。换句话说,作为反方的我,要坚决主张不高兴就换工作,换得越多,职业发展越快。
我觉得这反方挺难当的,我在媒体上大喊只有换工作才能升职快,这要是被我们公司人事部看到了怎么办?
想到这些,我讲话开始不利落,观点也混乱起来。记者也被我忽左忽右的立场搞晕了,“你到底是主张换工作还是不换工作呢?”最后好好的采访不得不中断。
我想谈谈我看了电影《加菲猫2》以后对职场的一些新认识。
又馋又懒的加菲猫这回跟着主人到了英国,阴差阳错地卷入了一场在英国大庄园里的遗产之争,庄园的主人是和加菲猫长得一模一样的“王子”,加菲猫被当成了王子,被企图争夺遗产的坏人抓住,扔进了一个地牢。
在铁门重重地关上之际,加菲猫振振有词地念叨:“你别想把我怎么样,你以为我会在乎这个?我要在这里写小说,我要学习好几门外语,我要在这里冥思,修身养性,这是多么好的机会……”
加菲猫的态度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理,就是:在你遇到停滞期的时候先把自己扔到谷底,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不停地想最积极的事情。工作不顺心是吧,大不了我辞职,周游世界,学习瑜珈,写写博客,或者就什么都不干,怎么样,谁能打败我?
我觉得电影的问题是,加菲猫还没有做他自己口头表示过的任何事情,哪怕是学半门外语,写两页小说,就有人来救他出去,然后就抓住坏蛋,拯救庄园的动物,当了大英雄。生活的过程绝没有这么简单。你要是真的撑不住,辞职什么都不干,再缓过劲来可要费一番工夫呢。
关键的问题是,你不能暴露出你明显的弱点,或者说不能太集中地吊在一棵树上。比如我就是要那个职位,我明年一定要把工资长到那个高度,我一定要把这个老板耗走,等等。你要是这么死性,一点都不从最槽糕的起点出发考虑问题,你的结局就暂时不会妙。
上个月,一个朋友开车从北京到河北帮人娶亲办喜事接新娘,凌晨两点就出发了。我说就算是按北方的习俗,喜宴要在中午十二点之前举行,否则就算二婚不吉利,那也不至于这么披星戴月的。
朋友说你有所不知,我们老家乡下办喜事接新娘一定要半夜接出来,而且不能透露一点风声。经过的村子很多,各村都有专门截花车的,“朋友,大喜的日子啊,给我们弟兄也沾点喜吧。”
原来是索要些糖果,现在直接要钱了,每人五十、一百,这要是一村20人,五六个村下来,费用怎么受得了。人家很文明,就是拦住车不让走,因为你有弱点,你必须在十二点前接到新娘并送到婚宴现场,你也不能为这点事跟乡亲们翻脸是不?
所以,你要是目标太单一太局限,你就有了被人要挟的软肋,人家就会牵着你的鼻子走。所以说,在职场,你要适当把目标放得宽泛一些,比如说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职责范围不断扩大。你要是急着白脸,盯死了非要在某一时间得到某种待遇,你最好还是去抢银行。
我一直为没有配合好那位记者朋友的采访而内疚。可是如果还有这样的采访机会,我可能还是当不好那个设定好的反方,我只能说:“采访一下加菲也许会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