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踩过这十六个坑,都不好意思说做过内容营销

内容营销
宋星
2025-03-19

2025年的内容营销变化非常巨大。比如,前两天小红书通知不允许在内容中夹带任何跳转到其他电商平台的外链,这两天又说自己要全面进军跨境电商。

老实讲,小红书的内容品质多少有些下降,我觉得创收很重要,但不要把自己的基本盘给丢了。

抖音的变化则是在水面之下的暗涌,它的规则总是在调整,对优质内容的自然流量分配越来越吝啬(小红书也强不到哪里去)。

我们不能再以传统的方法去运营今天的内容营销,传统思维下的下面这十六个误区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值得我们重视!

以下这些误区,全部都是让你的内容营销ROI降低,或者难以传播的主要原因!


误区一:为自然流量不佳的商业内容补充付费流量


实例:某企业,发现自己辛苦做的内容,起量微薄,以为是自己的内容需要推广。于是花费“巨资”为这个内容投流。

后果:ROI降低,内容表现变差,官方号表现变差。


误区二:给自己的内容刷量


实例:某企业的内容营销负责人,无法在既定预算下采用正常方法达到老板要求的KPI,于是采用“特殊”方法为内容刷量。

后果:公司账号自然流量越来越差,未来再上的任何内容都需要刷量才能把数据做得好看。


误区三:过于追求内容爆款,却忽略内容堆基建


实例:很多企业(没错,很多),认为做内容营销就是为了做爆款,没有爆款,内容就没有传播价值。

后果:爆款没有做出来,内容阵地也被竞争对手占了。内容不仅要做爆款,更重要的是要堆基建。堆基建不仅有助于促进销售转化,也有助于在SEO以及AI SEO上的占位,极为重要。


误区四:有了牛X的KOL,内容营销就成了


实例:花了大几百万请来了KOL,内容和PR同时“开火”,一阵热闹过后,就没有然后了。传播不能持续,销量也不能保持持续增长。

后果:如果把你的内容营销比作一场对受众认知和欲望的“狂轰滥炸”,牛X的KOL只能算炸dan的引线,后续的内容运营才是真正填充在炸dan中的TNT。


误区五:选择合作KOL时,盲目相信平台给出的平均CPM做成本预估


实例:选择KOL合作的时候,按照某图上提供的KOL的CPM成本做预估,发现性价比很高呀,自己这点预算也能有不错的曝光呢!于是签约合作。

后果:合作之后发现实际CPM是某图给出的预估CPM的数倍!并不是达人和平台故意坑你,而是你自己并没有深度搞清楚背后的逻辑。


误区六:被达人刷量坑骗


实例:达人承诺达到N个百万播放量,而且达人也确实做到了。

后果:毫无转化,一点实际效果都没有达成。实际上,不少达人的刷量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虽然可恨,但并不是束手无策,品牌主完全可以用数据的方法发现,而且还能留有证据。并不复杂,只是很多时候品牌不会用现成的工具。


误区七:只追求转化或过于追求转化


实例:某些企业信奉的就是转化,而且看到别人做内容,都能有好多转化,于是也要求自己的内容营销一切都要以实际转化作为衡量指标!——不能带转化凭什么让老子花钱做内容?!

后果:不仅内容无法传播,而且也导致转化ROI很低。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

误区八:内容 ≠ 话题,有内容而无话题

实例:辛苦做卖点,辛苦做传播,不断在各个平台上从各种主题角度堆自己的内容。

后果:并没有什么传播力,更没有影响力。哪怕是花钱做投流,也没有效果。因为,大部分品牌的内容是商业内容,商业内容没有真正引起用户兴趣的话题性。好的能够引发传播的内容,需要尽可能满足除了实用性之外的其他五个要素,分别是:社交货币、情绪、诱因、故事性、公共性。


误区九:人群定向失误


实例:很认真地按照人群的社会属性和兴趣做细分,然后做精准化内容投流,希望内容在传播度和互动程度上有所提高。

后果:内容传播没有显著提升,反而活跃用户越来越少。因为,人群定向的方式有非常可行的方式,不仅仅只是按照社会属性或者兴趣做切分这么简单。好的人群定向,甚至完全可以把竞争对手的精准人群抢过来!


误区十:受众伪需求!


实例:用户的需求实际上分为:显性需求(搜索词)、隐性需求(情感动机)、本源需求(价值认同)三层。或者我们在商学院上课时候说的,用户需求实际上分为:want和need的区别。我want有1个亿美元的资产,背后的need实际上是我希望过自由富足受人尊敬甚至腐败的生活……但是企业常常以显性需求作为内容创作和资源投入的核心,而忽略从本源需求出发创作的内容。

后果:事倍功半!


误区十一:落入KPI陷阱


实例:认为内容能够表现好被平台推荐的主要原因就是观众(读者)的互动多,其实这是非常典型的误解。

后果:很难得到真正的推荐。内容成为爆款被推荐是因为赛马机制,而赛马取胜的底层逻辑是你能帮平台赚到钱。即使是对不直接卖货的内容,这个逻辑仍然是成立的。企业做内容,要围绕这个逻辑做文章。


误区十二:过于贪心的铁公鸡!(实际上是两个误区)


实例:说贪心吧,是因为做内容营销什么都想要,又想要影响力,又想四处传播,还想搞来好多粉丝,还得附带着转化个几千单。但是,又一分钱投流费用都不想出?十足铁公鸡!

后果:一事无成!凭什么好事都被你占了?!


误区十三:忽略内容营销最重要的根基


实例:内容花里胡哨,产品没有卖点,没有话题性,把内容团队逼疯了,也只是屎上雕花。

后果:产品无能,累死三军!


误区十四:内容迁移灾难


实例:某企业,B站做得好的内容,直接拿到抖音上,以为能进一步扩大播放量,再刷一波红利。

后果:数据一塌糊涂,B站好内容,并不是抖音的菜。内容也需要“本地化”!


误区十五:不用AI创作


实例:不用AI创作,全部追求原创。

后果:内容位都被竞争对手占了,因为效率低。就算时不时能有爆款内容,但架不住全网都是人家的“声音”。而且AI SEO也很喜欢它的“同类”创作的东西,因为结构性强,易读易用!


误区十六:只用AI创作


实例:把卖点和关键词丢给AI,剩下就让AI做各种内容了!

后果:缺乏灵魂的泛泛之作,而且被平台围追堵截。

内容营销的误区其实还有很多,尤其是在花钱投流这一块,很多时候是好的愿望却导致了不好的结果。应该如何更明智地花钱?应该如何获得更好的内容营销的效果?应该如何将平台的规则和资源转变为自己可以利用的机会?

参与讨论

宋星
+ 关注
  • 浏览

    245998

  • 文章

    108

宋星是纷析数据科技的创始人,纷析数据为企业实现互联网营销和运营优化以及互联网数字化转型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同时,他也在世界上最大的广告传媒集团之一:阳狮媒体集团担任数据与技术创新部总经理。宋星有十一年历史的个人博客《网站分析在中国》是互联网从业者必读的「圣经」。宋星同时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工程学院特聘教授、百度特聘专家和钻石讲师、Google mLab特聘顾问。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