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熟能生巧的理解

营销管理
王智远
2025-01-13

熟能生巧,意思是:

通过持续不断地练习、实践,一个人能够逐渐变得非常熟练,并且能够掌握一些技巧或技能。简单讲,做得越多,就越擅长做某事。

比如学钢琴,一开始会觉得很难,如果每天坚持练习,慢慢地就会越弹越好,甚至能够熟练地弹奏复杂的曲子,这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

不过,道理是别人将复杂的过程简化、浓缩成一个概念的结果,过学道理不如学过程。最近,我对「熟能生巧」有了新的理解,不妨将其运用到工作思维中来看。

上周一个朋友说:

他们公司的品牌工作只有他一个人负责,没有团队可以商量或合作,希望AI能成为他的第二大脑。

他提出了三个具体的需求。首先,他想让AI帮他完成品牌对外宣传资料的文字输出,比如:撰写企业和新产品的介绍、突出产品亮点等。

同时,还希望AI能帮他查漏补缺,看看哪些模块还要补充什么样的资料;其次,他还想让AI帮他查阅大量的视觉素材,以便在与第三方供应商对接时,能够获得更多灵感,也能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然而,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他们公司主要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资料大多是技术性很强的内容,看起来晦涩难懂,而且“不说人话”。

对此,我给出了以下心得:

关于品牌对外宣传资料的文字输出,要确保有足够的资料,这些资料可能是文字、图片或者PPT等形式。最关键的是先把核心内容提炼出来,然后让AI学习资料,这样AI才能帮他查漏补缺。

对于技术性强的资料,可以让AI用普通人听得懂的语言来重新表达。至于视觉素材的积累和灵感方向,主要考验搜索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要找到能够激发创意或提供思路的内容。

此外,还可以多搜索一些与公司项目相关的内容,比如小红书就是一个不错的资源平台。

关于AI生成内容的判断,我建议,不要直接拿其他品牌的资料来训练AI,而是让AI自己生成内容,然后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如果担心AI生成的内容是直接摘取的,可以让AI按照想要的结构重新表达,或者让AI对生成的内容进行二次优化。

他还提到,曾看到有博主建议让AI扮演30个大脑,给出30个不同的方案,再让它们互相评判合理性,他觉得这个想法不错,但不知道具体该如何操作。

我告诉他,操作并不复杂。

只要新建多个对话框,给每个对话框不同的提示词,就能模拟多个“大脑”的效果。例如:一个用于搜索,一个用于翻译,一个用于提炼PPT要点,以此模拟多个「大脑」的效果”。

最后,他问我除了Kimi还有哪些工具可以用。我建议他现阶段先把Kimi用透。关键不在于工具本身,而在于思维方式。

他还提到,已经用Kimi输出过一波内容,但觉得读起来很假大空。我建议可以通过多次迭代和优化,逐步让AI更好地理解他的需求,这样,AI生成的内容才会更符合品牌宣传的要求。

通过整个过程,你能看到什么?我认为,如今的工作方式已经发生了新变化。

第一层是基础阶段。比如:在公司接到一个写PPT的任务,此时你可能只想着如何去写,用什么工具,这种工作方式只能称之为“熟”。

第二层,在此基础上有所提升。这时,已经拥有了自己熟悉的工具和方法。当老板要求做PPT时,清楚地知道该去哪些网站寻找框架,如何整理内容,甚至掌握了一些小技巧,这可以称之为“巧”。

第三层,将方法整合成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

以PPT为例,老板布置任务后,你心里有一套清晰的标准操作流程,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等都很明确。

按照这个流程操作,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虽然具体内容会有所变化,但整体框架和步骤是固定的,我将这个阶段称为“能”,也就是懂得了如何应对变化。

那么,“生”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处于第四层。

在这一层,我们会借助AI来辅助工作。在制作PPT或整个工作流程中,除了创意部分需要自己把控外,其他环节都可以交给AI来完成,人只需负责最后审核把关。

如今工作方式已经发展到了第四层,即拥有自己工作流程并结合AI使用,才能真正达到「熟能生巧」的阶段;假设自己依然还停留在一、二阶段,那就要抓紧梳理工作流了。

因此,一个结论是:熟能生巧不是做多了,就巧了,而是一个演进的过程,要提炼工作流,借助工具提高效率和创造力。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