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包银”是行业利润的解药还是毒药?

消费者洞察
崔德乾新营销
1天前

最近,“金包银”在行业火得一塌糊涂,也吵得一塌糊涂。

“金包银”到底是行业利润的解药还是毒药?观点的背后是立场,立场的背后是利益。

今天,不带利益的立场,分别从供给端和需求端,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


一、供给端:先看行业争论的焦点与国家检测机构的要求。


是毒药还是解药,行业争论的关键是【用产品忽悠消费者,破坏行业的整体利益】VS【用产品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替行业找到一条新的利润源】。明白了这一点,就很好判断了。

金包银,其实就是镀金银。金包银强调的是材料,镀金银强调的是工艺。为什么要命名“金包银”?有【在所谓的包金含量多寡上弄虚作假,以此用来忽悠消费者】的嫌疑。

国家首饰质量检验中心和深圳珠宝首饰质量检测中心都要求,生产企业要规范金包银首饰,如果用电镀工艺覆盖一层的金,要以镀金银**来命名,如果采用机械方法让金覆盖层在银首饰上可以叫金包银,要分别注明金、银的纯度和重量。

根据国家首饰质量检验中心对17件样品检测结果显示,按照企业标注的金重和银重,检测合格的只有2件。也就是说,88.23%的产品都存在少金现象。这当然就是隐藏的产品背后的利润,也是行业争论的焦点。

微信图片_20241203113539.jpg

微信图片_20241203113543.jpg

微信图片_20241203113547.jpg

也就是说,国家质量检测部门对“金包银”进行了规范要求,也指出了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二、需求端:这是真需求还是假需求?


中美对抗,“懂王”上台势必加剧对抗的烈度。在这个背景下,经济下行,消费通缩,是个不争的事实。珠宝钻石难动销,投资金需求旺盛,首饰金下滑严重。“金包银”为何那么火?那是95后和00后的新需求出现了。主要是这些Z时代的用户消费降级,从注重产品材料的保值消费需求,转变为注重产品款式和工艺的配饰消费需求。既然是配饰消费需求,那么就不要求足金材料,而是看起来像黄金首饰,但客单价很低的银镀金产品。

消费降级,导致了很多年轻用户以“镀金银配饰”代替“足金保值首饰”的旺盛需求,你可以理解为【这是时尚银首饰开启了按件销售的潮流】。这是一个巨大的真需求。换句话说,“镀金银”是“足金首饰”的平替消费。现在是,未来几年也是。

既然是真需求,也很有利润,很有前途。那就赶快上马!就像10年前的黄金按克卖,行业也有不同的质疑声音。但是,质疑的获得了道德的优越感,而埋头抓红利的则赚的盆满钵满。

行业的反对意见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很好解决。那就是取消金包银这一名称,改为“镀金银”。这样就去掉了在黄金克重上做文章,从而忽悠消费者的嫌疑。镀金银也是按件卖,不是按克卖。利润也很可观的。

如果非要用金包银这一名称,将会导致如下问题:

1、消费者会被行业人士解密教育,对“金包银”消费心存疑虑。

2、按照国家要求,你必须标注黄金的克重与银的重量,如此以来,用户就会用黄金和白银的价格与你讨价还价,又将回到克重销售+工费的老路上来。

3、不要忽视Z世代的智商。如今,供需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智商”与“商家忽悠营销黔驴技穷”之间的矛盾。

如果统一规范命名为“镀金银”,就是行业利润的解药。如果都叫“金包银”,可能就是行业的毒药。这是我的观点。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总而言之,金包银市场已经轰轰烈烈了。你不要视而不见。但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请行业大咖积极转发,以影响更多的行业权威人士和权威机构,共同守望行业,共同繁荣市场,共同挣一波新品类的红利。

时尚银首饰开启了按件销售的浪潮。您还在无动于衷吗?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