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熊孩子,所以从去年开始关注高考的相关趋势,还插空考了个《高考志愿填报师》的证书。
去年,写了《高考填志愿也太太太太太难了》的文。
今年,觉得没什么好讲的了,因为没人敢说自己看得懂趋势的变化。
敏感的人应该发现,今年关于高考的报道明显不如往年。
按理说这个时间点每年例行的事件,比如XX准考证丢了,叔叔们千里护送啊;XXX门外旗袍大褂的装备守候啊。
这种关注度的减低,离不开当今时代下关于学历带来收益的下降。
我好事儿的去搜了下几组数据:
1、2023年国考总报名人数高达250万,比前年增加了50万人,可招聘人数仅3.71万人,平均录取比例为70:1,最紧俏的岗位报录比为5870:1。
2、今年2024年,普通、职业本专科招生1042.2万人,在校生3775.0万人,毕业生1047.0万人。研究生130.2万,在学研究生388.3万人,毕业生101.5万人。这个数据有点吓人。相对应的,我不觉得哪个经济实体可以支撑这么多的白领岗位。
3、无论是导向,还是专家言论,还是大家的认知,都是知道理工科重要。但数据告诉我们,就算学最有用的工科专业,也严重过剩。就算是三清博士(每年清华毕业博士3000多),如果要求高了,可能也不太容易就业。
所以,如同我们分析一个品牌,永远不要忽略事件发展的时代背景。
70年代,虽然大学生是稀缺资源,但因为那是个特殊的时代,所以学历的溢价并没有显现,反而可能让自己的一生难以自洽。我就清晰的记得小时候爸爸的学校里有个清华的高材生,因为“言多必失”在图书馆里消磨了锐气,非常可惜。
80年代,高考恢复,政策红利显而易见。大学生们在各行各业发挥中流砥柱的价值。如果按现在的标准评估,当年的大学生能力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时代需要他们。
90年代之后,市场经济活跃,外企涌入,民营崛起。大学生在市场上还是供小于求的状态。红利明显。尤其是外企,在别人每个月只有几百块的时候,外企每月可以有7000块。
进入2000年,互联网红利开始显现,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尤其从PC到移动互联网的跃进,极大拉动了经济的发展。我刚好是2000年上的大学,在同学会的三个人生真相中我回顾了自己的经历。一点不夸张的讲,如果换到现在的背景下,怎么可能让我任性的把几个大厂换个遍,很有可能都进不去。
但这一波的红利到“口罩”之前结束。
目前的状态大家都有感知。
不过这种状态是一个周期,一定会结束,因为这是发展的必然。
不过具体时间点我们并不知道。
从上到下,大家也能感知到各种积极的尝试和改变。
总结一下:
1、我们的娃一定比我们优秀得多,他们目前没有享受到时代的红利,但是我们是享受红利的一代;
2、现在的焦虑主要来自担心无法给娃托底,那就放过孩子,他们已经很努力了,多跟自己较劲;
3、时代背景,社会系统,行业重塑,过程努力,结果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