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关注如何提升职场竞争力,搞清楚这件事更重要

职业指南
营销航班
2023-07-18

一、引言

这个分享,本来是给高级班的,但因为这里的课上完了,你们有些没有完课的,没理解“自己的知识观”,更专业的就学不动了,总不能让你们在这里呆着无聊。

开始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能说出自己的知识观吗?

当读过上千本书,听过上千堂课,写过上千万字的分享,改过几千人次的作业,持续过上千小时的刻意练习之后,我发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站在现在,回过头看最初,是什么在驱动着这种很苦,又很枯燥的执着?

你说是欲望吧,也对!

你说是职责吧,是的!

你说是好奇吧,的确!

你说是兴趣吧,没错!

你说是赚钱吧,都对!

但这些都不是最底层的本质。因为:

总有很多知识你无法有欲望,比如总有些作者的价值观让你看不下去,但我却要去了解。

总有很多知识非你职责范围,比如,你完全可以开发一套课程重复卖给不同的人,但我却没停过不断加餐和迭代。

总有很多知识并不是好奇驱使,比如《营销管理》这样的大部头,都细读啃过N遍了,没什么好奇的。

总有很多知识要掌握要刻意练习,并非一直真的有兴趣,比如我本身连拍照都拍的人,却要去研究怎样做短视频,显得特别笨拙,我想没有人有兴趣看到自己笨拙吧。

你说,赚钱吧,都处于挣钱状态。

这样一梳理下来,这些都不是本质的驱动力。

而最后发现,真正的驱动力,是【知识观】。

因为【知识观】直接影响了我怎样去理解知识,影响了我对不同类型的,无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态度。最后,经过长时间,直接影响了成长效率。

我觉得如果一个人能清晰自己的【知识观】,那很可能,就能解密自己为什么成长成这样了。正因为是这样,这个主题,很有分享的意义和必要。

但,在现实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精力,有时间,或者说是有意识去思考这样的事的,毕竟学习营销,在商业社会里,怎样搞钱才是主业。

这也就给了辉哥机会。给大家做一个模板,为大家的成长提供一个参考。

好,那么,辉哥的【知识观】是什么呢?

用三个词就可以总结:

1、闭环

2、分层

3、体系

下面一个一个具体讲。


一、闭环

大家知道,辉哥是一个工科生,在工科里的知识体系里,很讲究闭环,在工科的学习里,出现频率最高的是 "最后一步" 这三个字。这三个字,就像跟我们用电脑敲键盘最后一步总是回车那样频繁。

经过这样大量的训练后,我发现,我的知识观里,对待什么时知识这个问题上,我发现,能够形成解决一个问题的闭环的,才是知识。

后来,我发现,我特别喜欢模型类的知识,因为,模型类的知识就是一个闭环知识,能够直接高效的拿来解决问题。

比如,像杨三角、黄金思维圈,5W2H,SCQA,战略的3C模型,SWOT等。还有公式类的,如:收入=客单价 x 流量 x 转化率 x 复购,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产品价值=功能价值+情绪价值+资产价值,等等这样的。

这类知识,非常极简,非常高效。也正是因为这类知识可复用性特别高,哪哪都能用,你刻意练习掌握一个,如果你能掌握它的精髓,非常节约你的能带宽,而且很容易能解决大问题。

举例,比如像【收入=客单价 x 流量 x 转化率 x 复购】,这个模型形成的闭环,理解透了这个公式,你几乎就理解了所有的商业模式。有非常多的道理和现象,可以通过这个公式一通百通。

比如说,好产品,没有流量,就没业绩。很差的产品,有足够多的人卖,有足够的流量也能做出很惊人的业绩,但是因为没有复购,所以项目死得很快。

再比如说,如果有好产品,但没有流量,定价就一定要有足够的利润率,要不然你没钱搞流量,也没法激励你的经销代理商干活。

再比如说,你衡量一个公司的商业模式好不好,你就要看转化率高不高,复购高不高,一个流量能反复成交才是好的商业模式。

再比如说,你现在要做生意,评估你能不能赚到钱的,一点都不复杂,就看这条公式里,每个环节,靠不靠谱,有没有优势,无论你做多少努力,都是为提升这条公式每一个要素环节的数值。无论商业模式怎样变,都是为了在积累每一个环节的优势。

所以,像这样的知识,我是会抓住,然后不断的深挖,举一反十的刻意练习,都能达到以简驭繁的效果。

这样,我就可以成为知识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因为,所有的其他的知识,无非都是让闭环里的每个链条做得更好而已。

比如,你为什么要做品牌?

你把品牌那一整套的东西做完,最终不就是为了客单价更高一点,获得流量的成本更低一点,品牌自带流量,在用户选择的时候更偏向品牌转化率就更高一点,最后形成购买习惯复购也就更高了,这样,同一个流量就可以多次成交。

这样来看,用品牌打造那一套,其实就是用品牌的打法提升了【收入=客单价 x 流量 x 转化率 x 复购】这条公式里的每个要素的数值,使得商业模式变得更好。

换一句话说,也是因为看到生意能够更长久的做下去,所以才用品牌那一套去打造,否则,不大有必要。

以上,就是我的第一个知识观。

抓住成闭环的知识,搞透它,你就能一通百通,化繁为简,以简驭繁。

那么,你看到这里,你检查一下,自己搞透了多少个形成了闭环的知识,掌握足够多的闭环类的知识,那么你的思维就会变得更通透。

多少为足够呢?我的答案是,你要把一个领域里的这类知识闭环知识都了解,掌握核心和主要的,就算够用了。

如果你还能够用框架思维,把本来领域里的还没有闭环的知识,结构化提炼成模型,那么,你就去完成这一个工作。

比如,辉哥在读《营销管理》时,把质量的定义,提炼成:质量=用户价值/用户期望值。

质量原来的表达是:质量,是某件产品或某项服务所具有的能够满足现实或潜在需要的特征与特色的总和。

再比如,辉哥把顾客忠诚度,提炼成:用户忠诚度 = 价值体验 / 价值诱惑

忠诚度的原来的定义是:尽管顾客会爱到外在的情境的影响,且其他企业的营销努力也可能导致转换行为的发生,但顾客仍对其所偏好的产品或服务给予深刻的承诺,保证会在未来再度购买与再次光顾。

你看,这样,你就得到一个极简好用,可复用极高的闭环知识。


二、分层


好,那么,我们接着,讲第二个知识观,分层。这是一个很奇妙的知识观。

因为,当大量的跨学科系统的学习了足够量的时候,发现一个很奇特的事情,我们学习知识前,都要区分是事实,还是观点。

但发现,其实没有统一的事实。

比如,在厨师看来,“味”到是他所重视的事实性知识,什么样的食材有什么样的味,什么样的做法,有什么样的味。但是在物理学看来,味道不是事实性的知识。同样的,在画家所重视的颜色和色调,是事实性的知识,但物理看来,色也并不是事实性的知识。

这就是说,物理学家、厨师和画家的眼里,他们对知识的判断知识的事实,各不相同。所谓的事实,只不过是有统一标准的观点。

这就给了我很奇妙的知识观:事实来自有共同标准的观点。知识也是来自标准的观点。

为什么这样说?

我们看知识是怎样来的?用一组图,跟大家讲解一下。

我们先看看什么是知识?如下图

微信图片_20230718090119.png

我们看到,知识是用于解决问题的结构化信息。但是,这个结构化的过程,是怎样来的呢?我们再看一组图。

现在,我们假设,我们已知道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些信息和数据,散状碎片化的状态:

微信图片_20230718090122.png

在一个领域里,有人把这些点状在实路中把信息串联起来里,就形成这样一个像星座一样的东西,在这个过程找到了一些规律,形成了一些经验:

微信图片_20230718090124.png

然后,接着不同领域的人,也去实践,利用了相应的信息,找到了信息相应的关系,比如是这样的:

微信图片_20230718090127.png

但是,你自己在上面的基础上,自己实践了一遍,发现信息还可以这样串联,也获得了很多不一样的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比如是这样:

微信图片_20230718090129.png

那么,你发现,每个学科的知识,为了应对学科要解决的问题,要完成的使命,对信息专门加工研究的结果而形成的。

比如,营销以需求为起点,对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研究来加工出知识的。数学的微积分是以长方形面积计算为起点,把全世界所有的图形都可以看作一个个小长方形叠加而成的,研究怎样切分叠加面积来获得知识。生物学是把世界上所有的生物看成一个个的细胞,研究细胞的变化来获得知识。

每个学科的知识的变分,就是对加工信息观念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知识其实是信息和观念的系统组织后的产物。比如,营销的知识迭代,就经历了生产观念 ,产品观念 ,推销观念,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的变化,都是围绕市场供求的满足变化更新观念的。

观念与观念之间,就出现层次和类别。知识,也就跟着层次和类别,发生了系统性的变化。

所以,这一个层次的知识观,给了我一个非常大的推动,无论在看什么知识和分享,我都会思考,或会问,这些知识背后的观念是什么?这些观念,是否与情景匹配,如果与情景匹配,那这些知识可复用的概率,就大大增加。

所以,辉哥有一个分层的思考模型【U形思考】,如下图:

微信图片_20230718090132.png

也就是说,知识在很多时候,并不是最重要的,它只是工具属性,而观念层如果是相似的,经验和原则,就大概率适用,因为很可能,本质是一样的,那么,由此产生的知识,就可以复用,解决其他问题。

举一个例子。

在美国的政治界,在制度政策的时候,美国的政客们都在使用一套思才决策的工具,叫做:需根解损。

而美国的两会的议员们,对针锋相对对是否要出台一项政策,时在评估是否要废除一项政策进行大辩论时,也需要用到这一套决策工具的框架知识:需根解损。

需根解损是指:

需:需要性的意思

根:根属性的意思

解:解决力的意思

损:损益比的意思

这一套思考工具知识的观念,就是解决那种现实中要做重大决定时,总是好处坏处共存,利弊都要衡量,最后要分析合理性的问题时使用的。用人话说,就是怎样选都有利有弊,且利弊不在同一个维度上发生,利益和代价等价这样的决策。

那么,这一套工具知识,就不仅适用美国,也适用于中国,同样也适合企业和个人做现实决定,因为面对现实的观念都是一致的。

比如,涉及公平和效率、情感和利益、伦理和发展、成本与利润、忠与孝、爱情和面包等等这样的问题,就适用这一套思考工具。

综上,辉哥的知识观里,对知识分层,是一个习惯,因为知识有工具的属性,而知识是否适用,看产生知识背后的观念,然后看问题的本质是否一样,如果是,那适用性就很强了。

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所以,我们学习知识,不能只学知识本身,学知识本身是知其然,而了解知识的下面的层级,是知其所以然,你就有了应用知识的自由,有自由,处理问题就显得更艺术,结果就显得更有智慧了。


三、体系


好,来到最后一个知识观:体系观。

辉哥很早就跟大家强调,一定要有自己的知识体系,用知识体系去解决问题,提供价值,在竞争中,才有胜算。

那么,在辉哥的知识体系观里,一个知识的体系,由三种类型的知识构成,分别是:描述性知识,预测性知识,控制性知识。

以市场营销知识体系为例:

描述性知识,就是把一个市场里比如有多少零售商,不同零售商的特点是什么?零售业的结构和零售业务活动业已发生了哪一些变化?以往消费者的行为如何?现在他们的消费行为怎样?市场经营者如何制定价格?

等这些如实不加主观的描述下来,这些东西就是描述性的知识。

这种对市场环境下存在的事实所进行的描述,其意义就如地图告诉我们有关地区城市及道路等方面的知识一样。

这些描述性知识通过提供内外信息,可以构成营销科学的原始资料。

一旦有了这些资料,营销人,下一步便寻求通过这些事实的系统分析,来对营销的变化进行预测。一是营销人便可通过参照对自由支配收入,和当年从业零售机构总数的估计,对即将到来年份的零售销售总额进行预测。这样就获得了预测性知识。

如果营销人能够建立其销售额同这些资料之间的因果关系,那么营销人便获取了控制性的知识。

比如通过分析可支配收入及零售商数量的变化,便可预测来年可能的销售额数值。

你看,这样,把描述性知识,预测性知识,控制性知识的放在一起,以描述性知识为原材料,通过一套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就可以做事先靠谱的估计和预测,事后修正,就得到了预测性知识,懂得了如何做预没。而如果你从中发现了体系里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那么,你就掌握了控制性知识,懂得了如何控制。

如果这三类知识,你都同时获得了,你就有了体系性的知识。这些知识,通常很有普适性。

在这样的知识观下,辉哥主动获取知识,就很有目的性,效率也高很多,久而久之,就能随时做出一个个体系出来。

举个例子。

比如现在,我想做一个小小的对短视频认知的知识体系。那么,现在我立即就可以行动。首先查大盘的数据,然后预测,现然后就是控制。

描述性的知识:5亿日活(抖音是6亿),每用户日均使用20分钟(抖音是144分钟),创作者数据未查到(抖音72万)。

预测性的知识:要满足这5亿日活的用户的需求,每天必须有100亿分钟的有效的内容产生(抖音需要864亿分钟的内容)。

控制性的知识:机器推荐算法视频流量分配机制,视频号正在逐渐弱化社交关系链的推荐权重,向抖音的纯算法推荐看齐,所以,这方面看抖音的推荐算法即可,顺序是:

第一步:作品。机器审核:标题合规(审核极限词、敏感词、少儿不宜)。画面质量。音频版权。视频搬运。

第二步:随机导流测试。

前三秒吸引力不够被划过。无播放。初始流量小于1000。

人工审核条件:完播率大于35%,点赞率大于8%,评论率大于0.5%,转发率大于0.5%。

第三步:人群画像测试确认类型。

过于垂直。限流。一次推荐大于1万。

多人审核:关键帧复审。内容创作活跃度。创意稀缺度。多人投票。

第四步:爆款扶持

行业和年龄层限制。限流。二次推荐大于10万。

机器学习。获得人群行为。影响下次流量分配。

第四步:头部效应。

然后,拿到这些知识,就可以不断迭代自己的视频创意和选题,锻炼爆款手感,找到因果关系,重复实践,形成一套自己实践过的知识体系了。

这就是辉哥的知识体系观。


四、总结


好,总结一下,今天这个分享,并不是分享知识,而是分享辉哥成长过程中的知识观,因为【闭环】【分层】【体系】三个知识观,使得我成长起来了。

如果遇到碎片化的好知识,我就有耐心找到它们可以应用的体系;如果遇到一个很棒的体系框架,我就有欲望将它改造为我所用;如果那些改造好的体系知识,就持续刻意练习到肌肉记忆,让这些知识在工作和生活反复解决问题,提高知识的可复用性。

我们每天都在各种载体里,收获很多好的碎片知识,即使看一本很书,很多时候记得的,或者有感觉的,就是一些碎片。但是这些好的碎片知识其实是不会有什么用处的,它要放到一个知识体系里,才可以发挥用处。

这次分享的决定,本来只给高级班的,这次能在核心层都分享,加餐。希望能帮助启发大家,高效的学习,深度的学习,形成系统的力量,让自己成为知识的主人,而非知识的奴隶。

希望,你也清晰自己的知识观,这能帮助你解密为什么自己成长成现在这个样子,也可以看到未来成为什么样子。这件事比起只是功利性地关注如何提升职场竞争力,反而是更重要的。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