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真正地和顾客在一起

消费者洞察
于子桓
2022-06-29

“顾客是上帝”

“我们要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我们要和消费者在一起”

与其说这些是正确的理论,不如说这些是正确的口号。问题是,我们怎么样真正地和顾客在一起。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遵循着“成者王侯败者寇”的逻辑,也就是说谁成功了,谁就真的和顾客在一起。

比如,现在我们会说抖音是真正的和顾客在一起:他们在不停地升级自己的人工智能系统,更好地为顾客创造价值;他们的直播进入了俞敏洪时代、刘畊宏时代,已经完全超越了淘宝的薇李时代……等等。

作为这种说法的对立面,业绩下滑的那些人自然而然就是没有和顾客在一起了。比如说某宝,比如说某东,他们很显然做了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所以只顾为股东创造利润而忘记了为顾客创造价值。

以上虽然是我说的,但也是大家共同的声音。它无比的正确、无比的伟大、找不到任何漏洞。但是关键是如果我是全中国3,000万小企业主中的一员,我听了你的话,我该怎样真正地跟我的顾客在一起呢?

其实事情也很简单,你只要数两个数:

第一,你今年见过多少个顾客?

第二,你今年去过多少个顾客做决策的终端?

当然如果这两个数都是0,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去问一下自己,你听了下面多少个具体操作的人员于这两方面的汇报?

花了多少时间去研究相关的数据?

不是管理类的,不是为了证明企业赚钱或者不赚钱、为了能赚多少钱、错过了多少赚钱的机会等等的这些数据,而是真正的关于顾客和顾客决策的数据,你花了多少时间?

事实上,我们过去曾经花过不少的时间,但是我们总认为我们过去花的时间已经帮我们形成了智慧和境界,所以现在我们不需要了。

就像诸葛亮、赵云、关羽打仗为什么那么好呢?他们天生如此、他们就有这样的智慧和境界、这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

至于他们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智慧和境界,这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够理解的。

当然按照西方的传统,他们会这样去讨论乔丹和伍兹,会说他们从小就开始刻意的练习,刻苦的训练,每天的投篮或者每天的发球,让他们形成了关于篮球或者高尔夫球的各种各样的心理表征,这使他们大脑甚至小脑到肌肉形成了另外一套机制,帮助他们从技术到艺术的蜕变。

他们也会在技术之外给出一个所谓的艺术的答案,但是他不会把它无限制的放大到智慧和境界的层面:比如说乔丹就算打篮球打成了神,但是他那样的神一样的智慧和境界,也没办法帮他在棒球的领域里面获得成功。

这就是,任何刻意练习,有它的成功之处,也有它的局限性。所以这是一个知识和实证的领域,而不是随意夸大文学渲染的领域。

事实上刻意练习也不是万能钥匙,他不能帮助你解决任何问题,他只能帮助你在某一个具体问题上建立你的心理表征,从而成为这个领域内的高手。

至于你在这个领域之外获得了多少智慧和境界,那谁知道呢?

我们知道,海明威写出了很多好的作品,尤其是《老人与海》。而他多次被记者采访的时候,也常常会说:写作带给了他无限的快乐,每一次创作对他来说都是一次快乐的旅程,他为此获得了无限的精神的力量。

但是我们也知道,海明威快乐的创作并没有为他赢得美好的未来,几年后他就自杀离开了这个人世。

我们不知道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内心到底碰到了什么样的苦难,以至于要通过这种方式结束一生;但是我们也知道智慧和境界并不是像想象中那样呼之即来,那么容易的获得。

就像海明威可能有很多快乐的经验,但却无法阻挡另外某个领域内的不快乐的经验。

而你在某些领域里面特别成功的经验,可能一样也未必能阻挡另外的领域里面迎面而来的挑战,所以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打通,进入到智慧和境界的层面上。

所以现在我们应该踏踏实实的回到“和顾客在一起”这样一个问题上来。

在这里没有什么智慧和境界,只有踏踏实实的、真真实实的和顾客在一起一条路。

世界不是我们任意想象出来的,至少我们先要有实实在在的接触之后,再去展开我们智慧和境界的想象力,让它任意驰骋规划美好的未来。

如果现在你已经像我一样,打算踏踏实实地和顾客待在一起的话,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怎么样和顾客待在一起。

事实上大部分的营销人员一开始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都是非常愿意和顾客在一起的。

而他之所以不再愿意跟顾客在一起,是因为他觉得跟顾客在一起得不到任何新的、有用的东西,觉得顾客就是那么回事儿,就是那个样子。

可是为什么品牌总在发生变化,或者说总有人做出了我们无法企及的,和顾客有效沟通的案例?尽管顾客好像“一直都是那个样子”。

于是我们会认为顾客没有变,关键是操作的人是不是大师才是关键。

所以我们到处去寻找那些做过成功案例的所谓的“大师”,来帮助我们和顾客进行沟通,我们希望我们能够做出经典的案例,做出爆款的、现象级的内容,因为我们相信大师跟我们不一样。

大师确实跟我们不一样,因为大师能够洞察顾客的情绪,能够知道顾客目前正在追逐什么样的热点,这是关于顾客消费信息、消费内容的一些洞察。

大师之所以有这样的洞察,也是因为他们和顾客在一起。

但是只有大师的这些洞察是不够的,因为它缺了一个和我们的品牌的连接点,而和我们的品牌的连接点是需要我们自己和顾客在一起才能够洞察出来的。

我们做过调研,我们知道顾客皮肤痒的时候大概就只有三类需求:马上缓解症状、能不能根治、能不能预防。于是我们就把这三个结论告诉大师,让大师帮忙去做可以形成爆款的内容。

但这显然不够,或者说就算做出来了,也只是碰运气。因为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真正的和顾客在一起,我们只是把顾客标签化了。

现在我们回到顾客身边去看,他碰到这样一个“皮肤痒”的问题的时候,到底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呢?

有个顾客可能是因为昨天出门办事儿被太阳晒了,所以胳膊上起了个红疹子很痒;

另外一个顾客是因为昨天在湖边散步的时候接了一个电话,老是固定在一个位置,被水边的蒙蒙虫给叮了,所以特别的痒;

还有一个顾客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手为什么痒,也许是昨天吃了个海鲜或者,谁知道呢;

还有一位同学是昨天路过夹竹桃的时候蹭了两下;

另外有一个同学是似乎穿了一件好久没穿的衣服……

天哪,1000个人有1000个理由导致他的胳膊痒。

那么我要跟什么样的人说“你这个痒要根治”,“你这个痒要预防”,或者“马上缓解痒”(当然80%的人都需要)。

所以我到底该怎么说呢?

事实上,你怎样跟他们说,取决于你在什么地方跟他们说,是跟他们一个人说还是跟他们一群人说?

如果你是用抖音跟他们沟通,有若干个达人,那么也许做法是一种模式;如果你打算只拍一条视频号的短视频,那可能又是另一条做法;如果你打算拍一条广告片,那肯定又不一样。

当然这还取决于你现在要卖的这个产品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他是一个新品牌还是一个老品牌。

事实上当我们说我们要和顾客在一起的时候,不是说这件事情因为和顾客在一起就变得容易了,就找到了一条捷径。而是这件事情变得更复杂了,让我们从头开始看到整个地图,然后再根据我们当前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当前各种各样路径的优劣,重新进行选择。

是的,你有你的目标,所以其实你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然后通过不同的具体的操作来达到你的目标。

这才是整体的一个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去模仿一个具体的做法,比如做一个现象级的栏目,或者拍一条爆款的短视,又或者去追一个极其火爆的电视剧。

战术上最成功的某个执行之所以显得那么的好,是因为我们完全不去考虑它的发生概率是多少。

你只是关注结果的指标而不关注它的过程发生有多么低的概率,这才是你迅速做出那样选择的最根本的问题。

其实我们知道我们和消费者沟通的结果一直有一个公式:

=你想传播的广告或者是品牌的内容×你选择的媒体的内容和你品牌的相关性×整体的到达率×到达的频次。

我知道,其实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知道了这个公式,但是关键在运用的时候,我们用上了没有?

比如说吧,我可以在广告内容那里写上一系列的名字,比如周华健,比如龚俊,比如肖战,比如古天乐。现在只问一个问题:用明星的时候是越有名越好吗?

然后我们可以在相关性那里写一下一系列的名字,比如爸爸去哪儿,比如分众的电视屏,比如卫视联播,比如总有人偷偷爱着你,然后同样问一句话:是越爆的内容越好吗?

然后我们就可以回想一下过去曾经发生的这些案例,慢慢引导自己去看这个问题到底该怎样去做选择。

假如我有了一个目标,然后我要去想我蓝图是什么?最后我通过哪些具体的执行来实现我的目标。

这个世界上肯定不会只有一条路,比如你只能通过去做《梦华录》的电视剧的创可贴,才能达成你的“和消费者沟通”的目标。

当然和顾客在一起并不是只有这些简单、而且很实操的意义,当然有着更广泛的,更宏大的意义。

比如说德鲁克告诉我们,企业的任务就是创造顾客,而创造顾客,只有两种方法:一种叫营销,一种叫创新(只是很狭义的创新)。

我们也知道品牌强则国强,显然品牌都是由企业创造的。

所以我们会惊喜的发现国家的两个战略:一个叫文化自信,一个叫科技创新。其实正是顺应着德鲁克说的营销和创新这两个方向,在为我们指明道路。

因为我们知道,品牌真正强大的原因是文化的强大,想想美国的品牌怎么走向世界的就知道了。

而真正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很显然源自于技术的创新、真正的新产品的发掘,这显然要由科创来解决。

所以现在我们要真的和顾客在一起,响应习大大的号召,坚定不移地推进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开展科创事业,从而为我们的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也让我们的品牌走向世界。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