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里面既有个人的命运,也有团队的命运。其中《水浒传》和《西游记》分别讲述了两个团队的不同命运:一个是取经5人组小团队,另一个是水浒108将大团队。
所以灾难向前,幸运也向前,差别只是团队领导者的目标和团队成员的目标是不是一致而已。
如果我们用一个矩阵来分析,那么就有四种情况:
1.两者一致,共同指向团队的总目标;
2.两者不一致,领导者有自己的小目标,而不是指向团队目标,团队成员大部分指向团队目标;
3.两者不一致,领导者指向团队目标,但团队成员的大部分只顾自己的小目标;
4.最后一种,领导者和团队成员们各有各的小目标,这团伙儿也就是天下绝无仅有了。
俗话说得好,“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应该就是第一种情况;而最后“聚是一盆沙,散是乱天下”。
孙悟空想回花果山当美猴王,猪八戒想去高老庄做富家翁,子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沙和尚盼着能回天庭给王母娘娘继续卷珠帘;至于小白龙,只是想和哪吒一起演电影,打死桃树老妖精。
所以团队成员有自己的小目标,那是再正常不过的。
关键是唐僧的目标到底行不行?
通常情况下,团队的大目标由领导者的小目标设定(比如去西天取经),但天下的事无奇不有,尤其是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
比如美国的两任总统拜登和川普,至于全球这样一个团队而言,就产生了我们上面说的“领导者的目标、领导者的小目标和团队的目标不一致”的情况。
当然,就算领导者有了自己的目标,能不能把自己的目标变成团队的总目标也是个大问题。
因为有的时候领导的小目标没办法和团队成员去分享。
比如说唐僧如果想在女儿国当皇帝的话,他总不能让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小龙、小白龙都陪他一起在女儿国当驸马。
俗话说得好,“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所以当环境从顺境转变为逆境,困难越来越大的时候,团队从领导到每个成员,每个人都会重新规划自己的小目标和团队的大目标。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其实我们可以认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把自己的能量分配在这两个目标上,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因为王思聪他爸的缘故,我们一说起小目标,好像说的就是一个亿。所以但凡说起大目标、小目标,就会让大家理解为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确实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却不仅仅如此。
换句话说,在今天这种状态下,利益不是全部,有些人可能会走出利益,追求安全、自我实现等等各种超越性的目标——尤其是领导者,有的时候甚至是某种精神使命性质的。
这会让他们漠视我们常常习以为常的某种Belief、Value和Rule,比如损公肥私、媚上欺下、泄密、欺骗,比如……
当大难临头的时候,每一个人减少在团队大目标上面的投入,从而维护自己的小目标,其实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整个团队是灾难还是幸运,其实取决于到底大家还能遵守什么样的Belief、Value和Rule。
是重新回到刘慈欣所说的黑暗宇宙的森林法则当中,还是依然遵规守条的朗朗乾坤?
其实这是最终揭示团队,是依然能成为守住人的本性的如路遥笔下的《平凡的世界》?还是最终会沦落为雨果笔下的《悲惨世界》?
至少,对于今天很多的孩子们来说,这世界确实是够悲惨的。
大家被关在学校里,没完没了地学习,为了所谓的高考,也不知道在100个孩子当中会有多少比例的孩子会觉得,其实这跟坐牢改造差不多——带给他们的不是成长,而是真正的灾难;不是幸运,而是残酷的心灵折磨。
说远了,其实孩子们在回归家庭的时候,同样也回归到另外一个团队。这个团队的领导人和团队成员之间也各有自己的小目标,也同样在或是灾难、或是幸运的、向前的不确定性的旅程。
大难临头的时候,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在调整目标。
这个节点上,很显然,不管是谁怎样调整自己的目标,但在嘴上——不管是团队领导人还是团队成员——谁都不会宣称自己已经改变了目标。
相反,还会把原来的团队目标继续升华,更大声地喊出来,以掩盖自己已经把小目标放到更主要地位上的事实。
所以越是沦落的团队,越会大声地喊口号。
越是没办法解决困难的团队,没办法找到解决困难的技术的团队,越需要通过相互的口号互相鼓舞自己,或者叫麻痹对方,让自己或者让别人无法意识到,其实自己已经在自己的小目标当中了。
只是这种游戏,其实就是彼得·圣吉在他的《第五项修炼》里告诉我们的一个系统基模,这个系统基模的名字叫做“共同悲剧”。
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大家没有节制的共同捕鱼的故事。
今天的海洋有了休渔期,所以鱼苗们还能够成长,恢复系统总资源;但是如果大家不加节制地喊着保护海洋的口号,却把最小的鱼苗都捞起来,那么留给团队,或者留给这个世界的,就只剩下悲剧了。
那么幸运来自于哪里呢?
其实幸运来自于过强的困难——过强的外部压力会直接挤压团队领导和团队成员之间的空隙,让大家因为恐惧反而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抵御外敌的紧密状态。
想一想,地球人本来乱成了一团麻,结果因为三体的共同威胁反而团结起来了。
相反,在三体人被麻痹了之后,才又开始了内讧。
所以,如果向前还有幸运,那么幸运就是:
让风暴来得更猛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