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从3月份爆发至今,差不多已经有近2个月了。
居家办公时间最长的企业已经达到近60天。
随着3月底封城后,除了防疫相关行业,旅游、餐饮、食品、酒水饮料、零售、服装、美妆、企业服务等等行业几乎是面临半停摆状态。
疫情封控带来最大的阻力不仅仅是销售通路、生产制造的问题,更致命的问题在于需求端减少了:毕竟能抢到菜保障基本生存已经很不错了,社会的运力和消费者的收入无法支撑我们消费更多。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大企业来说,面临的是减衣缩食、保守节流的问题。
而对于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就是生存问题。
美国曾经也实行过一段时间的封控管理,最终造成了加洲40%的中小企业倒闭。
而上海这次的疫情会倒下多少企业?
多少企业家会选择彻底躺平?
现在还没有官方对外的数据,一切只能等到真正解封后见分晓。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疫情后你会发现小区是解封了,但家附近的商铺迟迟未开。
有些商铺开了一段时间后就撤离了,店铺大门上张贴着“旺铺招租”以及一串串的手机号。
你会发现原来的供应商有些已经不在了,需要重新寻找新的供应商。
你会发现客户的订单下降了,也可能客户的采购会来要求降价。
无论当初你和他的采购关系有多好,没办法,他也是带着任务来的。
令我们担忧焦虑的不仅仅是疫情本身。
2个月,大不了就2个月了,咬牙撑过去。
我们最焦虑的,反而是疫情后的“余震”。
疫情后,上海会不会加大管控力度,例如出差回来必须持有24小时内核酸报告。
外地来的客户或供应商,进入上海也需要核酸报告。
消费者去线下店,是否需要出示48小时内核酸报告,以至于消费者更不愿意进店而宁愿选择网购?
此外,外地的客户是否能放心接受让上海的公司去出差谈业务,会不会“谈沪色变”?
线下活动,例如论坛、展会、沙龙活动的审批会不会尤其严格难以审批?
对于封控后的持续防疫来说,以上的政策很合理,但客观上都会影响商业的效率。而商业,原本就是效率的比拼。
另外还有消费者消费力、因疫情导致的消费期望降低等因素,都是可以预见到的。
那么,我们真的要躺平么?不躺平的话,我们究竟该怎么做呢,我们还能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坚信的一点是:
只要海运是比空运和陆运更高效的物流方式,那么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就不会改变。
也正因为如此,上海不会从一线城市退居到二线城市。
所以,国家一定会支持上海的经济复苏,上海自身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拉动经济。
这就像前几天有一张图传播的很广,说是许多外企会撤离上海,将亚洲的总部建在新加坡。
诚然,这可能是真的。
但企业终究是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只要上海经济恢复了,招商引资自然会将下一批优秀的企业带到上海。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疫情只是一次洗牌,而上海,终究还是那个上海。
那么,坚信这一点之后我们需要怎么做呢?
第一是保证自己能活下来。
放弃不赚钱又没有现金流的业务,那些需要“韬光养晦”、“慢慢沉淀”的业务需要谨慎对待,抓住自己的现金牛业务。
此外,根据业务模式做组织调整和优化,一切都是为了度过复苏前的寒冬。
第二是做好内功,重新思考获客模式。
复苏期间一定是阵痛,因为我们会发现传统的打法都失效了。
如果你是靠展会获客,靠参加论坛获客,那现在没有人来给你组织论坛展会了,必须转换思维与合作伙伴一起组织一些小而美的线上沙龙。
如果你是做电商,靠传统的直通车获客。那现在也要思考一下淘宝站外流量来源。
此外,如今每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即使依靠直通车获客,也要思考怎样提升转化率,怎样留存客户引发复购、增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