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本质只有一个:搞销售

销售
靠谱的阿星
2024-02-28

有一回和娃走在街道上看到「写字楼」,就问小姑娘,“写字楼是不是用来写字的?”她停顿了想一下说:“不是,是用来搞销售的!”

我后来想了下,如果不搞销售,那租写字楼做什么,这不浪费钱吗?写字楼的房租和水电费几乎是最没有性价比的了。现在很多行业都存在生产过剩的问题,怎么才能变成钱,就只能靠搞销售了!

靠做销售做起事业老板很多,在我心目中,宗庆后绝对是“销售之神”。

这几天,刷视频看到宗馥莉说,很多地方需要向父亲请教,尤其是自己缺乏做销售的经验。

有媒体曾经采访宗老发现他办公室里面看的最多的书全国各省地图、高速公路网以及很多县城的乡镇村庄地图,主持人问是否为个人爱好?他说要知道每个村庄之间距离多少,如何安排经销商配货,各个分厂发货时候就有依据了,随时都会用到。

微信图片_20240228110306.jpg

微信图片_20240228110309.jpg

宗庆后说:「我用脚来丈量中国的市场。深入到穷乡僻壤、犄角旮旯,中国市场地图就是这样得再水里活力、摸爬滚打的中摸透的。」

销售一个公司的业务工作,是引擎,也是公司在市场环境下的盈利性组织的本质所在。

宗庆后在卖棒冰时候也没有想过做多大的企业,等到销售收入增强起来之后,才逐渐提升企业的目标。没有销售的收入积累,企业发展就是空话。

很多人当老板之后下面都设CMO或营销总监负责销售了,毕竟跑市场、做业务还是很辛苦的,就跟三国里那句台词一样形容的那样:「打了一辈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微信图片_20240228110312.jpg

不过,很多企业衰落就是从老板放手销售开始的。当他们把自己时间分配在喝酒、各个场子演讲、私底下怎么“学外语”,怎么用更多新模式忽悠韭菜圈钱的时候,衰落就开始了。

销售就是战场,老板挂帅出征,往往士气会很高涨,大家都会争着建功,有奔头;市场讯息万变,你松懈了别人在干,人家的销售发动机跑起来,你的趴窝了,那差距不就产生了吗?

而一个公司销售如长期下滑或者滞销之后,各种问题也就堆积起来,不断爆发。

要没有销售增长,工厂接不到足够多的订单,采购物料就减少,生产计划就就会减少,流水线就会停滞,工人就会无事可干,设备就会被闲置,企业股东的分红和全员的收入就会受到影响。

尤其是在快消品,如果销售跟不上,处理库存不仅意味着包材、原材料、物流运输出现损失,连处理也会是一大成本。

娃哈哈作为一家不贷款、不上市、不设副总裁,不做房地产的中国企业,累积为国家上交的利税已经达2000亿,创始人勤奋工作,不许开除45岁以上的老员工,值得我们年轻创业者学习。

昨天我分析了娃哈哈的股权结构,让人眼前一亮,认为娃哈哈三方持股模式可能是中国社会未来最优解,但再好的组织和利益分配模式,没有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没有对于市场一线的敏锐,没有销售工作活到老干到老兢兢业业,那也是发挥不出其作用。

我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宗庆后对于经销商进货都是先收现款的,再拿经销商的钱,去采购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而对于原材料供应商的赊账也是按月结算。

这一点还是非常强势的,我认为宗老评价自己强势性格主要是在这方面!要知道很多企业工厂都是被漫长的账期拖死的,交付出去了产品但是钱没有收回来。快消品市场产品多于牛毛,但是娃哈哈却把自己做成了甲方,站着把钱挣了!

宗庆后很淡定的说,娃哈哈生产出来就已经把钱赚回了,所以从不存在坏账。

微信图片_20240228110315.jpg

不过,对经销商来说,货没有卖出去,钱就已经垫付出去了,并且还是娃哈哈打广告也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基本靠口碑自然销售,这说明娃哈哈的市场需求和用户消费习惯已经培育起来了,风险对于经销商可控。

宗庆后说,这需要很好的信任,人家把钱放在我这里,我还要贴比银行更高的利息更高给经销商。

对比一下,我们把销售做好,绝不是以上市为目标的,而是为了获得比较主动的市场地位,让业务变得更好做,而不是越来越难做。

娃哈哈之所以不上市是因为不缺钱,还把几百亿钱存在银行,在银行做理财。(可能侧面是不是反映出现在很多企业上市是不是缺钱去割韭菜的呢?!)

微信图片_20240228110318.jpg

可见,销售做得好的公司,所有业务就是“正循环”;销售做得不好的公司,那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的“负循环”;如果一个公司连销售都没有的话,只能是“死循环”了,迟早得关门倒闭。

有位网友说,最近几年一些老品牌产品正在强势爆发,不搞虚头巴脑的过度包装和营销,就是你的产品好我就买,不好我就不买,这种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距离感是很舒服的,不让人生厌。

微信图片_20240228110321.jpg

这就是销售和营销的区别,营销比销售自然多了很多包装技巧,目的是消费者掏出更多的钱。

近20多年来,国内对营销的书籍和讨论都远远高于了销售,但营销的理论和模式无论怎么变,核心还是要解决的还是把产品卖出去、把钱收回来的销售问题。宗庆后这样谈对营销的理解,我觉得创业者可以打印出来,绝对比看任何一本营销书靠谱:

「营销的本质就是要解决“谁来买、谁来卖”的问题。“谁来买”是要摸清消费者的真正需求。“谁来卖”是指产品开发出来如何迅速地通过销售渠道推向消费者,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做好宣传。」

大道至简,营销说白了就是做销售。

市面上层出不穷的很多营销概念和理论,连我这样专业学广告营销和哲学还写过营销专门书的人都听不懂,因为很多讲营销的东西早已经脱离了具体产品的销售,甚至连4P都讲不通,只剩下忽悠了!

宗老曾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对于很多复杂营销理论提出过批评:

「很多老师把一句话变成一本书,看完之后还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东西。其实要把复杂事情简单化,不要把简单事情复杂化,照搬书本不如实战,包括当时听他讲蓝海战术,我当场就说他没有这回事,世界上(市场)哪里有蓝海,实际上是就是讲避免同质化竞争,用差异化竞争,不能说换一个名词就变成新的东西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新意。」

实际上,把「销售」简单行动换成复杂的「营销」理论,是一种「文八股」,就像再打战的时候那样,很多上级不谈怎么「打战」,就是谈论「军事」,还不断应用各种新理论,以当办公室将军为荣夸夸其谈,这样的军队能有战斗力吗?!

前些年经济比较好的时候滋生了很多“浮夸风”,由于移动互联网风口和人工智能冲击,由此带来一些信息不对称和认知不对称,市面上出现每年都会出现一批营销大师制造焦虑,或者转型恐慌,搞得很多老板和创业者晕头转向。

你看销售基础做的扎实娃哈哈落伍了吗?人家也只是把电商作为一个销售渠道而已,有做各种“新消费”、网络营销、粉丝营销造势吗?有为买流量或者直播带货慌不择路吗?有为了转型迎合年轻消费者网购习惯就放弃便利店、超市、农村小卖部吗?有在折扣和定价体系上做文章吗?

一个公司只要销售做的好,什么技术变革以及社会变迁都是不惧的,更不会投机追赶热点,这样企业其实更值得我们学习,因为他们具备了做百年老店基业长青的气场。

如果一个公司出现管理问题或业务危机,肯定不是什么外部环境或新技术颠覆的问题,最大可能是销售出了问题。

2024年,愿我们正本清源,化繁为简,回归到销售为王、以销售为中心上,不谈营销概念,猛干销售,大力出奇迹!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