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呼吸,就能贴近人的内心

营销管理
营销王老炮
2019-07-30
先来说一些看似与营销无关的事情,呼吸。
在我看来,呼吸是一个人与世界产生联系的动作,吸入世界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呼出我们给予世界的反馈。一呼一吸,我们就有了生命力,有了源泉。
冥想的形式之一,就是观呼吸,你会发现,当你静下来管住自己的呼吸,那些杂乱无章的念头就开始骚扰你,你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带走,把冥想变成了发呆,初学者关注在呼吸上的注意力绝不会超过五分钟。

太简单、太频繁的东西常被忽略。所以大自然还会让风带来鸟语花香和屎尿粪便……让我们以气味的舒适度来区分美好和危险的信号。
但是在工业时代,我们身边的环境开始变得复杂,人越来越偏向于追求更强烈的刺激,让我们开始对最原始的气味失去的感知。
所以对营销行业来说,拨开复杂的表象,找到那些常存在人们脑海里最根本、已经成为认知符号的气味,利用嗅觉这个感受器,一方面让相应的产品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价值,一方面让消费者找回记忆中的气味,触发美好的联想,能高效的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策。
这是一个能让产品和消费者双赢的营销切口,却被大多数企业忽略掉了,呼吸是不会停止的,在探索气味能够影响人类行动的这条路上,其实是可以一直走下去的。

气味留下的根

嗅觉天然是情绪性的,在《生命的阶段》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嗅觉线索的引导下,人们能提取的记忆往往在时间上更久远,在内容上也更情绪化。
我们在前面的文章里面提到过,人其实是由记忆组成的,谁能调动消费者对过往的记忆,谁就会被消费者所选择,谁能够和消费者的记忆牢牢锁定,谁就能有可能被消费者持续的需要,并成为品牌。

所以我至今还记得在小时候上学前,父亲送给我的一块草莓味的橡皮擦,能清晰的回忆起橡皮擦的味道,然后想起橡皮擦的轮廓、甚至不太友好的质感,还能想起自己不认真听课的时候,用铅笔在上面戳的小孔……
所以你会发现,人的记忆点一定是有一个小切口,当你发现大多数人的小切口都相似的时候,你就找到了那个根。
比如巧克力的气味,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巧克力是恋爱的味道”,你知道为什么巧克力能给人带来恋爱的感觉吗,其实是因为人在恋爱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叫苯乙胺的化学物质,一种神经兴奋剂,会让人有“来电”的心动的感觉,而巧克力恰恰含有这种物质。

所以在甜品店、在电影院、在卖戒指的专柜等等,如果你能让这个空间里充满巧克力的味道,或者直接送给他们一些巧克力,能够达成消费的几率会更高。
以此延伸,其实只要是情侣出没的地方,你都可以用巧克力的气味来刺激他们的嗅觉,因为让消费者吃巧克力,其实是需要一定的沟通成本,但气味的进攻性是根本防御不了的,只要走进了我们预设的空间,就进入了我们的营销范围。
你看,找到影响人行为背后的那个本质,就可以形成一个小模型,应用在各个场景中,大量的复制。

嗅觉也是符号

先说一个对中国人来说的负面符号,欧洲人喜欢用的古龙水。
对于欧洲人尤其是德国人来说,他们最喜欢用的香水之一,就是古龙水。他们喷香水的目的,不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而是因为他们不喜欢洗澡,为了掩盖体味儿而喷香水,但普通的香水又盖不住那种味道,所以才选择类似古龙水这种,对中国人来说非常刺鼻的香水。
所以一旦闻到这个味道,就知道大概率是和欧洲或者印度友人擦肩而过了。
所以这件事儿提醒我们的是,符号是要有正面相关性的,第一要正面,第二要有相关性。

蔡英文在和马英九竞选时,就策划过一次“嗅觉营销”,他设计了一款名为“loving:太平洋的风”的香水,来代表蔡英文的味道,喷洒在竞选的会场里,试图为蔡英文拉票。
确实,这一次“出其不意”的营销活动能够引起受众的注意,但问题在于,蔡英文的目的是竞选,而所谓的“香水营销”并没有和竞选产生任何关联,她所创造的符号,应该和她所提倡的政策、以及她个人的人格魅力相关,才有可能让这个符号在竞选中发挥作用。
符号的核心作用,是引导消费者关注核心信息,是产品的自媒体。
所以我们不能让“符号营销”发生偏离,不知不觉变成一场只能吸引眼球的自嗨活动,产品本身就不能说话,所以让消费者关注到核心内容,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这和产品的文案、包装、活动策划是一样的,所有的动作都应该围绕产品核心的策略去行动,不然文案就会变成文字游戏,包装就会变成行为艺术、活动策划就会变成市场部团建。
消费者反应热烈,但就是不掏钱,但你还不知其所以然。

只做大概率事件

从工程师的思维看待嗅觉,呼吸的过程就是代码的传输,嗅觉系统处理代码,转换成指令发送给大脑,刺激行动。如果这个代码可以很好的和系统里其他的程序匹配,启动更多的程序,就能低耗能高效率的刺激行动。
代码能够调动更多程序,执行更多命令,完成更多目标,就是大概率事件。就像一个气味能够让更多人接受、调动更多人的记忆。
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从1992年到现在,经历了27个年头,广告“就是这个味儿”20余年没有变过,那这个味儿到底是什么味?你好像也说不上来,但是你坐在火车上的时候,只要一闻味道,就知道有人在泡康师傅红烧牛肉面。
其实那个味道,主要是胡椒的味道。

当年魏应州走遍大江南北,考察了南北方各个城市,发现中国人普遍接受的,就是胡椒的味道,最终决定用红烧口味开始打天下,结果一开炮就打下了年销量第一的江山,还让中国成为了全球方便面第一大产销国。
而且,20余年,红烧牛肉面的销量任然能占总销量的50%以上,20多年在消费者认知里留下的印记,甚至让我们闻到气味就能知道这是康师傅红烧牛肉面,这就是大概率事件的力量。

前两年南北地区的甜咸豆花之争,虽然和气味无关,但从大概率事件的角度上,说不定可以给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如果给全国人民每个人一碗甜豆花、一碗咸豆花,选择甜豆花的人会更多。
为什么?
因为甜口味是全世界范围来说接受度最高和最广的口味啊,你观察一下所有的饮料、以及冲调品,超过80%都是以甜口味为主的产品。
那些说不喜欢吃甜食的人,其实大多数也是因为健康原因不吃,很少有人会从口味上拒绝甜食,这也是从大概率事件中看到的现象和洞察。
本质上,还是贴近人们的生活,看看人们干什么、不干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干、为什么不干,时间会告诉你很多答案。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