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闹海”到“出海”:《哪吒》的全球化品牌升维

品牌
市场星球
2025-03-19

当《哪吒之魔童闹海》以超150亿票房成为首部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前5的亚洲影片,并登顶全球动画电影榜首时,中国动画产业迎来了历史性拐点。“吒儿”,这个诞生于商周神话的叛逆少年,在风风火火“搅闹”海外的同时,更为中国传统文化IP的全球化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品牌升维战略——通过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译、技术革命与生态化运营,将地域性文化符号升维为全球青少年的精神图腾。


东方哲学与普世价值共振:文化IP的全球化转译

《哪吒》IP的全球化破圈,本质上是东方文化基因与普世共同精神需求的深度共鸣。“灵珠与魔丸”的阴阳辩证演绎为现代青年的精神隐喻:哪吒对抗“魔丸转世”的宿命诅咒,敖丙背负族群复兴的使命枷锁,这种双重困境恰如当代青年面临的生存焦虑——既要挣脱社会规训,又需承担个体责任。于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东方哲学转化为全球Z世代“突破命运桎梏”的共同呐喊,这种价值观的普世化转译,让纽约大学电影研讨会上的教授们将影片与《肖申克救赎》的“体制突围”并置讨论。

《哪吒》向世界证实,真正的文化输出不是强塞符号,而是让异域观众“在故事里看见自己”。在这一文化转译的过程中,隐含着三重策略:

其一,文化符号普世化。随着传统神话中哪吒“剔骨还父”的悲情叙事转化为“反叛少年”的成长历程,地域性文化隔阂被弱化,黑眼圈、插兜站、痞笑等鲜明的视觉符号,让东方魔童成为全球Z世代的“精神朋克”;“对抗命运”的普世主题,提升了全球市场接受度,《综艺》杂志特别提到“传统神话与现代价值观的碰撞”是吸引全球观众的核心,“哪吒反抗命运、挑战规则的故事,超越了文化边界,传递出普世的人性共鸣。”

其二,文化翻译在地化。在法国版里将太乙真人的四川方言改为普罗旺斯口音,德国版将“山河社稷图”类比尼伯龙根宝藏,马来西亚将“乾坤圈”翻译成“命运的指环”……这种文化嫁接策略让异域观众产生“熟悉的陌生感”。

其三,情感共通锚点化。《哪吒》在全球化语境中,“找到了东方美学与全球叙事的平衡点”。比如,敖丙龙鳞战甲上0.3毫米的裂纹设计,既是东方美学的极致呈现,又与《复仇者联盟》中钢铁侠的破损战甲形成情感呼应,成为跨越地域文化的情感触点。正如总导演赵霁所言,“我们不是在输出文化,而是在全球青年的精神世界里种下东方美学的基因片段。”

技术革命重构文化表达:数字时代的东方美学突围

《哪吒》的全球化升维,离不开技术革命对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重构。当8亿个数字粒子将《千里江山图》的笔触转化为东海波涛的每一次涌动,当“粒子水墨引擎”将水特效渲染效率提升300%,中国动画团队用技术执念筑起了文化输出的护城河。

这种技术执念贯穿全片:申公豹变身时的72次毛发颤动,混天绫缠绕时的4096种物理模拟,甚至哪吒黑眼圈随着情绪变化的0.01色阶调整——这些藏在画面里的“恐怖细节”不仅建立了国产动画技术标准,更让东方美学获得当代性表达,成为“数字技术对传统水墨的基因重组”。

数字标准成为技术革命的新战场:通过虚幻引擎打造的“哪吒虚拟演唱会”,让角色突破次元壁与全球粉丝实时互动;与工业光魔合作流体模拟技术,以“东方内核+全球技术”的协作模式,既获得《功夫熊猫》的工业精度,又保持《大闹天宫》的美学精髓。

技术铸魂,文化立命。技术突破带来的不仅是视觉震撼,更是文化话语权的重构。当烂番茄99%的爆米花指数灼穿动画电影天花板,中国动画终于亮出“东方文化工业”的新名片。

生态化运营:构建全球IP的商业闭环

《哪吒》的全球化品牌升维,本质上是一场从内容产品到生态系统的进化。通过“影视+衍生+数字”的三维渗透,这个诞生于商周时期的IP已形成覆盖全球的商业闭环。

首先是衍生品长尾体系。与顶级潮玩万代南梦宫合作开发千元级手办,与泡泡玛特联名开发敖丙盲盒,将观影消费延伸至实物消费。通过高端收藏品树立品牌调性,再以大众消费品实现长尾覆盖,这种衍生品策略助推IP突破文化边界,有效提升品牌生命周期价值。

其次是跨界商业矩阵。比亚迪“魔童版”新能源车内置哪吒声控系统,环球影城“封神主题区”日均接待量突破3万人次,元气森林联名款在东南亚超市创下饮料单日销售纪录。这种“文化+产业”的跨界联动,让IP渗透进全球消费者的生活场景,形成“影游漫衍生”生态闭环。

随着全域生态渗透,《哪吒》的合作品牌横跨消费品、互联网平台、文娱、出版等领域,实现用户生活场景的饱和式触达。目前能看到的官方品牌合作有蒙牛、YogurtDay、荣耀、长城、兔头妈妈等;官方衍生品合作(潮玩)有泡泡玛特、万代南梦宫、iFoodToy、集卡社、卡游、造点新货、FunCrazy、SHFiguarts、灵动创想、森罗万象、杰森动漫、择珂、中信出版集团等;互联网平台合作则有百度地图、QQ音乐、淘宝、搜狗输入法、微博、淘麦VIP、美图秀秀、百度网盘等。《哪吒》的商业模型证明,传统文化IP完全可以在数字时代实现价值跃迁。

可持续升维:传统文化IP的全球化路径

《哪吒》的破圈绝非偶然,其背后是“文化解码—技术编码—生态赋能”的系统化战略。对于谋求全球化升维的传统文化IP,可提炼出三条核心路径:

一是价值锚点全球化:找到传统文化与人类共同情感的连接点,如将“哪吒闹海”转化为“个体对抗系统”的现代叙事,用“普世价值”作为文化破壁的楔子。

二是表达方式数字化:通过AI、区块链、虚幻引擎等技术,将壁画、典籍中的静态文化符号转化为可交互、可延展的数字资产。

三是商业生态融合化:建立“内容生产—衍生开发—数字运营”的全球协作网络,让故宫文创、三星堆文物等传统文化IP都能通过生态裂变实现价值倍增。

当《哪吒2》冲击全球影史前三时,其意义已超越票房数字本身。摆在人们面前的是:传统文化IP完全可以通过现代化转译与生态化运营,在全球市场实现从文化符号到商业帝国的升维。“哪吒教会好莱坞,真正的文化征服不是靠输出价值观,而是让全世界主动为你的故事建造神殿。”这或许正是中国文化品牌全球化升维的必经之路——用世界语言讲述东方故事,让人类在对抗命运的热血中共振。



注:图片来自《哪吒之魔童闹海》官微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