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10年前谈到的问题

营销技术Martech
王智远
2024-10-30

你知道十年前,张一鸣关心什么问题?与信息效率有关。

最近,观察一大堆产品,比如云盘、AI搜索、AI写作,还有其他各种辅助工具。我发现,无论这些产品看起来多么不同,它们都在努力解决同一个问题,即怎样让我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速度更快。

这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么多公司都在做这件事,却没有一个能把功能整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流?

严格来说,钉钉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只是局限在应用内。一旦跳出应用,还没看到有谁能打通这一切。

所以,我有个想法:未来信息阅读器,或许应该采用一种全新的模式,这种模式应该以用户为中心,把订阅、空间管理、AI搜索、创作和协作等全部整合在一起。

我试试用算法、分散、合并、空间四个词,斗胆看看能不能讲清楚。


01


先思考一个问题:当我们说信息爆炸时,在说什么?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要回到没有算法的时代,那时候,第一代浏览器的功能非常简单,几乎没有互动和多媒体内容,图片和视频都很少见。

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浏览器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网页上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到了2003年左右的Web 2.0时代,动态内容和在线视频已经成为常态。

如果你是一名创业者,或是爱思考的人,会如何看待这一切?我认为有两个角度:

理性角度看,希望有一款软件能帮我管理复杂的信息;商业角度看,当然是想利用时代潮流,用先进的技术,开发出一款高效的产品,让人们接触更多信息,对不对?

没错,有人想到了,他是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

2012年,他注意到互联网技术发展很快,内容越来越多,但人们很难找到真正想看的东西,他认为,要是把信息能准确送到用户手中,就能大幅度提高效率。

这个想法,来源于此前在酷讯的一次经历。

他公开场合说道:自己曾编写一个程序帮忙自动抢火车票,一有票就通过短信通知他,这样不用一直守在电脑前,也不用去找黄牛。

这个想法后来被应用到今日头条上。通过算法,根据个人的兴趣和习惯,智能地推送喜欢的内容。这一决策直接影响了接下来的10年。

算法好处显而可见。现在,每个人能快速地看到自己喜欢的内容,获取信息的速度也变得更快。

算法也让媒体平台变得更加活跃,人们可以轻松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社区,这种互动和参与是十年前没有的体验。

就连公众号也受到了算法的影响。

以前,文章按照订阅排列,现在,算法让文章的排列顺序变得更加灵活,不仅能看到自己订阅的内容,还能发现其他推荐的文章。

所以,过去十年证明了张一鸣的战略眼光,他正因为坚信算法推荐的价值,才推出了抖音、今日头条等产品。


02‍


不过,算法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分散。

过去十年里,我们见证各大平台(网站、APP)不断地优化自己的产品功能,目的是为了留住用户。如果你担心会忘记看到的重要内容怎么办?

平台们已经想到了对策,他们开发收藏、点赞和关注功能;这样一来,无论你在头条还是知乎,看到有趣或有价值的内容,只需轻轻一点,就能方便地保存起来。

然后,好景不长,当一个能力被发现时,大家都开始模仿,也就造成内卷。什么内卷?简单讲:信息内卷、平台内卷。

怎么办?有本书叫《有限与无限游戏》给我一个启发,当产品、信息涌现到一定高度,平行层面无法解决问题,就要破局。

问题是怎么破呢?从熵增法则开始。

我们开始寻找一切可以简化信息管理的方法,比如:使用软件来收藏信息、管理信息,把图片、视频存储到个人空间或云盘里。

回顾这些年来,这些软件的本质作用为人们提供了管理碎片化信息的方法。想想看,你的百度云空间、夸克里,是不是也存储大量备份内容?

可以说算法不仅改变了信息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小众软件市场的发展;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产品的演变背后,是人们行为和使用流程的深刻变化。

什么变化呢?

昨天,一个朋友告诉我,以前想看一本书,只需去图书网站搜一下就好了。现在,他要经过六个步骤:浏览、收藏、划线、剪藏信息中的核心部分、对信息进行整理、独立思考、形成文档。

所谓浏览,就是先看看书中有没有我们想要的价值点。

如果有,把它收藏起来,部分内容会保存到个人空间、笔记软件中;等到有空时,再拿出来细细品味,慢慢消化,消化中还要进行分类管理,回顾,做笔记,最后才想想怎么与已有知识结合,以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你是这样的吗?大多数人虽然不会严格遵循这么多步骤,但信息处理基本逻辑类似。

十年算法进化历程,打乱了传统的阅读流程,现在要用更多的软件来协作,建立一套信息筛选和管理的流程。

因此,当再次提到信息管理时,表面上看是流程改革,实际上,是技术驱动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过程。


03‍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听起来像谈论历史,但也适用于今天的信息管理,不妨看看张一鸣在没有算法的时代时,如何应对信息熵增的问题的?

2013年,张一鸣在腾讯科技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是《为佩奇关闭Google Reader的魄力叫好》。

他提到,尽管Google Reader有很多忠实用户,但Google决定关闭它,以便将资源集中在更有前景的项目上,比如Google+;这个决策显示了Google对创新和未来趋势的敏锐洞察,以及对公司资源的合理分配。

从商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决策是明智的。但从信息管理的视角来看,情况就不同了。

张一鸣提到,他是国内早期使用Google Reader的用户之一。使用Google Reader非常简单,只需找到喜欢的网站或博客,点击RSS图标订阅即可。

回想一下,十年前,张一鸣也喜欢用RSS订阅内容。然而,十年后,使用RSS软件的人变少了,剪藏软件和笔记软件开始流行。

我们来思考一下:剪藏软件、笔记软件和RSS有什么区别呢?它们不都是把音视频、图文放在一个空间里?所以,剪藏,或者说临时空间,是信息管理的第一步。

但是,张一鸣也提到一个头疼的问题:

Google Reader上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链接更新,RSS源越来越多,根本看不完,每次要重新整理的过程很头疼。

这个问题,也是目前绝大多数人遇到的问题,以前不好解决,现在借助AI技术,有了新的解决方案。

AI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被人广泛使用的,如文心一言、Kimi、知乎直答;另一类是属于个人空间内的AI搜索。单靠AI搜索无法解决信息泛滥问题,但如果将个人空间与AI技术结合,效果可能会更好。

我举个例子:

在平台上,一个话题下的回答和评论多得数不清,全部看完得花很长时间,如果让AI先帮我们筛选,再展示出来,能大大节省时间。

这就是AI搜索在公共环境下带来的便利,你无需担心被算法限制在信息茧房内,随时都可以进行搜索;不过,光靠AI搜索后的内容就想用起来,是不行的。

你想想看,搜索收藏后那么多内容,不还是没有被消化吗?所以,搜索行为后,我们要一个独立的空间来进行更有效的信息管理。


04‍


既然谈到信息渠道合并的重要性,那么,新一代的空间应该是什么样子?

它不是像Notion或Obsidian这样的本地库。我认为,它应该是一个涵盖从搜索,到订阅内容到在个人空间,再到搜索处理空间内的内容的平台。

想象一下,这个平台有两个主要功能:

一,作为信息收集器,帮助我们过滤和初步筛选内容,就像一个临时的“库”;二,能够让我们直接订阅大量的人或信息。

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好处呢?以前,可能要打开七八个不同的网页来查找所有想要的内容;现在,通过一个集中的库或订阅,可以轻松地管理所有喜欢的内容和信息源。

为什么要空间和订阅结合呢?让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内容创作者到消费者手中的路径究竟是什么?按我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 算法推荐
  • 订阅分发
  • 搜索分发
  • 专家推荐
  • 社交推荐
  • 主动搜索

目前,整个互联网行业基本上是庞大的内容分发场所,每种分发方式都有其优劣势;主动搜索的效果最为强大,其次是推荐系统。

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代表了通用搜索;订阅则体现在公众号、RSS、剪藏类软件上;专家推荐则可以在知乎、微博、各大媒体平台的KOL和洞察者中找到;而社交推荐则类似于微信生态。

所有的渠道让人眼花缭乱,本质上都在回答一个问题:人找信息,信息找人。

以前,推荐算法主要是把信息推送给我们。现在,有了AI搜索,我们也可以主动去寻找信息。当通过AI找到信息后,我们可以将其保存到个人空间,方便以后查看。

结合RSS(剪藏、三方空间)和AI,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用户管理空间内的信息,这是一种简化原则。

在我使用剪藏软件和RSS的过程中,我发现订阅的内容太多,噪音太大,每天从剪藏中筛选感兴趣的内容非常耗时,即使我优先订阅优质的信息源,随着信息量的增加,空间内的噪声问题依旧存在。

AI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它可以对个人空间内的信息进行标签化,更精准地筛选;这样,就像是在训练一个与自己喜好助手,更有效地将信息转化为生产力。

因此,结合搜索、剪藏和辅助创作,或许是下一代信息阅读器的方向。

为什么这种结合AI搜索、个人空间以及协同创作的解决方案如此重要呢?因为信息效率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工作流和创造力。

实际上,每次向大脑输入信息或从大脑输出想法,都是在经过信息筛选后做出的决策,这些决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共同创造出新的价值。

但值得注意的是,过去的剪藏、RSS平台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有时我们不仅想找到信息,还想关注信息的创作者。

最理想的解决方案是AI搜索后,临时空间不仅可以聚合信息,还能看到订阅背后的创作者,还能在上面创作,这可能是一种新形态的演变。

所以,张一鸣10年前提出的问题,AI出来后会发生拐点吗?我认为会的。目前,已经看到市面有团队在跃跃欲试,这似乎是一个很小众且刚需的需求,因为理性的很少。


总结


熵增背面是熵减。

这个原理,也会被用在平台之间,谁能创造一个三方临时空间,用搜索打破平台的隔阂,又建立了一种新的协作,的确值得探索。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