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抗疫番外篇:看广告人如何为上海做诊断?

营销管理
老泡OG
2022-04-27

上海作为曾经的抗疫尖子生,在对抗新一轮奥密克戎的侵袭时,却交出了一份让许多人大失所望的答卷。

尤其是跟深圳抗疫的对比之下,上海居民面对一轮又一轮的封控和生活物资匮乏的无能为力,不满情绪持续扩散和蔓延。

此次疫情,对上海的城市形象造成的损伤已经不可避免;而作为国内广告业最发达的城市,如果能够召集一批顶尖广告公司和人才,策划一场城市形象重塑的行动,或许是挽救城市形象的不错选择。

那接下来,让我们按照广告人的策划思路,看看如何打赢这场重塑城市形象的翻身仗。


微信图片_20220427144808.png


对于上海这样一个国内经济最发达、又接轨国际的大都市来说,城市形象的建设和维护影响着各方面的发展,甚至间接决定了这座城市的竞争力。

下面从吸引人才、市民信心、ZF公信力和消除误解四个方面逐一分析,让我们看看为啥城市形象对上海如此重要。

吸引/留住精英人才

人才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上海凭借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质的生活资源、大量的就业机会、多元的文化、以及城市带来的自豪感等,远远不断地从全国各地吸纳优秀人才。

然而此次疫情的管控不利,让许多年轻人对这座城市的向往和憧憬程度大幅降低,同时很多生活在上海的居民,那种引以为傲的自豪感也不复存在。

据报道,这段时间上海地区关于“移民国外”的搜索热度急剧上升。

如果精英阶层逃离上海,会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甚至对国家也是很大的损失;如果城市对年轻人失去了吸引力,也会极大地阻碍城市的未来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427144814.jpg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3-4月)

提升市民生活信心

城市封控对上海的经济形成了巨大打击,部分企业被迫裁员或直接倒闭,无数市民和个体户失去收入来源;如此大面积元气大伤的情况,短时间内难以恢复,使大家对未来的生活感到迷茫、看不到曙光。

其次,在遵守防疫政策居家隔离的期间,许多居民表示不敢相信自己是生活在上海,因为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连最基本的生活物资都没有保障。

还有部分企业和个人被爆出趁乱打劫发国难财,哄抬物价、天价配送费、物资以次充好、以援助名义牟取暴利等行为让人大跌眼镜。

在逐步复工复产之后,上海市民对生活的信心直接决定了经济恢复的速度,因此疫情之后的精神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

澄清排外的误解

上海一直给人留下一种排外的印象,虽然近些年随着外来人口逐年增加,城市变得越来越多元和包容,但有关排外的现象和新闻依然不绝于耳。

此次疫情期间因为极少部分人或组织的排外行为,让这个话题再次走到了风口浪尖;比如某居委会发放物资只允许本地人领取,拒绝发放给外地人;外地前来援助的医疗队伍,没有得到合理的接待或应有的尊重;有些小区的业主群里,有人赤裸裸地宣示作为本地人的优越感……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一位方舱隔离的上海老阿姨,认为援沪医护人员照顾不周,竟厚颜无耻地对其进行训斥,认为他人的帮助是理所应当的。最终被人拍视频发到网上,可想而知惹来全国网友一片怒骂。

微信图片_20220427144816.jpg

虽然以上情况在现实中是极少数,然而在敏感时期很容易被社交媒体放大,最终形成上海人不友好、排外的误会。

恢复ZF公信力

一直以来,上海在城市管理方面是其它城市学习的模范,安全、有序、公平、整洁、高素质、多元化等,都会让人不禁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句“不愧是大城市”,。

然而此次疫情期间,宣称绝不采取城市封控措施、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居民生活物资无法得到保障、居委会面对居民的诉求无能为力等一系列管理问题的暴露,让许多人不由发出呐喊“上海到底是怎么了?”

居民质疑ZF的文字、录音、视频等在社交媒体上被疯狂转发,一度沦为全国人民的笑柄和谈资,上海ZF的公信力无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微信图片_20220427144819.png

微信图片_20220427144819.png


而定位那些需要重点影响的人群,是此次策划能否成功的关键一步;找准了人群,才能根据他们的喜好和情绪特征,决定用什么样的内容进行沟通;同样必须找准人群,才能根据他们的行为特征,选择在哪些媒体平台进行沟通。

首先我们来回顾下,每当有关上海疫情的负面信息爆出后,其发酵传播的路径大致如下:

1. 上海居民将看到的负面内容,发布到社交媒体

2. 更多上海居民发声支援,表达不满情绪让事件得以发酵

3.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对报道宣传,引发全国网友关注

4.非上海地区的网友开始围观,并发表意见或进行分析

5.部分想来上海发展的年轻人,开始犹豫

从上面的传播路径可以发现,“亲历疫情的上海居民”是最核心的TA,而“非上海的围观网友”和“想来上海发展的人“是次要辐射的TA。

核心TA & INSIGHT:上海居民,疫情亲历者,信息可信度高

在居家隔离期间,无论你是这座城市的精英、还是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都面临着同样的窘境,马斯洛需求中最基础的几种需求均无法得到满足:

物资和运力匮乏、导致绝大多数人买不到菜;居委会发什么就吃什么,且还要省着点吃;说明处在最底层的生理需求首先没有得到满足。

床位紧缺导致部分感染者只能居家隔离,同小区的其它居民处在惶恐之中;在封城数十天之后,疫情未得到控制仍每天增加数万病例;由于医疗资源的匮乏,导致一些其它病症的患者求医无门….面对如此多的不确定因素,安全层面的需求自然也没有保障。

面对一轮又一轮看不到头的隔离,不能出小区不允许下楼散步,在这样长时间足不出户、没有娱乐没有社交的隔离中,居民的情绪没有合适发泄的出口;精神方面的压抑和焦虑感不言而喻。

因此核心TA上海居民的不满来源于疫情隔离期间,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精神需求均没有得到保障;对于上海这样的一线大都市来说,这样的答卷是让人无法接受的。

微信图片_20220427144822.jpg

辐射TA&INSIGHT:外地围观网友,想法受媒体影响

虽然上海疫情对外地网友造成的影响并不大,然而当看到在上海打拼的老乡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家乡派来的医疗援助队伍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网友们自然是坐不住了开启全民吐槽的模式,甚至在网上呼吁上海要好好对待老乡。

对外地网友来说,在上海打拼和前来援助的老乡是否被公平对待、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尊重是他们所在乎的,要求上海放下自身的优越感。

辐射TA & INSIGHT:想来上海发展的人,开始产生动摇

上海能够源源不断吸引年轻人前来发展,不仅因为上海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获得更高的收入水平、积累更优质的人脉资源,这里先进的城市管理水平、多彩的生活方式、公平的竞争环境也是极其重要的因素。

此次疫情让上海的形象变得不再那么完美,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自然也会变弱,甚至部分已经在这里的工作的人,声称在疫情结束之后要离开上海。

因此需要把上海工作机会多、公平竞争、高收入等优势灌输给想来上海发展的年轻人,不要因为疫情引发的负面而影响了他们对职业发展的选择。



微信图片_20220427144825.png


通过对三类目标人群的洞察分析不难发现,他们在疫情期间滋生的不满情绪,主要是在生理、安全、精神、尊重四种需求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冲突:

l  生理冲突:民以食为天、吃饭有保障 VS 买不到菜、居委会不发放物资或发极少物资

l  安全冲突:希望病人得到救治、疫情得到控制 VS 床位不够、医疗资源紧缺、病例持续增加

l  精神冲突:能得到鼓舞、能有情绪发泄的方式 VS 隔离在家缺少娱乐和社交活动

l  尊重冲突:被公平对待、付出有回报 VS 排外、不尊重外地救援医疗队的新闻爆出

微信图片_20220427144828.jpg微信图片_20220427144828.jpg

虽然说网上一些负面情况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就以偏概全,武断的认为这些负面情况是普遍存在的,或者选择对更多正面信息和故事视而不见。

因此,形象重塑活动的核心策略就是“让大众看到疫情中的感动和温暖 “,把疫情期间的正面信息、正能量故事也展示在大众面前,针对性地解决上海居民生理、安全、精神方面的冲突,以及外地网友尊重方面的冲突。


微信图片_20220427144831.png


基于解决上面提到的四种冲突的目标,我们可以把重点传播内容分为“有保障“和”有温度“两大类。

“有保障”的内容,用于解决生理(买不到菜)和安全(疫情持续蔓延)的冲突,内容规划和方向大致如下:

  • 展示ZF从上至下,竭尽全力保障居民的物资;如不分昼夜运输分配物资,居委会挨家挨户发放大礼包,组织小区团购充分利用稀缺的运力资源,甚至包括居民之间的互帮互助等。

  • 全市众志成城对抗疫情,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如以最快速度建设方舱医院收治感染者,居委会和志愿者24小时坚守为居民提供服务,医护人员起早摸黑、照顾感染者以及为全市居民做核酸检测等。

微信图片_20220427144834.jpg

而“有温度”的相关内容,则是针对尊重(排外)和精神(情绪压抑焦虑)方面的冲突,内容规划和方向如下:

  • 赞颂令人感动和正能量的事迹;如全国各地医疗队伍相继抵达上海援助,全国各地为上海捐助生活物资,上海市民自发感谢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甚至可以为援护的医护人员免除上海景点的门票、欢迎英雄们常来等。

  • 居家隔离期间,居民的心理健康得到关爱,情绪得到排解;如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线上讲座和咨询,小区居民自发组织的演唱会,视频号/抖音等平台线上蹦迪/演唱会、被隔离明星通过社交平台带领大家运动、分享隔离生活等。

以上内容在疫情期间的上海,每天都实实在在地发生着,然而大众的注意力却被各种负面信息带走,忽略了这些感动和美好。

相信只要得到正确的舆论引导,这些正面内容同样具备非常强的传播力和讨论度,进而让覆盖在上海头顶的那片乌云逐渐散去,露出更加真实更加客观的样貌。


微信图片_20220427144837.png


关于具体的宣传动作和宣传节奏,可以分为四步有序进行:正面内容铺设——网友和社媒发酵——抗疫表彰引高潮——官媒点赞收尾。

第一步,正面内容铺设

将“有保障”和“有温度”的内容在种子阵地进行铺设和发声,利用上海疫情的亲历者的口径输出,具备更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而疫情期间各小区建立的团购社群,在上海被隔离的明星/网红的社媒账号,参与服务的医护人员/公务人员/志愿者,上海本地自媒体等都是非常合适的首发种子阵地。

第二步:网友和社媒发酵

找一些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KOL,以及各城市的KOC,对相关内容进行转发、分析、甚至二创,让正向的内容得以不断发酵,建立上海居民懂得感恩、上海ZF关爱老百姓的形象。

还可以在社交平台发起#上海抗疫的无名英雄# #上海市民感谢外地医护人员##疫情中的逆行者#等正能量的话题,利用社交媒体对这些正能量的事迹进行扩散。

微信图片_20220427144841.jpg

第三步:抗疫表彰活动

4月中旬东方卫视当时想组织一次文艺晚会,目的是为上海抗疫助威,然而遭到了全国人民的抵制而被迫取消。

原因是晚会时间和晚会内容都选错了,4月中旬正值疫情扩散的关键时期,此时办晚会让人误以为是要庆功,完全不合时宜;其次晚会邀请的是一些娱乐明星来进行表演,面对灾难老百姓自然对这些娱乐节目提不起兴趣。

然而在疫情结束之后,如果举办一次抗疫表彰活动,把主角换成为抗疫做出贡献的人,则是一件大众喜闻乐见的事情。

让那些在疫情期间有重大贡献的英雄,得到应有的表彰和尊重;让那些疫情期间发生的感人事迹,被更多人所知道和传颂;让那些外地救援的医护人员、以及提供救援物资的企业或个人,收到来自上海人民的衷心感谢。

第四步:官媒点赞完美收尾

如果能够得到官媒的认可和报道,相当于是给所有的内容和活动盖上了一个红章,大大增加了权威性。

同时可以拍摄一部上海抗疫的纪录片,在一些主流的官媒进行宣传,让全国人民理性客观地了解上海疫情。

以上,就是按照广告人的思路,为疫情之后的上海做诊断以及重塑形象的策划。

当然具体执行的内容创意、传播细节方面,此文讲的还不够细致,有非常大的发挥空间,欢迎在评论区打开你的脑洞!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