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开会,这是一个深入职场的工作方法,也是一门很讲究的学问。
但很多公司的员工,宁愿去厕所里呆着,也不愿意去会议室。
你们公司有这样的人吗?你的公司开会多吗?有没有出现下面这样的情形?
“领导开会,我就简单讲两句,然后我听了领导几个小时的废话。”
“我正干着活,被拉进了一场会议,结束后发现根本不知道要干嘛,这场会议跟我有什么关系?”
“开会要求我上天入地,布置了一些根本不现实的任务。”
作为管理者,你有没有想过,当你在会上侃侃而谈的时候,底下的员工可能在心里不止一遍的骂着你。
这并不是在讲一个笑话,而是现在企业经营中的常态。
当然,大部分员工不满意开会的原因,并不在于跟老板天生有仇,而是因为谁都不想浪费时间在无效的会议上,还耽误自己要做的事。
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是有效的沟通?怎么样才能开一个有效的会议?会议要解决什么问题?
今天的单仁行我们就来谈谈企业沟通的“7C原则”,和如何把会开好。
02
一门学问的基础,是有一个“广义上”的标准和框架。
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特立普和森特一起写了一本书,名为《有效的公共关系》。
其中就提出了有效沟通的“7C原则”,它就是一套标准,我们可以用它作为基础的框架去拓展,组织自己的会议。
那么,7C指什么呢?
第一个C是指可信赖性(Credibility)。
你可以跟你不信任的人去良好的沟通吗?
大概率是不可能。
即使你是老总,你说的所有话,在不信任你的员工眼里,他们表面上答应,也是迫于压力去接受。
假如事情办砸了,他们会把所有责任都归与你的部署不当,而不会去想自己是不是执行到位,有没有全力以赴的去做。
那么,怎么增加信任?
不要一味地布置任务或者批评,团队除了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更要明白为什么做。
先要保证每个开会的人充分了解议题,对他们的疑问给予充分的解答。
我们在之前单仁行讲到了亚马逊的新CEO贾西。
他虽然很严格,甚至说是严苛,但他在亚马逊开会的时候,所有人都会拿到有关新产品、新创意的一份六页纸的说明文档。
他们会集体默默阅读文档30分钟,先了解,再思考,最后轮流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而在整个会议过程中,PPT被严令禁止。
因为PPT是一种单人演讲的被动输出,亚马逊更需要大家主动参与讨论。
所有人都可以直接在会议中询问、质疑、甚至是否决CEO贾西的观点,当然,你必须说的有道理。
贾西就曾经不止一次的否决过创始人贝索斯的要求,还坚持亚马逊从电商转向了网络服务商。
但暴脾气的贝索斯最终不也同意了吗。
为什么?
因为贾西掌握了真理,也就是客户的需求,而贝索斯选择信任,直到被贾西所说服。
03
第二个C是一致性(Context)。
也就是说你沟通的内容,需要团队去完成的目标,必须是切实可行的。
说直白一点就是开会要接地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会议订立的目标不能虚高,也不能太低,畜养了职场小白兔。
比如明明是招聘淡季,你非要让HR马上立即招到人,还不给预算。
业绩下滑,在其他因不变的前提下,你想让销售马上大幅度提升业绩,特别不现实。
即使你开了一个这样的会议,即使大家默认了,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这属于无效沟通,开了会也是白开。
有效的沟通,是大家一起讨论:究竟我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产生的,怎么去解决,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
让关键部门的负责人一起进来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并拿出方案。
找对标,树标准,讲方法,立步骤。
你是腾讯,你说开会要大家一起做个超越淘宝的电商平台,产品经理急死也做不出来。
你要是阿里,说支付宝明天要做一个反超微信的社交平台,即使运营天天996,支付宝还是干不了社交。
为什么?
公司基因不一样,性质不一样,工作的重心也不一样。
04
第三个C,是内容的可接受性(Content)。
会议要讨论的内容,必须和参与者有关,必须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我们把开会的人,就当成你的客户去看待,人家为什么要来开会?为什么要听你讲呢?
是不是有两个决定性的因素要考虑进去。
第一,对参会的人来说,开会跟我有没有关系,跟我接下来的生活和工作都紧密相关。
如果跟一个无关的人开会,无论你讲的多么漂亮,多么天花乱坠,别人也只会丝毫感动,然后什么都不做。
因为跟他没什么关系。
第二,会议内容能引起我的兴趣,与我的需求和利益息息相关。
有需求,才会有兴趣,有兴趣,才会去了解,才会去行动,行动了,才能带来收益。
在职场里,能够有效引起员工兴趣的,不是跟他的梦想和愿景有关,就是跟他的利益有关。
前者需要你很了解你的员工。
后者需要你能带着大家,一起把饼做大,也能把饼分给大家。
前天,在做第八十七届电商团队整体输出最后路演点评的时候,我告诉现场参加的项目老总。
“你们团队回去之后,应该在两个月之内,就应该制定出每一个岗位的工作标准和激励制度,哪怕这个制度是个试行制度。
跟大家说明白,6个月后再修订,也要把它拿出来。”
05
第四个C是表达的明确性(Clarity)。
也就是说,会议要表达的观点和要求应该简明扼要,易于接受。
这个很好理解。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更是生产力。
一旦要开会,那么就要保证会议内容非常精要。
假如开会前奏太长,铺垫太多,讲了半天还找不到重点,参加者就会索然无味。
对组织和表达能力不够的管理者,我们建议你们用数据去代替要表达的观点,用数学去表达现象,用量化的数据去表明关键问题。
当然,也不要过于简单,跟做语文试卷里的阅读理解一样。
“请联系上下文和时代背景,解释一下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情?”
这么讲,团队可能不明白,我们需要把整个前因后果,中间的过程要说清楚。
我特别建议大家,重要会议一定要有文字版的会议纪要,方便大家总结和回顾,甚至作为备忘。
像万达喜欢开军事化的管理会议。
首先会议的发言人不能找人代替,避免出现替代者词不达意的现象。
其次要求要严格守时,准时开会,限制个人讲话不能超过1小时,不准说空话、废话,PPT要特别简要。
这些要求包括王健林本人,所以你看王健林流传出来的几个开会的名场面,每句话都直指“痛点”。
比如说他会痛批属下汇报不到位,“你别扯了,这个绝对不行。”
比如说“盖个猪厂要几个亿,我们盖个五星级酒店才多少钱。”
这个就非常能明白老王要表达什么内容了。
而且,万达的会议都有几个人同时做会议纪要,确保互相验证,不遗漏。
所以,万达的会议也被戏称为“万达开会,没人敢睡”。
06
第五个C是渠道的多样性(Channels)。
就是用合适的会议形式和会议交流的方式,让参与者快速了解会议的内容。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家规模超千,上万人的企业该怎么开会?
假如每个人都要亲临现场开会,那公司业务还怎么去做呢?所有人大概都要排着队去申请会议室。
那么,只要本着有效沟通的最终目的,就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沟通方式,比如网络会议、电子邮件、项目小组等等。
像小米和字节跳动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崛起速度异常的快,字节的员工数量已经超过了10万。
而他们可以做到几乎不在会议室,开个一下午的会议。
为什么?
小米有米聊,字节跳动有自己的飞书,他们都有配套的沟通工具。
实地会议只是沟通的一种,像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石墨文档,哪怕是微信语音都可以线上开会,让大家简单、直接、明了。
07
第六个C是持续性与连贯性(Continuity and consistency)。
这是什么意思?不是说开会要简洁吗?
实际上,沟通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要达到渗透的目的,必须对信息进行重复,又在重复中不断补充新的内容
哪怕是上级给下级安排任务,也不能抱着我说一遍,你就要完全懂,完全理解,能做到的想象。
需要我们及时的跟进,及时的复盘。
开会之后的事,才是最重要的,要进行效果反馈和后续跟进,一定要形成闭环。
简单归纳一下就是:
开会+不落实=0
布置工作+不检查=0
复盘落实的事+不跟进落实的人=0
08
最后一个C是必须考虑沟通对象的差异性(Capability of audience)。
通俗点来说,就是开会不能只让自己爽,这不是单方面的输出,也要考虑参加会议的人,他们执行能不能到位的问题。
对于高管团队来说,他们可能并不太缺钱,更需要精神上的鼓励,这就要讲文化建设和企业愿景。
但是,对工薪职工,他们可能下个月的房租都还没有着落,你去谈理想,画大饼那就等于耍流氓。
特别是在年轻员工和刚毕业的员工身上。
有条件的还可以对开会环境做一点改变。
像爱彼迎(Airbnb)不仅是全球民宿平台的老大,还当选了员工最愿意开会的公司。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会议室的颜值确实很高,有创意。
在这家公司里,会议室可谓是百花齐放,有帐篷、树屋、酒屋、星球屋各种款式,总有你喜欢的一款。
让开会变得在享受生活一样。
09
我们总结一下。
不可否认,开会是所有公司进行沟通的常规手段,也是花时间最多的。
但是,管理的精髓在于把小事做好,把重复的事做精。
开会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不是一方的疯狂输出。
大家可以借助“7C原则”作为一个会议的基础框架,结合自己的企业特征去做调整。
借用管理学家巴纳德的一句话:
“管理者的最基本功能,是发展与维系一个畅通的沟通管道。”
希望每一位都能避免无效荒诞的会议,把时间利用起来,不要在浪费金钱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