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真的要“管好老板的嘴”吗

公关PR
姐夫李
2021-07-06

这两年,创始人因言生祸事件越来越频繁,前有新东方俞老师“向女同胞致歉”,阿里马老师称“996是福报”,后有搜狗王小川在网上对吐槽加班的员工喊“有种就赶快滚”,美团王兴“七言四行诗”引发股价飘绿。不少公关人感叹,“做好公关首先要管好老板的嘴”。

非常理解公关小伙伴的心情和处境,老板少惹是非,就能减少工作的麻烦和生活的焦虑。但是管好老板的嘴,理论错误,实操难行,结果伤业务。先看结果,自带流量的创始人一旦闭嘴,最大的免费传播源就被堵死,市场和公关部门就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寻找免费传播,甚至做更多的付费传播,从而产生更高的传播成本。

其实,传播力强的创始人言论,都会引起正面或者负面的争议,而互联网时代有讨论价值的话题才有传播性。创始人引发争议,得到的是公众对企业的关注,这个时候不要关注负面的评价,因为你的目标是和持有同样价值观的人成为价值共同体。马老师对996是福报的言论,“不为996辩护,但向奋斗者致敬”,不是言论和争议有问题,而是他没有意识到已经变化的互联网语境把言论本意引到无法预料的方向。

当然也不乏不断制造话题、制造争议,同时又能在官方和网民中保持良好声誉的创始人,比如小米的雷军和蔚来汽车的李斌。雷军用与董明珠打赌、豪气冲天的造车宣言等各种机会挑战竞争对手;李斌坚持用户第一的品牌理念,以用户满意度而不是财务指标为公司核心目标,甚至因公关总监没有帮车主跟媒体吵架而将其免职。创始人是品牌的代言人,是企业的灵魂。互联网时代企业最重要传播行为,就是创始人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的传播,至关重要、高效且免费。

主动传播和风险规避,永远是一对矛盾,公关人应该推动、引导,而不是限制。我看到一些企业公关部制定了详细的言论禁区文件,听起来绝对正确,但是经过润色的言论一般是无趣的,这些规定会压制老板的表达势能。

从实操的角度看,老板也有几类人,第一类是像马云、雷军、周鸿祎这样个性十足、话题满满的老板,他们比一般人看得更远,更深,自身的智慧足够让自己认识到风险。第二类是有表达意愿但是信心不足的老板,公关部提供的对外传播“标准文本”往往让其失落、抱怨。第三类是不愿意表达也不想表达的老板,这才是让公关部真正头疼的。

对老板言论的管理心态,是考验公关人段位的一个指标。希望老板什么也别说什么事也没有,是初级;希望老板按照提供的标准文本讲话,是中级;希望老板引导企业的传播,自己去收拾偶尔的残破,是高级。高级层面上的背锅是为了让老板更好地发声,企业更有效地传播,这样的背锅是格局,是取义,是职业的价值。

30年前公关刚刚进入中国,主导这个行业的是国际公司、职业经理人。而现在企业家、创业者不仅是推动商业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也是公关人职业发展,包括个人财富提升的重要来源。

经济学家熊彼特在谈到经济发展的本质现象时指出,真正的企业家打破了传统经济中生产者将利润投入再生产的“循环之流”,引入信贷、承担个人风险,用创新重新组合生产要素,实施新组合的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在《经济发展理论》中,他说“我们平常在企业家身上观察到的那些举动,从快乐主义的立场来看是没有道理的”。他们不会像常人那样计较利弊得失,其内心真正的动机是开创自己的王国,“商业上的成功,也许是现代人重温中世纪王侯霸业的一条捷径”。

回到现实世界,看起来性情古怪的老板,当你想“管住”他时,先试图理解他集强大与脆弱为一体、渴望征服、渴望竞争、渴望证明自己是人中龙凤的复杂的内心世界。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