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常识就是囤粮、囤油、不出门。哦,还有囤药、消毒酒精、卫生纸……
关于六一的常识当然就是带孩子看电影、逛动物园、吃xxx。为什么孩子想吃、想喝的都是不健康的呢?
这常识、或者新常识是不是有点问题?
首部以疫情为题材的电影五一即将上映,据说医务工作者将免票观赏,于是卖广告的(电影的映前广告、电影院灯箱、还有卖票的网站……)立刻找上门来。
一个卖药的企业,捆绑这样一部电影进行广告传播,简直是天衣无缝、天作之合、天马行空、天人合一……反正就是常识!
可细细一想,医生会被广告影响开药吗?
况且老常识是,广告的对象主要是消费者,影响他对品牌的态度和行为;偶尔是宣传者,对品牌进行口碑传递。
数字化时代关于传播的新常识是:
广告对象首先是自媒体分享;
广告对象其次是消费者:生成品牌与用户间的交互信息,品牌资产形成数字;
最后才是改变对品牌的态度和行为。
是的!广告的对象从普通消费者变成了个人媒体,这个广告自然就不一样了!
显然,面对消费者时,品牌自己说就可以了!
但面对千千万万移动的个人媒体,品牌和他们一起做点什么看起来更有成效一些?
现在想另外一个问题:你怎样判断自己的身体健康还是不健康呢?今天的常识是看体检报告:
我的低密度胆固醇有点高,所以我不吃内脏。
我已经是中度脂肪肝了,所以今天要少喝一点,就一人半斤吧!
我的颈椎反曲了!所以……
再想想我们的父辈呢?似乎好像是能吃能睡,或者只要不倒下,就是健康的!
至于新常识是什么呢?
不能吃,可能是为了保持身材,不算不健康。失眠都是刷手机刷的,这算不算不健康呢?
比较传统且流行的各种中医体检法,常会给出心肝脾肺肾的各种气虚、血虚或寒凉、亏、堵等说法。然而这些说法没办法量化衡量记录。同时,也很难复制。于是无法像体检报告那样进行明确的、和自己的过去及其他人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造成自我误判,形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比如某个中医体检法下自觉到处都堵的同学,觉得自己也许将不久于人世。但若和其他人比一下正常体检报告会惊异地发现,自己属于数据最优的25%!
主观内视还是客观数据,不同的常识不同的感受!导致不同的行为!
摆在眼前的、抽象的消费者需求重要吗?
据此细分市场取舍做决策靠谱吗?
还是要回到消费者感性生活的实际行为轨迹中去重新定义呢?
有人批评NIKE说他们草率,不该轻易相信新疆棉花有问题。而是应该像某品牌那样,找第三方公司去查,找到真相:没有人权的问题!这样NIKE就不会被卷入这样无所谓的争端!
然而这一条说法能有效成立的假设是:消费者是理性的。他们真的会在意真相!
而从2002年诺贝尔奖颁给了卡尼曼的“前景理论(可预期的非理性行为)”后,营销者的新常识就是:消费者是感性的!
立场和情绪是乌合之众的根基!
理性和道理只是工具。
工具是他乡,不是故乡!
所以莫把他乡做故乡!
还有好多品牌与常识的话题,下次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