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猪的「阴谋」与「阳谋」

营销管理
果胶商业观察
2020-12-03

新物种总能激起无限兴趣,电商的猫狗大战一直如火如荼,没成想半路出来个拼多多扬名立万,在2020年三季度财报中宣告盈利,股价一度飘升了17%。

再看网约车领域,今年也有搅局活水!没错,就是花小猪。

为啥?豪横,一路撒钱;下沉,农村包围城市;便宜,优惠力度大,费用甚至只有滴滴的一半。

当然,传奇背后,总有系列疑问——

快车如此便宜的原因是啥?这能赚钱么?滴滴咋想的,做出个竞争对手,我杀我自己?最大的疑惑是,为啥在很多城市都不合规啊?

9个月大的花小猪,长肥了没?

微信图片_20201203081810.jpg


花小猪怎么来的?


11月初,花小猪举行了其成立以来的首场媒体沟通会,在北京新街口的德云社,滴滴总裁柳青和代言人郭麒麟也惊喜现身。

外界最关心的问题是,滴滴为啥推出花小猪?柳青给了非常官方的说法,第一,宝洁等品牌都有丰富的「高中低」产品线,出行也该有不同级别的产品线;第二,移动出行的渗透率只有3%,电商行业26%,反证了出行还有很大增长空间;第三,现在“精致穷”的年轻人需要一些不一样的出行服务,单靠滴滴不能完全满足。

非常官方,自然也有所保留,全然关于破壁增长的「阳谋」。

当然,柳青说的原因也都是原因,自然也有她没说的层面,比如竞争。

虽然滴滴现在在共享出行领域一家独大,但野生力量依然不容小觑,尤其是二、三线起家的草莽英雄。

在成都打开高德地图的「打车」选项卡,相关经济型的选择可谓琳琅满目,多达31种:阳光出行、T3出行、哎呦喂打车、斑马快跑、及时用车、安安用车、365约车、呼我出行、僖行天下、和行约车、风韵出行……

满屏的新生力量,对新客的优惠力度也很大。滴滴的先发优势与深耕局面虽然已经相对稳定,但江湖之事哪有万全的绝对之说?就像谁能想到猫狗大战硝烟滚滚之时拼多多能趁势崛起。而这些洋洋洒洒的竞争对手,之中或许就有黑马成色的出行领域「拼多多」。

侧卧之榻,岂容他人鼾睡?在这个层面上,花小猪是滴滴为自己建的护城河。

滴滴通过自我「降维」,来实现竞争封锁,进而打击新生对手。只有放下身段,贴身肉搏才是最有效用的击退。

垂直多元化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可以共用资源,共享供应链。沉浸出行领域8年之久的滴滴,自然是积累了领域内足够的资源、经验、方法论,以及教训。在资源优势之下推出花小猪,自然有一飞冲天之势。

相比于阿里推出淘宝特价版、加大聚划算力度,京东推出京喜来阻击拼多多的「后知后觉」,滴滴在强劲对手尚未起势之际,自我孵化出花小猪,不得不说是深藏功与名。

不止如此。滴滴的快速不仅体现在花小猪上,滴滴拼车全新改名为青菜拼车,同时还「不务正业」地进军社区团购,甚至找比亚迪代工玩起了造车概念的自有车模式。

举动频频,无疑是资本层面上的价值自证。

滴滴至今未能从顺风车业务的伤痛缓得过来,而名不见经传、主营顺风车业务的嘀嗒出行却在今年10月在港股发起了IPO冲刺,立志成为共享出行第一股。

而滴滴现在的体量,错过了最佳时间窗口后,上市绝非一件易事。穷则思变,滴滴遭受各方重压,只有在变化之中才能找到最佳的自证区间。

在这个背景下,花小猪的打爆非常地及时,并且必须。


奔袭突击


花小猪自诞生起,就被滴滴以独门秘籍「催肥」。

和电商后生仔拼多多一样,花小猪杀出红海的方式很「狂野」——社交裂变和指数级铺开的口耳相传;战略很「下沉」,农村包围城市,最先试水的4座城市可见一斑,山东临沂、贵州遵义、辽宁盘锦、辽宁阜新。

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大紫大粉,吸人眼球的金色四腿小肥猪,非常朋克。似乎在被人戳穿背后金主后依然骄傲不屑:我是花小猪,不是换汤不换药的滴滴副产品。

可能你好奇这都是啥的时候,不知不觉就着了道了——朋友圈海报,微信群链接,好友间分享,首单免费的刺激……吸睛诱惑之处不是一星半点。

渗透中更是发挥了微信小程序的最大效能,转化方便,无需跳转,即刻入伙。直接,高,套路深。区域站位也随之铺张开来,八月初实现农村包围城市,抢滩登陆一二线。

和进攻一二线的拼多多一样,花小猪当然也不会把自己圈定为「下沉」专属。

花小猪便宜、一口价,就是为了挖掘更多对价格敏感的用户,这些用户对车况要求不高,「四轮独乘」是他们核心的需求。

我们试想下,乘车出行,最关注的点有哪些?价格(贵还是便宜),体验(独乘还是拼车),安全(司机有礼貌没,坐着顺心不,司机资质咋样)。

价格始终是敏感点,独乘的效率也被越来越多人看重,花小猪直击两大名门,准备KO市场。

那么,花小猪的优惠可以持续么?滴滴方面表示,有两种方式可以持续地保持实惠。其一是将部分推广的费用「让渡」给用户,花小猪通过各种裂变的玩法通过老客拉新,享受优惠同时成为「推广专员」;其二则是在产品流程中通过微创新降低成本,让利用户。

第一点,的确,花小猪的走俏依靠社交裂变的口口相传,这个和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拉新的巨大红包异曲同工。这第二点,微创新能降低成本,这话不应该从老玩家滴滴嘴里说出来啊,能降低成本的,不早就全线降低了么?

是什么样的微创新,只能花小猪用,不能给别的产品用?


「甩锅」之思


老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这个道理,几乎每个人都懂。既然花小猪这么便宜,那肯定是有原因的,你又怎能指望它的服务和滴滴一样,如果一样那可就真是谋权篡位。

首先是用户体验。搜手一搜便可窥见人生百态。

有觉得爽的。可仔细一看,大声放音乐这点,普通专车司机肯定做不出来。

微信图片_20201203081814.png


更多是吐槽,甚至歇斯底里地控诉服务。司机态度不行,平台毫无客服,解决没有诚意。

微信图片_20201203081817.png

甚至,司机还跟乘客玩起了对对联,对不上不能上车。

微信图片_20201203081820.png

荒唐中带着搞笑,捧腹后脊背发寒。

这是服务业该有的行为么?该事件也引起了汕头当地的重视,经查「花小猪」平台未取得汕头市网约车经营许可,属违法行为。

而这并不是花小猪第一次被地方部门约谈,网页搜索「花小猪 违法」关键字,相关结果共3,920,000个,相关资讯涉及地域十分广阔:宝鸡、汕头、青岛、柳州、潍坊、岳阳、厦门……

微信图片_20201203081823.png

何以至此呢?

最根本原因是从业人员素质。数据说话。据统计,花小猪10月接单车辆合规率、接单驾驶员合规率、新注册驾驶员合规率分别为7.5%、11%、3.2%,新注册车辆合规率5.1%,位列头部平台倒数第二,仅高于滴滴出行。

再就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法规环境因素,网约车一直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本身就面临着不可控风险。

据 2016 年新出台的网约车政策,网约车企业需要在当地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司机要获取《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证》、驾驶车辆需要具备《网络预约出租车运输证》。

但法规的政策苛刻之处,纵使滴滴也很难完全达标。比如,《网络预约出租车驾驶证》要求北京网约车司机有北京户口,而《网络预约出租车运输证》则对车辆的规格、轴距、排量、所上的保险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新政颁布以来滴滴为保证运力,一直在为两证不全而被运管局罚款的司机报销。

于是,当分析目光聚焦到平台,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滴滴的微创新,用在了花小猪的无电话客服,与对司机的「松」监管。

首先,花小猪司机每天有3次免责拒单权;其二,乘客无法在app里查看司机星级;其三,影响司机收入的是接单率,服务质量的要求形同虚设。电话客服?抱歉没有,机器客服不顺利的时候也是一套复制粘贴的话术。无论是用户还是司机,想让平台解决问题,都挺难的。

最重要的,花小猪彻底取消了罚款报销的机制。这就相当于,把所有营运的风险,都推给了花小猪司机。动辄上万的罚款,完全由司机承受。

那司机图啥啊?

两方面。一边是花小猪初期的司机端补贴力度特别大,咋办,刀尖舔血呗。况且能薅到羊毛的同时服务质量的放松也让憋了许久的司机们能扬眉吐气;另一边服务质量较差的滴滴司机,会被分流到花小猪。

基于种种考量,花小猪的「甩锅」论也逐渐做实。只是,如若真的出现恶性安全事件,滴滴也难辞其咎吧?

不,不要低估滴滴。先手早已被预想到,花小猪公司主体、法人、网约车运营牌照全都是独立的。

很明显的一「猪」两吃,一方面借花小猪占领下沉市场,另一方面借花小猪突破政策困境。而这一切,看似与滴滴毫无关系。

这也可以解释为何花小猪3月上线如此「低调」,并没有高举高打;也可以解释8月爆火出圈后,为何11月才开首场媒体沟通会。滴滴倒是想低调,奈何实力不允许呀。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如此看来,滴滴模式创新的层次已经早已超越「甩锅」了。

短期看,司机和乘客也许都能从中获得福利,但中长期,这场角力如何发展?看花小猪的运营如何完善,看监管部门的政策有无变化,也看用户与司机有没有面对花小猪的耐心。

花小猪是滴滴的长期金瓜还是试错弃子?还要等时间作答。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