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视频号前,先想好"我把你当朋友,你却把我当私域"怎么答

营销管理
营销航班
2020-07-29

前言

抖音快手的粉丝不值钱,做视频号的本质就是收割朋友圈。这样的观点在从业者圈子里被热烈讨论。所以就有了本篇的标题:做视频号前,先想好"我把你当朋友,你却把我当私域"怎么答。

微信图片_20200729171904.png

在开篇之前,我想请你思考一个问题:

你为啥关注视频号?

我想大多数人一般就是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缓解流量焦虑症。毕竟写公众号,打开率的确低得可怜,私域增长可能性已压缩。需要公域的鱼塘带来新的刺激,新的渠道获得流量。

第二种是:看重微信生态闭环。是对内容保护得较好的平台,也是较易实现将流量变现的商业闭环。毕竟抖音快手的粉丝不值钱,不能变现的流量都是虚幻的。

第三种是:能满足更多的可能性想象。微信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人离不开,意味着人人都有更多可能性,又需要更多新的可能性。

在这三种强烈的需求下,微信的风吹草动,都在拔撩着业界,吸引足够的关注。

那么,只要在微信的生态里,底层基础就是社交,换句话说就是新朋友,老朋友,朋友的朋友。

无论你是哪种情况,出于哪种动机,你在微信里能将流量变现的本质,都是基于圈子的信任,基于线下线上积累的信任的传递。

也是因为这个基础,微信的流量可变现,易变现,取得新的信任的成本相对低。

所以,先不论视频号变成什么样,也不管是否会最终与抖音快手平分秋色,在从业者看来,你做视频号,如果想变现,就要想好那句 "我把你当朋友,你却把我当私域"怎么答。

那么,辉哥是怎样思考的呢?

这个问题的深层是来自于中国历久的人性社会与商业社会的观念冲突,本质就是在拷问将社交信任转移成商业利益为目的的做法,是否会被接受。因为人们总是不太能接受得了你向我靠近亲近友善的皮囊,心里想着的是我的钱包的表里不一致的虚伪。

对真·善·美的向往,是我们人类这种群居动物共有的。

微信之父张小龙有一句名言: “善良比聪明更重要, AI比我们更聪明、更懂套路, 但我们可以比他更善良。” 

这句名言,圈粉无数。强化了 "笨是一种人品!" ,给微信这个品牌强化了 "称职"的人格化。

基于我们人的共有的向往,微信品牌人格化的特征,实际上,已经是给在微信流量变现的价值观上了两层厚厚的底色。这些底色,实际上为社交特征的流量的变现做了方向性的向导。

接下来,要做的,其实就是处理好三种关系,即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用户的关系,自己与产品的关系。

怎样理解?

首先,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处理好你自己是如何看待你自己的,并且你是否能在行动上保持一致性。

如果你把自己在微信社交空间里,把自己看成一个具有某种人格特征的个人品牌,即我们所说的IP(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嘛),比如,务实的,健康,快乐,活泼,现代,可靠,责任,高贵,迷人,精致等等这样的人格特征中的一样或几样。

那么,你在社交空间里,你怎样能坚持这样的人格特征,能自然地保持一致性,养成了行为准则,那么,你就处理好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其次,自己与用户的关系。社交基于信任,而辉哥在上一篇文章《什么是品牌》里讲过,品牌有四个层次,即第一层:品牌信任。第二层:品牌挚爱。第三层:品牌尊重。第四层:品牌崇拜。

流量变现之后,处理好自己与用户的关系,本质上就是处理好信任的一致性,守住信任的底线,不遗余力的向上提升关系的级别,即从信任,到挚爱,到尊重,到崇拜的级别提升。

在探讨这段关系才叫处理好,实际上就是先要清晰信任从何而来。用户信任你,是一个选择的结果。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初始建立在信任感,后期是建立在承诺的可预期。能够不断兑现某种承诺,就是处理好了自己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进入品牌的第一级。

而到达挚爱的级别,就是到达了精神和情感联系。本质上,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一个人对一个品牌,一个物件(包括宠物),一个地方的精神和情感联系,是因为这些东西成为了一个符号,存储在了记忆里,可以填满某一种情感空缺,或者可以成为一种精神寄托,成为了融入生活的一部分。

这个级别的关系的是处理是兼顾,温和的处理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影响越大的品牌,越不能变掉,每一次改动都有很大的负担的原因。

比如,可口可乐曾经为应对百事的挑战换新口味,被消费者骂,要求换回旧口味,这是因为可口可乐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比如,红星二锅头,老干妈,这些品牌的口味是不能变的,价格也是不能轻易被上调的,因为对于用户来说,买这些产品,买的就是生活中的一种确定性。

再比如,微信每一个改动,都谨小慎微,因为每一处改变,都会影响很大,不但是改变了习惯,还会影响了与用户的关系,好的影响就好,如果不好的影响对品牌是一种损害。

所以,品牌与用户在这个阶段的处理,是需要兼顾的,温和的,谨慎的,双赢的,某一种确定性的保持。

当进入下一个级别,尊重的级别,就是谅解,包容,关系保持的阶段。

谁都不是谁的成熟产品,当然也是谁也不是谁的成熟品牌,社会在变,环境在变,都需要适应,当你有新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是犯错,可能是新产品的升级或改变,用户还能一直跟着你,不掉粉,不脱粉,支持你度过调整期,就是这段关系的特征。

要做到这一点,是必须建立在第二个层级之上的,而且,你仍然是用户的预期,你是主动方,用户是被动方,你是变化方,用户是适应方,双方维系着关系的,仍然是对未来的蓝图的可能性的期望。

比如,现在的智能手机领域,像华为手机,在现在这个情况下,只要它不被米国打死,它作出什么样的调整,大多数人都会支持吧,也会展示出尊重,对吧?

所以,尊重这个级别是很高的级别了。一个人,一个品牌,获得用户的尊重,是很高的荣耀了,若当如此,夫复何求了。

在处理这段关系,核心就是良心,一如既往的不失望,有想象空间的。

接下来,是最高级别,崇拜。

到达这个级别的品牌,已经是伟大的品牌了。已经是到达"脑残粉"的位置。世界上伟大的品牌总的来说也是不算太多的,像乔布斯时期的苹果,就是。

这个级别的品牌,言语描述再多都是多余的。

只要创始人的精神一直活着,就是最好的关系处理。

所以,看完这四层关系的处理之后,怎么样?还在纠结 "我把你当朋友,你却把我当私域" 吗?

一句话总结,回答这个问题,超越流量的范畴,把自己活成品牌,活成想要的样子,因为品牌本身品牌才是最稳定的流量源。

最后,处理好自己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产品就是品牌的载体,品牌也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是不是活成了品牌,就看你的产品做成什么样了。

而产品做成什么样,最好的衡量就是办法是,是否与怎样看待自己保持关联。

比如,你说,你看待自己是可靠的特征,那么,你的产品就要可靠的。如果你看待自己是精致的,你的产品就要表现出精致的。你看待自己是快乐的,你的产品就要能带给他人快乐。

如此这般,处理好三种关系,就是做视频号,包括做其他任何产品的,我认为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一切思考,都可以基于这三种关系作为框架,进行系统思考。

一切的思考,都可以回归到关系视角去看。理清楚关系,冲突也就不再有冲突,问题也将不再是问题。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