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入股微博,究竟意欲何为?

案例资讯
市场部网
2012-11-20
市场部网综合报道
导读:昨天在微博上有一张照片被转发了N遍:黄晓明、王刚等一干明星在用手机看微博,一旁的马云用只能形容为”睥睨“的眼光在看着。网友配的对白也很有意思:  小样,让你们不带我玩~爷买下你!那么,阿里入股新浪微博,目的何在呢?是联手对付腾讯?还是反制导购网站?


(图片来源网络)

21世纪网今天援引《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说,来自阿里内部人士的消息显示,阿里巴巴集团对新浪微博的投资洽谈已步入尾声,对新浪微博的估值为30亿美元,但阿里巴巴不会控股。媒体人士程苓峰也表示,据其了解,阿里入股新浪微博的股份约在15%~20%。马云的阿里系入股新浪微博似乎已成定局。

消息传来,IT和互联网业内分析人士纷纷撰文猜测马云入股新浪微博的真正动机。市场部网编辑总结下来,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四种:1)反制以美丽说、蘑菇街为代表的导购网站;2)阿里巴巴与新浪携手,互补短板,共抗腾讯;3)马云是在为淘宝转型"社区化"铺路;4)推出支付宝+微博的本地生活服务的标配组合

观点一:反制导购网站

《第一财经日报》题为《阿里或入股新浪微博 欲反制导购网站》的文章中说,在马云看来,美丽说、蘑菇街、微博等导购网站的突然兴起,给阿里带来繁荣的同时,也暗藏着些许不安全感。该文援引电商人士李成东的话说,与京东、当当不同,淘宝本质上是一个以收取卖家广告费用为主的广告平台。2011年,CPC(以用户点击付费的效果广告模式)收入占淘宝总收入的80%。这就需要淘宝拥有更多流量的掌控权。而比淘宝拥有更高转化率的导购网站,正威胁着淘宝,不断摊薄淘宝的流量。

由于拥有较大流量和更高的转化率,一些淘内卖家开始在导购网站上打广告,并停止在淘宝平台上支付费用较贵的广告费。2011年,淘宝网的平均转化率不到1%,而美丽说、蘑菇街的转化率在7%~8%,新浪微博也有4%左右。

目前,美丽说等导购网站已从初期的CPS(按实际交易付费)广告模式,逐渐转向以CPC为主的广告收费方式,后者目前已占据美丽说50%的收入。这便动了淘宝的奶酪。更有甚者,马云也不愿看到社交导购网站成为淘宝的外部流量钳口,被其牵着鼻子走。名来自阿里内部的人士透露,今年二季度,马云在一次内部讲话中提出,美丽说、蘑菇街这样的导购网站要予以控制,并要防止外部流量过多集中在某几家上。

目前,阿里对社区导购的布局也正从全面开放转入资本投入。一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5月,阿里方面曾与蘑菇街展开过收购洽谈,但随后又因为价格等其他因素不了了之。而蘑菇街的最大竞争对手美丽说,也已被腾讯收入囊下。有市场分析认为,腾讯对美丽说的收购,或将加促阿里与腾讯在电商外部流量资源的站队现象。而在电商导购之前,康盛和Phpwind已在前年就腾讯与阿里的站长资源,进行过站队。

5G咨询创始人洪波认为,美丽说已从早期靠淘宝客的交易抽成收入,向效果广告收入转型,这使得美丽说已无需再依赖淘宝。而被阿里收购的新浪微博,或将成为一个“大号的美丽说”。

观点二:携手共抗腾讯

中新网11月20日刊发的一篇题为《阿里新浪合作猜想:“阿里浪”互补短板共御腾讯》的文章中说:

“尽管阿里巴巴和新浪还未对此次合作正式对外宣布,但已有媒体将两家企业的携手戏称为‘阿里浪’。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通过新浪微博的强大的社交属性和用户黏度完成社会化转型的意图显而易见。此外,新浪微博的媒体属性也是强调公关的阿里巴巴必须占领的阵地。
  
而新浪微博借助阿里巴巴成熟的竞价广告技术(淘宝的主要收入就来源于站内直通车等竞价广告)为己所用。同时,阿里巴巴B端海量的客户资源也可能在合作后迅速转化为新浪微博的广告主。
  
此外,无论新浪还是阿里巴巴都面对着一个共同的敌人——腾讯。
  
一方面,腾讯微信在不长的时间内便聚拢了超过2亿的用户,迅速成长为国内第二大的社交平台,加上腾讯微博的巨大用户量,都让新浪微博的紧迫感不言而喻。另一方面,腾讯不断在电商领域的加码也威胁到了原有的电商格局。在多数分析看来,腾讯很有可能是阿里巴巴未来最大的敌人。而两家企业互补短板则能够有效地抵御来自腾讯的攻击。”

观点三:淘宝转型社区化

新华网11月19日刊发题为《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或成定局 为淘宝转型"社区化"铺路》的文章,指出去年以来,阿里巴巴开始进行集团一体化整合,为整体上市铺路。与此同时,马云正在强化旗下各电商业务品牌转型,年初,已将淘宝商城转型为强调品牌资源的天猫商城,而淘宝转型方向将是“社区化商务”。这是因为,随着越来越多传统商家进入淘宝,买家又被包括天猫在内的众多B2C电商分流。一旦买家增长跟不上卖家增长,商业生态系统就会失衡,使得淘宝流量越来越贵。此前,淘宝曾经尝试做过淘江湖等自有社区产品,但难言成功。

该文援引电商专家鲁振旺的观点说,押宝新浪微博等社交平台,将可能为淘宝创造和引入更多买家流量,为淘宝网社区化转型发挥重要作用。鲁振旺说,淘宝正在向马云所说的“小而美”转型,扶持有力量的商家和品牌。这个基础上,没有SNS的支持,所谓“小而美”是很难实现的。微博现在还是国内最大的SNS媒体,可以对整个淘宝网的转型起到非常大的支撑作用。

知名网络评论人士@黑马良驹也持类似观点。他在发表于Socialmouths网站上,一篇题为《阿里入股新浪微博后的商业猜想!》的文章中说:新浪微博用户可以直接登录,可以增加更多的淘宝用户。再牛逼的平台也有发展速度放缓的那一天,淘宝的用户增长会有停滞的那一天。而一些新浪微博用户,并不习惯上淘宝,比如我是微博控,但我从来都不会去淘宝买东西,因为感觉用起来太麻烦。新浪微博和阿里联手,可以将两者打通,逐渐把新浪微博用户,培养成淘宝用户。

该文还指出,“新浪微博有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标签、话题、信息流这些都蕴含着丰富的商业宝藏。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精确地向用户推荐商品。也许,将来在新浪微博会像豆瓣上出现一个“猜你喜欢”的商品推荐版块,根据你的兴趣推荐书籍、音乐、电影甚至商品。腾讯用“好友的兴趣-你的好友正在买什么商品”来进行智能推荐,而新浪微博则利用“兴趣图谱”进行智能推荐?两者,哪个更靠谱些呢?”

对于马云意在反制导购网站一说,@黑马良驹并不赞同,他说,“阿里真正的目标是把电商逐步走向社区化,把电商做到消费者需求中去。小米手机、快书包等商业模式在新浪微博的成功,这说明消费需求,才是商业的源头。而以往,阿里巴巴做得只是商业的下游,只是提供廉价的产品和信用保障体系。而随着长尾效应的释放,个性化需求会越来越多,先收集需求再定制产品的C2B模式会越来越普遍。聪明的马云,肯定不会把目标限于只做商业的下游,而是将电商的产业链拉长,真正与需求对接。大家都是营销学有个理论叫“AIDA”理论,A为Attention,即引起注意;I为Interest,即诱发兴趣;D为Desire,即刺激欲望;最后一个字母A为Action,即促成购买。新浪微博的优势,在前面”AI”两个字母,引起注意,诱发兴趣。而淘宝的优势主要在后两个子母“DA”,刺激欲望,促成购买。如果阿里和新浪微博联合,”AIDA”的将会成为一个完整的营销链条和自循环的结构,想象空间无限。”

观点四:推出支付宝+微博的本地生活服务的标配组合

持这一观点的人士某种程度上也赞同第二种观点,即两者携手共抗腾讯。但在阿里和新浪携手后会如何抗击腾讯,给出了更为具体的分析。知名互联网行业评论人士王利阳在《阿里投资新浪微博 不仅意在对抗微信》一文中说,马云入股新浪微博,意在推出支付宝+微博这一本地生活服务的标配组合,以抗衡腾讯的财付通+微信组合。

文章说,“阿里在提前为本地生活服务竞争做准备。一个简单的公式“本地生活服务=移动互联网+社交化电商”,意指移动互联网+社交+电商才能形成本地生活服务闭环,而随着今年“移动互联网”、“社交化电商”、“本地生活服务”等概念的不断热炒,电子商务与社交网络的“转型与融合”正在发生,之所以阿里投资新浪微博备受关注,还是因为这是电商与SNS之间跨界融合的最大案例,甚至可能会对未来移动互联网、社交化电商、本地生活服务等市场产生深远影响。阿里不能撼动腾讯SNS的地位,腾讯也无法撼动阿里电商的地位,阿里与腾讯之间的决战将在“本地生活服务”这一未来的万亿级市场展开。

近期“微信+支付宝”组合成为多个城市出租车车队的标配,这是移动社交与移动电商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里最真实,意义最深远的实际应用案例,有这一案例的成功,“移动电商+移动社交”组合的本地生活服务将会快速推进,只是微信与支付宝之间的组合不够亲密。

腾讯微信与阿里支付宝都想利用自身优势掌握未来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主导权,目前,腾讯已有“微信+财付通”的组合,而阿里只有支付宝占据竞争优势,在移动社交领域完全弱于腾讯微信,所以阿里入股新浪微博会加强支付宝进军本地生活服务的市场竞争力,也增加了新浪微博的变现能力。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支付宝用户多于财付通,新浪微博用户多于腾讯微信,所以“支付宝+新浪微博”的组合要稍强与腾讯的“微信+财付通”。但事在人为,现在的优势并不意味着明天的胜利,谁才是最后的胜利者还有看双方的运营团队之间的博弈。

本地生活服务不需要物流,新浪微博或者腾讯微信都会成为本地生活服务的信息流平台,而支付宝与财付通则是资金流平台。在信息流、资金流基本条件形成之后,双方就要比服务了。微信与微博的信息流质量要高于大众点评,大众点评的信息流只有纵向的信息传递,而微信与微博不仅有纵向的信息传递,还有横向的信息传播,这可以大幅放大信息流的价值,这也就是移动社交的商业价值所在。”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