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集我讲了作弊的传承,大家肯定还记得我说的,造假和作弊不会消失,它们也会与时俱进,以新的形式和手段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一集我跟大家聊聊今天的造假与作弊有些什么更新鲜的情况。
1 作弊难度增大
我们能不难发现呀,现如今,造假的需求跟过去不一样了,难度也比过去变大了。
需求变化的地方在于,过去的主要造假领域是流量,现在是阅读量播放量互动量。不仅如此,有些作弊已经到了要刷转化量甚至刷交易量的地步。这就很离谱。
另一方面,难度也变大了。在PC机(个人电脑)时代,大部分人都用盗版的windows操作系统,说实话安全漏洞多,互联网内更是充斥着各种病毒呀木马呀,很多人的PC电脑就跟不设防似的,是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贼来。所以刷量的技术门槛也比较低。但是今天,都要迈进AI时代了,没有多少人会去root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了,更是极少看到有人去把自己的苹果手机给搞越狱了,大家都会安然的使用手机厂商提供的原生操作系统,这些操作系统都经过手机厂商的重重安全防护,而且还会不断地打安全补丁,以保证第一时间堵住安全漏洞。
不仅如此呀,今天移动端上用户用的最多的不是像PC时代的网站,而是各家互联网大厂的app。这些app比网站的安全性要好太多了,这就极大地压缩了流量作弊的空间。
再加上,今天整个市场环境也不再是过去那种跑马圈地,只看流量用户量就能疯狂圈钱的时代。今天企业们需要的都是真金白银的收入和利润,所以造假作弊就不能仅仅只是集中在数字营销的前端,而越来越需要在营销后端能够把数字给造起来,比如前面我说过的互动量、转化量、交易量之类的,在造假作弊上的需求就变得很旺盛,但造假难度就要远远比刷个流量大多了。
还有,现在的法律法规也更加健全,对这种造假刷量的行为,也开始有法律的手段进行打击,比如,反不正当竞争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等相关的法律,是越来越健全。
既然难度已经很大了,今天是不是造假和作弊就很难见到了?
No。。。。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你以为造假和作弊是一个技术问题,但,实际上,它是一个经济问题。本质上,它需要计算的是成本和收益。如果收益高于成本,哪怕这个成本是要付出违法犯罪的代价,也仍然有人愿意刀尖上舔血,针头上剁肉。
而技术上的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造假者现在采用一些更具有隐蔽性的方法。
2 互助公会
这种方法,是典型的人肉作弊的方法。在“公会”中,发布刷单任务。这里所谓的公会,借用了游戏中的说法,是一些秘密的线上社群,这些社群常用一些语音平台联系工作,例如IS语音、YY语音等,现在也有用微信群、QQ群、钉钉群之类交流信息的。社群中有大量想要利用自己闲暇时间赚些零花钱的普通人,学生、家庭主妇、无业人群等,这些人群基数大,而且往往会把跟自己情况差不多的朋友们也拉进群一起“创富”。公会里有各种各样的任务可领,比如刷阅读量、刷播放量、刷单等等。对于大部分的任务,还会有人专门讲解培训。
我们看到的很多电商平台中卖家的销售量和好评,其中很多都是在这些社群中被人手工一个一个刷出来的。
这样的组织,我们可不要以为他们不成气候,也做不起来很大的规模。最猖獗的时候,有的组织,甚至用这种方法搞起了洗钱的生意,比如在上海静安区就曾经有一个案子,犯罪组织不仅仅只是刷单,干脆直接通过伪造交易的方式来搞套现,涉案金额甚至超过了20亿元,就很夸张,最终主犯被判戴银手镯五年九个月,也算罪有应得。
虽然有前车之鉴,但这样的组织直到今天仍然存在,只是更加隐秘而且为了躲避处罚操作更加拟真。什么叫更拟真,我举一个例子啊,比如2020年,有一个南京的做这个刷单的公司,为了躲避平台的监管,它真地给会公会中的刷单人群发包裹,只不过这些包裹都是空包,但这么做了之后,购物记录、订单数据、物流记录就一应俱全。这么干了不到两个月,就被发现了。经查,从2020年9月至11月案发,该公司共实施刷单274笔,占网店成交订单总数的73.9%,最终被处以20万元的行政处罚。虽然有不少商家做这个事情被查处,但这种方法实际上已经是目前的主流刷单方式。
那你会问,这些都是刷电商交易量的,那诸如微信文章阅读量、抖音视频播放量、直播用户量这些,也都是靠这些公会来解决吗?有时候,刷这些量,是以十万百万计的,这些人够用吗?
你的这个疑问很有道理。没错,用这些公会的会员做刷单,可能性价比是高的,但是,让他们单独刷播放量啥的,规模不够,收益也不够。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有更具有规模效应的作弊方法了。
3 大规模养号
刷阅读量播放量的操作,还有另外的办法,其核心,是“养号”。
“养号”顾名思义,就是养账号,而且是大量的账号。这也是一整套的产业链,无论是微信、还是小红书、还是抖音等平台,都深受其害。做养号生意的组织,往往有明确的分工,包括“收号”,就是以各种方式收购账号,有的时候,也会利用黑客的手段,盗取别人的账号,这些被盗账号往往都是普通人正常使用的账号,被称为“站街号”,站街号没有黑历史,所以价值很高,不过数量也相对稀少。为了扩大号源规模,用手机号注册机批量注册虚拟号也是一种常用方法,这种方法往往能获取海量规模的“白号”,所谓白号,也就是崭新的没有任何历史的手机号码,然后用这些号码注册各内容平台的账号。
“收号”之后,则是“养号”,这是对那些属于“白号”的没有历史的账号而言的一个必备过程。就是这些号要在社交平台或者内容平台上先正常的活跃一段时间,装成是一个正经人,加加朋友,留下一些内容记录。这样大概几周到一个月的时间,若这些号没有被平台封禁,就会成为“满月号”,同样也会变成价值较高的账号。
一旦号码被养好,也就有了可售卖的商业价值。这些号码会在这个产业链中被卖掉,购买者当然就是那些想实现各种造假作弊的组织或个人。如果有了数量庞大的成规模的账号,那在平台上真的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想干什么都行。在这个系列视频中的其他课中我要讲到的堆基建等灰色的营销方法,就需要这样的账号资源。
这些个组织购买了大量账号之后,要么用在电脑端的安卓系统模拟器上,要么更高级的玩法,会用在大量手机上,用这些账号登录各个平台,并用群控软件控制这些手机实现特定的任务。刷量只是任务之一,其他的任务还包括加入各种社群中并在社群中散发广告,或者到处加好友,让陌生人进入各种各样的圈套。有些杀猪盘,就是这些被操纵的账号干的。
你看,这个照片就真实再现了大量手机加上群控软件进行造假和作弊的场景。
当然,为内容刷量仍然是这些账号最通常的用途,社交和内容平台当然也不会坐视不管,所以也会经常把很多可疑的账号加入黑名单,不让他们出来为害人间。随着越来越多的账号被封禁,刷量的供应量也就因此减少,作弊的价格就会水涨船高,甚至有时候会高到100多块钱1000个阅读或者播放的地步,就实在是很离谱了。
所以,我前面也说了,作弊本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是作弊的成本和收益之间的权衡。所谓作弊,是永远不可能绝尽的,反作弊,实际上也就是不断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堵住各种漏洞,从而提升作弊的成本。关于反作弊的方式,我后面再单独开一节跟大家慢慢讲。
除了刷流量造假,实实在在的转化也是可以刷的。
4 转化造假
说到转化造假,我想到了汽车行业数字营销的作弊的故事。
汽车行业衡量数字营销的效果,经常是按照到店试驾来进行考核的。甚至有一段时间,广告主是按照到店试驾的人数来给媒体结算广告费用的,比如有人点击了某个媒体上我做的广告,留下电话号码完成了试驾的预约,并在此后真的在4S店完成了试驾,我就给这个媒体结算2000元。
这时,就有专门的作弊组织,跟媒体串通起来,招募大量的闲散人员,组织他们点击媒体的广告并申请试驾,之后真的到4S店进行“试驾”。这样便能获得汽车客户的高额广告费,然后大家一起分账,不亦乐乎。据说在中国华北,专门干这个生意的组织,就有好几个家族。有些媒体完成不了广告主要求的KPI,哪怕他们一开始真的没想作假,最后也会不得不用这种方法补量。
汽车公司当然也不是傻子,这些事情越来越多了,广告效果也自然越来越差。最后迫不得已,只能改变广告的结算方式,按照用户完成了最终购车才能结算广告费用。这就极大的增加了作弊的成本。不过,这也是双刃剑呀,一旦采用这种方法,很多媒体都会抵制,并避免跟这样的车企合作。也是一个双输的结局。
APP推广上,也有大量的转化造假作弊,甚至有自己花钱下载自己app或者给自己的app充值的方式来作弊的,被称为自消费。你会说,这么干不是闲疯了,左口袋的钱进右口袋,还要被平台收手续费,吃饱了撑的呀。其实不是,如果你的app被下载的多,被充值的金额高,你的app就更有可能被应用商店推荐,搜索排序也更可能排在前面。不仅app开发者自己会做,app的不少推广代理商也会这么做,它们把app开发者给的广告费都用在收买用户下载app或给app充值上。这样能够向app开发者展现自己的营销推广具有很高的ROI,从而博得这些广告主的信任,主打一个就是自己不挣钱也要让你觉得我牛逼,但是,一旦广告主出了大笔广告费之后,这些代理商就原形毕露了。
5 作弊造假的趋势
今天,造假和作弊还有什么新的搞法吗?
还是有一些新的趋势的,最典型的趋势,就是今天的造假,越来越开始走向真人与机器的结合。比如,大概在2020年左右流行起来的挂机刷量,也被称为账号托管,就是有人把自己各种真实的互联网账号租给作弊公司,然后自己每个月收账号租赁费。而作弊公司,会用前面说的那些技术手段,用这些真人账号完成各种各样的作弊任务。
虽然方法上没有更大创新,但技术上的进步是实实在在的。最典型的,就是增加了大量RPA能力和AI能力,RPA技术也就是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是一种可以实现大规模模拟真人操作手机或者电脑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群控软件控制的手机也能完成越来越复杂的任务。能够越来越像真人使用手机一样,搞出来的内容也像普通用户创作的一样。这就给平台判断虚假账号僵尸账号带来了很多的难度,也让堆基建营销方式更具备可行性。
前不久,宁波警方就通报了一起非法“秒杀”高档手机、名贵酒的黑客案,他们利用外挂软件,以不正当手段抢购活动商品,再转手牟利。据报道,不法分子利用编写抢单脚本程序,精准锁定某电商平台直播间热门限购商品,自动获取商品信息、创建订单并完成支付流程,从而实现批量抢购并加价转卖,短短时间内获利近100万元。用的所谓的外挂软件,其实背后就是我讲到的这些技术。
还是那句话,作弊不会消失,只要数字营销存在,它也会永恒存在。如果作弊的手段和技术在革新,那么反作弊的方法和技术也一定会提升。作弊与反作弊,相生相克,没有哪一方能天然的血脉压制,它们永远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
好,关于作弊的话题我就讲到这里,下一期我来讲讲反作弊。记得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