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内容、新品,现实给理想的三个耳光

营销管理
于子桓
2023-08-31

2023年是人工智能的元年,除了ChatGPT等一系列的洋人之外,中国人也有了一批,比方百度,腾讯,科大讯飞的软件。

但是往前追溯,似乎我们并没有一个数字化的元年。假如我们把过去的疫情的三年和再往前的两年放在一起看,这五年,从数字化的角度我们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那个时候曾鸣的《智能商业》已经和大家见面了,我们已经深刻的感受到了数据对于未来的重要性。毕竟整个智能商业的核心就是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

至于内容那就更不用说了,不管是传统媒体平台上的内容,比方说真人秀;还是网络视频上的内容,比如马东主持的奇葩说;又或者微信朋友圈里面到处肆虐的短视频招商银行的“番茄炒蛋”、三九感冒灵的“总有人偷偷爱着你”;还有老司机不停开车的B站——二次元的蜂巢,这些内容正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他们妖娆的风姿。

至于新产品,这是不会缺席每一个商业时代的东西,除非没有商业这回事的时候它才会销声匿迹,比如说搞政治运动的时候,比如说打仗的时候。

当然,若回到2018年元旦的这一天,如果我们把数据、内容和新品这三个关键词放在一起去思考,接下来5年的商业的时候,我们其实是有着这样一种理想的。

这理想当然来自于已经发生的现实,比如说,奔跑吧兄弟,这样一个真人秀的综艺把安慕希这样一个常温酸奶只用几年的时间,直接从3个亿就推到了100个亿以上。而植入在某个很热门的电视剧里面的一款叫做桃花酿的酒也风靡一时,而淘宝完备的数据系统正在帮助淘宝的直播达人们平地刮起一阵高效销售的旋风。

每一个品牌都在喊着“我要收集数据”,“我要建立数据系统”,“我要开始做个性化定制”,“我要为我的用户进行直接的服务”,“我要……”

看看,数据呈现出一种理想的我们,将来每个人、每个企业都会自由的拥有大量的数据,以及数据相互之间关系的能力。

而内容则是告诉我们真正的好的内容是垄断的、是缺少的。

而新产品则是呈现出社会化的产业链,将成为大家最容易获得的资源。比如说999皮炎平做了一个营销活动,叫做999皮炎平口红。他出了三款:一款叫鹤顶红,能毒死人的;一款叫夕阳红,老汉也要妖娆;一款叫够坦橙,爱情贵在坦诚。开发的产品和大牌用的是同一个工厂。

所以站在2018年的门槛前,我们的理想是拥有最多的数据,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化的需求,为他们定制各种各样的个性化的产品,然后你才有能力去把握最好的内容,或者说,和最好的内容站在一起去影响你的顾客。

毕竟淘宝不停的告诉我们,流量是珍贵的,而2000年以来的所有的实践经验都告诉我们,能够保证流量的永远都是明星和IP。

在这样的理想面前,我们的选择或者说品牌的选择就非常清晰了,那就是和真正好的内容做朋友。不管是作为内容核心的明星和IP,还是把内容进行二次传播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化传播公司,这些可能都是站在2018年我们能看到的理想未来的剪影。

而事实上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事情可能就是向另一个方向演变的。

比方说大洋彼岸出现了一个很牛的公司叫做网飞。它就把内容当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大洋彼岸的另外一个很牛很牛的公司亚马逊他们就不敢轻易的把流量和流量分配当成核心竞争力,而是把提供给客户无微不至的舔狗式的服务当成了核心竞争力。

如果你的记性不太坏的话,应该也能想起,在2018年那个时间点上,很多很多的平台都在想办法把各种各样的内容生产商纳入自己的生态体系,或者我成为他的股东,或者他成为我的股东,让我们彼此纠缠、无法分开。

而当年的我也在这样一种理想当中迈出了事后看来极具戏剧性的一步,那就是和拥有数据的公司,比如说拥有了DMP平台的公司以及生产内容的公司,比如说著名影星的工作室,成立三方合资公司。

你看数据、内容,然后像我们这种生产企业负责产品和品牌,这岂不是传说中的铁三角一切都齐了,只要出门必定大杀四方?就算第一款、第二款推向市场的产品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只要有时间,只要不停的继续迭代,那么未来一定属于这样的三角形公司——有数据有内容有品牌和新产品。

有问题吗?没有问题吗?

有问题吗?没有问题吧?

在那个时间点真的觉得没有问题。

因为品牌方不但有新产品的能力,还有辐射到线下渠道的能力,差的顶多也就是线上运作的能力而已。因为大部分的品牌方在当时还相对比较传统,比起在淘宝上崛起的大量的新公司而言,线上的能力确实弱了一些。

所以这理想应该说还是很丰满的,还是充满了想象力和诱惑力的。

但是5年以后现实却在数据、内容和新产品这三个方向上结结实实的给了理想三个耳光。我们当然可以把锅甩给疫情,但疫情不一定同意背这个锅,所以我们还是只能从自己身上去找那个锅,自己把它背起来,也许在未来的5年里,就不会再做一次背锅侠。

而这三个耳光里面最结实、最响亮的那一个耳光,就是关于内容的。

是的,明星和IP永远是流量的保证,但是你没想到他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向你保证流量的。过去只有最牛的品牌,才能请最牛的明星做代言,所以明星是为品牌而服务的,或者叫为打造品牌而服务的。

但是今天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流量小生,他们都有自己的饭圈,他们有着很新奇的短代模式,只要他代理任何一个产品,他的饭圈的同学们就会把这个产品买到了一个上千万的规模。

所以现在你知道了,流量明星首先是一个可以销售一定规模的渠道。而一部分IP也渠道化,比方说北京卫视的养生堂建立了自己的电商体系;然后就是各种各样的直播达人,他们把明星IP结合在一起做成了自己的渠道。最生猛的还是各种各样的 UGC,也就是现在我们知道的抖音上的上千万的达人,他们的存在让明星和IP的销售模式从精英销售直接转向了薄利多销。

以前一个明星可能给20个产品做代言,这已经挺多的了,但是现在你可以把一个电视剧的明星海报卖给200万个商家或者200万个UGC,让他们围绕着这样一个素材去开展自己的流量工作。这一下子就是那句诗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再来看看新产品这个耳光。

有一位电视综艺的制作专家说的特别好,他说中国人用了大概十年的时间,把全球花了五、六十年创作出来的所有的电视综艺的模式全部消费光了。不管是超级女声、爸爸去哪儿还是奔跑吧兄弟,都是全球各大综艺制造商呕心沥血开发出来的 IP模式。

但中国人用了短短的十年,让中国的消费者从不了解到喜欢到漠视,完成了从天堂到地狱的全链路过程。

同样在化妆品行业里也有这样一种说法,中国人大概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把化妆品行业里花了五、六十年积累起来的各种各样的配方都消耗完了,尽管消费者并不一定知道。

其实品牌行业里也差不多吧,你看看现在二厂的汽水儿、北冰洋或者陈年的老雪糕,各种各样的老故事都被翻出来了,重新炒一炒。

所以这种新产品推进的速度,估计站在2018年门槛上的我们谁也没有做好准备。

包括再后来顺潮而起又莫名其妙衰落的、各种各样的新消费品的品牌们。现在我们哪怕站在事后,要为他们重新去写一套理论都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因为这样一种理论,或者很容易解释他们为什么成功,或者很容易解释他们为什么失败,但同时能够很好的解释他们又成功又失败的是真的不是那么的容易。

最后再来说说数据这一句耳光。

很显然站在2018年门槛上的我们当时完全忘记了人有隐私这回事儿,也完全忘记了当所有的人都把某个东西当成是好东西的时候,那么这个好东西就只剩下一条被封存的命运了。比如当年的地主都会把金元宝、银元宝埋在家里的院子里;比如政府三令五申,房子不是用来炒的还是用来住的。好东西当然要捏在自己的手里,怎么能放他出去流通呢?

然而数据这样一个东西,就是如果他不能流通、不能交互、不能对比,那么他就只是个数而已。

好吧,好多好多的人都收了好多好多的数,等着在未来的某一天发大财呢,当然从现在来看还得继续等。

站在2023年新的周期的门槛上、站在一个大家又可以在地球村里自由流动了新的世界的入口,我们回顾过去的现实给理想的三个耳光。

展望未来,三个关键词可能依然是数据、内容和新产品。

那么接下来现实和理想又会有什么样的错位呢?

但愿在未来的5年里,理想主义者可以给现实主义者三个响亮的耳光。

希望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好,就像正在变得越来越好的人工智能一样。

好了,现在我打算拿这个问题去问一下ChatGPT,然后告诉你们GPT给我的答案是什么?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