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为啥不道歉?作为公关,我是这么想的

公关PR
万能的大叔
2019-12-03

昨天,华为的251事件刷屏。

大家等了一整个白天,却没有等到华为的道歉,而是一段只有119个字符的回应。

全文如下:

“华为有权利,也有义务,并基于事实对于涉嫌违法的行为向司法机关举报。我们尊重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检察院和法院的决定。如果李洪元认为他的权益受到了损害,我们支持他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起诉华为。这也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

随着华为回应的刷屏,据说“菊厂黑“猛增,澎湃新闻的一篇开篇为《你去告啊!》的评论文章,于昨晚凌晨时分在朋友圈再次刷屏。

这事不可谓不大啊。 

而昨天又是非常特殊的一天:孟晚舟被抓一周年,她的那篇文章又那么“温暖”。

作为公关从业者,老实说,对华为的这个回应,大叔琢磨了许久,难道华为的公关不懂共情在危机公关的重要性吗? 

那华为为啥不道歉呢? 

从纯业务交流的角度,大叔试图从理解华为的角度,做个分析:

1、华为的公关难道不懂共情吗?当然懂,过去一年,都非常懂。但公关只是给领导一个选择,abc,三个版本,选那个是领导定的。

这事显然已经脱离了公关层面,做公关的不止要懂共情,更要懂老板。

2、所以,问题就从“华为公关为何不道歉”变成了“华为为何不道歉?”大叔的理解,华为可能认为:这件事的对错远大于共情。

华为的声明,一看就是法务主导的,字里行间都在强调自己的程序合法,有权举报,尊重判决,支持他起诉华为。

一般观点认为,华为在法、理、情这三个维度,都不占优势,所以,要以情去化解法和理,但至少从华为的声明来说,可能并不是如此。

大叔常说,声明越短,信息量越大。下面分析。

3、“欢迎你告我”这个台词,撇开态度之外,有个不太强的弦外音,是:“如果你告我,我肯定会应诉的,然后拿出更多的证据,证明你并不清白。这是你想要的吗?”

为什么不强呢,因为大家都关注态度了,而忘记了这话是说给李本人听的。只有听懂了这个弦外音,我们才能理解,为啥李在之后的所有公开表态中都很“软”甚至“心虚”。

4、我们回看一个细节,李的一个关键性动作:她老婆是从他朋友的电脑上,找到了那份录音。

这个动作表明,李有担心过自己可能出事,所以,留下了后招,那就说明:李应该清楚自己也有一些把柄留在了华为那里,他担心华为举报,而这个录音可以“救”自己。

5、回到检察院的判决上,无罪的理由是证据不足,但到底有哪些证据?实际上,目前就李轻描淡写地说了一下,而华为在回应中完全没展示,更不急于借着证据去证明自己的举报行为没问题。

大叔经常说,公关说什么不重要,不说什么才重要。

6、李的律师和李的表态,还有他那份莫须有的信,其实都证明:李已经意识到此事对华为品牌带来的伤害,早就超过了自己的预期,如果说昨天,李还想见任正非,今天,他们更希望息事宁人了。

虽然华为没道歉,但目的似乎达到了。

7、为何昨天有不少文章404了,有些理由是“违法了《网络安全法》”,这说明:华为手里的证据可能暂时不足以证明李有罪,但足以证明,某些相关内容的讨论违法了。

微博、微信和门户的撤稿,都有严格的流程要求,如果华为没有提供这个证据,是很难的。

8、好在澎湃昨天的评论员文章没有404,至少给传统媒体一个出口去批评华为,因为公众最不满意的地方,除了华为不道歉,就是华为在不做任何解释的情况下,通过强删帖的处理方式想堵住媒体的嘴,结果适得其反。

华为的公关可能忘记了,在处理这个事上,任正非曾经说的华为公关论“保证负面评价有30-40%”吧。

9、最后说大局。 

做公关的,不能不看大局,更不能只考虑自己。大叔的话只能点到这里为止了。

10、这事怎么收尾呢?

大叔的猜测是,任老爷子会找个合适的时间,再回应此事,一定更符合法理情的逻辑。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