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视】是交流思想的唯一可行态度

职场情商
增长潘多拉
2019-02-13
向权威专家请教问题的时候,出于礼貌和教养,我们常习惯于说“拜读了你的文章,希望向您请教一下”。最近,一些关注我的朋友与我微信交流、在后台留言时,也会非常客套,用「专家」「老师」这样的词汇来称呼我。
一方面,我认为自己学识有限,收到这样的评价,不免有些惶恐;另一方面,我挺担心关注我的朋友,真的是以这样的态度,在面对自己想要学习的对象。不论这个对象,是某个权威、某本书、还是某种知识和理论,我都不认为「拜读」或者「仰视」是一个合适的学习态度。
只有「平视」,才能产生有效交流,才能培养出所有创业者都应该具备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 
我认为「平视」的态度需要刻意强调,不能忽略了小习惯对我们潜意识的巨大影响。
或许有朋友会认为我敏感过度,把陌生人之间的客套误以为是个人的态度。不过,人脑的工作原理决定了,人对新的信息并不会习惯性的保持怀疑,而是默认将其合理化,选择「先相信它」(详见今天第2条推送)。当新信息,披上来自「专家」「经典书」「经典理论」的外衣时,更容易让人陷入盲从。
什么是我比较推崇的学习态度呢?平视专家、平视书本、平视所谓的真理。

1.平视专家

包括我自己在内,所有人的认知都存在局限性,至少在表达的当下,一定会存在漏洞和不足,专家也不例外。这里的专家,可能是行业大佬、自媒体大V、领域专家,还有我推荐过的 开源大脑 。他们在短短的某篇文字、某次演讲、某次采访中,一定会存在遗漏的观点、有瑕疵的逻辑、不恰当的论据。
我称呼自己的学习对象,会直呼其名,如果不太熟悉,宁愿称一声「先生」「女士」。比如曹政(公众号@caoz的梦呓)和张辉(公众号@辉哥奇谭)二位,是我本人和不少公众号读者的学习对象。每次提及我都会刻意冠上「xx先生」,用这种简单的方式,时刻提醒自己 —— 即便面对认知高于自己的学习对象,也应该保持平视的态度。

2.平视书本

书本是作者观点的集合,所以平视专家,也应该用同样的态度面对书籍。
稍有不同的是,书比人更像工具一些,可以「呼之则来,挥之则去」。不管一本书如何经典,都应该「以我为主」、以自己的需求为主,把读得懂的部分快速学到,用于行动,读不懂的部分果断放下。相反,如果用拜读的心态去读书,多半会恨不得读懂每一个字、试图还原作者原意、还会产生“我怎么会读不懂”的焦虑情绪。
所以,不论是专家的观点、还是专业的书籍,都应该用对待工具的心态来平视。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 我近期推送的「豆知识」,是我从大量读过的书中选出的,我能理解、和我的知识体系相关、我认为对公众号读者有用的内容。原书的其他部分,在我需要用到的时候,我才会去通过再次快速阅读,去触碰。

3.平视「真理」

世界上几乎没有可以称为永恒不变的「真理」,更别提理论和经验总结。
增长黑客的AARRR模型真的一定正确吗?哪些产品和场景不适用?什么时候应该颠倒其中几个步骤的顺序?
「快」是提升行动力的唯一方法 ,真是如此吗?对什么样的人比较适用?对什么样的人不适用?
独立创业真的好吗?抱团创业真的好吗?不创业选择呆在一家公司里真的好吗?
我无意给出问题的答案,只想说明:表达者碍于认知水平和表达手段的局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任何经验和模型总有适用的条件和场景。用平视的态度面对,才能更能诱使自己更理性的思考。
(关于思维模型的存在意义,和可能带来的弊端,这个话题以后再和大家分享~)
总结一下,「采铜于山」固然好,要警惕由于「仰视」(或者「俯视」)带来的情绪干扰,影响了理性的调动。仰视容易盲从,俯视容易傲慢,平视才能交流。保持「平视」的态度学习,创业者需要的「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培养起来的。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