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3月19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爆出奔驰C、E级车,华晨宝马3系车、5系车以及一汽奥迪的A6、Q5的阻尼板抽样测试,结果显示均含有沥青。专家指出,这很可能是长期以来被投诉的这些款车内臭味来源,而且是一类致癌物!于是,德系豪车三巨头同陷“沥青”门。
“沥青门”由来
中国新闻网题为《三大豪华车品牌被曝用沥青阻尼片降成本可致癌》的文章说,央视质量报告节目曝光三大豪华车品牌使用沥青阻尼片,导致车内空气质量严重污染。车主频繁投诉无果。据专家测算,2012年全年,北京奔驰、华晨宝马和 一汽奥迪三大品牌的轿车销售总量约65万辆,仅使用沥青阻尼片一项,一年即可产生总计九千七百万至一亿三千万元的利润。
央视记者咨询 汽车材料研究专家得知,这种被称为阻尼片的东西,贴在车体钢板壁上是为了起到减震降噪的作用。所有小轿车里都安装有阻尼片,奔驰、宝马也不例外。中国重汽 技术中心材料工艺所高级工程师周光亚介绍,阻尼片就是在车身的内表面紧贴着车身的钢板,它贴有一层一般是用粘弹性的材料,起到减少噪声、减少震动,也就是 说起到阻尼作用。
周光亚向记者介绍,奔驰、宝马和奥迪车上的阻尼片如果有臭味,就很有可能像汽车配件商所说的那样是沥青做的。沥青是 指煤焦油或石油提炼后产生的残渣,因含有多环芳烃及硫、酚等多种对有害物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早在1976年就将煤焦油沥青 列为一类致癌物质。
北京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郭新彪告诉央视记者,第一类或者是有些叫A类,就是说第一类的一般都是,我们说明确的人类致癌物,那怎么能用我们老百姓的话就是说,比较危险的最危险的那种致癌物。
专家指出,沥青可以持续挥发刺鼻的臭味,那么,奔驰、宝马和奥迪车里使用的阻尼片究竟是不是沥青做的呢?记者在汽车专家的帮助下,分别随机取样,送到北京化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进行成分检测。
6个阻尼板样品分别取自北京奔驰C级车、E级车,华晨宝马3系车、5系车以及一汽奥迪的A6、Q5。这6辆取样车均为近3年内生产的新车。
检测结果显示,六个随机送检的阻尼片样品,奔驰C级、E级,宝马3系、5系,奥迪A6、Q5果然和专家推断的结果一致,均含有70号沥青成分。
以一辆车为例,需要贴这种阻尼片的部位有八到十二处,其中大多位于封闭的汽车驾驶室内,总面积约3平方米,沥青的总用量大约为十公斤。
中国重汽技术中心材料工艺所高级工程师周光亚介绍,由于太阳暴晒及发动机散热,紧贴钢板的沥青阻尼片因受热极易分解释放有毒的多环芳烃气体,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缓慢的释放过程。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主任刘长庭告诉央视记者,多环芳烃中间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苯并芘,是一种突变原,是一个致癌的物质,是一个脂溶性比较强的物质,这个 呢吸入到体内,可以停留在肺的粘膜上,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发生细胞变异,那么这种变异到最后产生一些阴影,或者肿瘤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时间。
而据汽车业内专家介绍,目前在欧美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汽车阻尼片一般都使用高分子树脂材料,或者橡胶材料。作为原材料,这两种原材料都不会挥发有毒 有害气体。专家指出,奔驰、宝马、奥迪这些进口品牌车国产后,之所以采用沥青而不采用树脂、橡胶等环保材料,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我国没有关于汽车零部件和辅 助材料的相关国家标准,另一方面,使用沥青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中国重汽技术中心材料工艺所高级工程师周光亚称,以普通的三厢轿车为例,它在车里面的沥青阻尼片,如果以两毫米厚的话大概使用3个平方,它的价格,如果是沥青阻尼片,大约在50元到70元左右,用环保材料的话可能在成本上,(每辆车)增加150块钱到200块钱左右。
据专家测算,2012年全年,北京奔驰、华晨宝马和一汽奥迪三大品牌的轿车销售总量约65万辆,仅使用沥青阻尼片一项,一年即可产生总计九千七百万至一亿三千万元的利润。
让周光亚更为担心的是,在一辆由两万多个零部件组成的汽车上,阻尼片不过是一种连零配件都称不上的汽车辅助材料。仅仅为了降低100多元的成本,厂家就 选用可能对车内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危险原材料。而对于车里其他同样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材料,我们无法一一进行检测,那么,阻尼片的沥青成分 是不是车内有害气体的唯一来源、车里是否还存在其他污染源?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三巨头回应如出一辙
就在央视节目曝光奔驰、宝马和奥迪采用含沥青材料的阻尼片后,涉事三家德系豪车巨头19日夜间到20日早晨分别作出了回应。其中奥迪回应最先,3月19日晚21:15就在官方微博发布了一个简短的官方声明,宝马虽说最晚,也在今晨7:55通过官方微博作出回应。让人感到吊诡的是,仔细品味德系豪车三巨头的官方回应就会发现,这三份官方声明虽说出自三家不同的公司,但其着重点,甚至是不同内容的排列方式都如出一辙,仿佛商量好了一般。让我们看下这三家公司的官方声明:
上面这三份回应有着雷人的相同之处:1)对央视曝光事件“高度重视”,(小编评论:这其实不重要,只不过是为什么会发这么个声明的引子。)2)一口否认在产品质量标准上中外有别。在这一点上,三家公司都强调自己在华生产执行“全球统一标准”或“全球质量标准”,言下之意,没有对中国消费者有歧视;(小编评论:这一条才是声明的核心,最要紧的部分。)3)已开始内部调查,并将“及时”或“第一时间”公布调查结果。言下之意,央视节目中所曝光的事实“未必就是事实” 。除了这三条看得见的共同之处,还有一条共同之处就是:这三家公司对长期以来客户有关车内空气异味的抱怨和投诉是如何处理的?在央视曝光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对相关投诉有没有进行“深入调查”、“情况核实”?所有这些信息都付之阙如。因此,这声明中的第三层意思——“调查核实”,难免会让人认为是“拖”字诀。
众所周知,由于钓鱼岛之争引发的中日关系紧张,使日系车在中国市场栽了大跟头,以奥迪、奔驰、宝马为代表的德系豪车则乘机高歌猛进。然而,315晚会爆出的大众DSG质量问题在先,不到一周,三家德系巨头又同时陷入“沥青”门。德系汽车品牌如何应对这一系列公关危机,修复受损的品牌形象,市场部网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