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复盘,打破自己的天花板

职业指南
策略人藏锋
2024-07-10

大多数人做完一件事情就喜欢“翻篇儿”,很少回过头思考。

做事不复盘,只能得到表面上被事情推着走的浅度习得。我把这个理解为冰山之上的低效提升,而当我们掌握冰山之下的规律时,便能把每次经历做到效用的最大化。

人的惰性在于,事情做得好会骄傲,主要归结于自己的功劳。而另一方面,事情做得不好则会推卸责任,埋怨环境本身。这就是人经常容易犯的归因思维,是一种错位或者说局部的归因。因此,真正做到不卑不亢执行力极强去做复盘的人是极少的。

大多数人想突破自己的天花板,但却只有极少数人真正做到。

资源是有限的,经历是有限的,在普通人的剧本中,只能在旧有试错和参考借鉴中突破自己。

复盘就是个人极致版的“降本增效”,在每一次的经历实操中升级打怪。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经历也要有反思。每一次的复盘都像名厨一样,在旧有食材的基础上做出绝佳美味。

学习的本质就是复盘复盘再复盘,就像不断写自己的程序一样。

学习是打破和构建的循环往复,也是在实践过程中的总结反思添砖加瓦。

在现实过程中,极少有一步到位的火箭神速,更多的还是土法炼钢。就像写程序一样,不断找到和修复bug,在一次次的迭代中写出最佳代码。

个人的经常性复盘,就是匹配自身成长,找到有效的方法指引和高质的验证结论。


1、什么是复盘?


当我们用常识去理解复盘的时候,就能不断接近本质。

复盘这个词来自于围棋,就是下完棋之后盘点做得好与不好地方,好的保持甚至做到更好,不好的改动然后找到破局之法。

我们给复盘下一个定义:复就是复习,盘就是盘点,盘点过往哪些做得好与不好,找到更佳的方法,从而让结果做到高质量性和稳定可控性。


2、为什么要复盘?


1、不犯同样的错误

低级错误一是这个错误本身不该犯,二是这个错误犯了继续犯。前者的低级跟能力相关,后者的低级跟态度相关。后者的低级更甚,因为本可避免,却造成资源的浪费。

因为试错的每一次尝试都付出了成本,试错肯定有风险,直接得到成功经验显然不易,但最起码要总结出失败的教训。现实生活中弯道超车很难,但是同样的坑可以避免再踩。

2、找到更好的方法

有些流程虽谈不上错误,但也并非当下的最佳处理方式。在过程中可以精耕细作,从合格/良好做到优秀。

因为在复盘做得还行的环节,是完全可以找到优化的端倪。

3、找到把事情做好的规律

我们痴迷于有效的模型或方法论,在于我们想要找到一种规律,通过严格遵守这个规律,以拿到稳定性的好结果。

好方法是适配,解决对应的具体问题。这就需要不断调试做到适配,在共性和个性中找到对应的边界点。只谈共性的规律落不了地,只谈个性的规律找不到根。

规律不是想出来的,是想是做是总结,是摸爬滚打是背后的细微打磨。

4、验证这条路行不行得通

如果说不犯错误是应对事情细节层的优化,那验证行不行得通便是针对事情本身了。

同样的人,同样的思考方式,做着重复的事情,却妄想得到不一样的结果,显然是不可能的。

我们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没有种出豆子,我们其实可以回过头思考,自己种的是不是是瓜?


3、复盘有什么工具?


在复盘方面,我发现单独用一个工具只能解决单向问题,我一般会结合几个工具把整体跑通。主要用到三个工具,OKR(目标拆解)、AAR(结果对照)和KISS(动作指引)。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是目标管理工具,通过明确目标和关键结果(一般为2-5个)以促进高效执行。复盘的源头在于想解决什么问题,通过完成哪些关键指标以达成目标。

ARR(After Action Review)是结果对照看板,主要包含四大步骤:目标怎样 ?结果如何?为何有差异?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KISS(Keep;Improve;Start;Stop),好的保持,不好的改进,有利的动作要开始,有弊的动作要停止。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扬长避短+该做和不该做的”。


总结:


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现实中普通人成长的有效方法,是在已有经历的精耕细作。

把复盘当成工作流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勇气。复盘就像照镜子,敢于直面自己是复盘的必要前提。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